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ài)        (fān)篱     (hā)达       (jǐ)角之势

B(bài)草       (gòu)当     (chì)热      身陷囹(wǔ)

C(chī)      (nè)      (pōu)     (xiàng)机行事

D(shì)号      (wō)寇      (yàn)席      同仇敌(kài)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上海自贸区挂牌一月以来,“淘金者”纷至踏来,他们看中的是自贸区可能带来的机会和便利。

B.老兵不死,只是远去,这是麦克阿瑟将军的名言,用来形容现在的印刷媒体似乎再恰当不过——战场可以凋敝,士兵永不死去。

C.美国债务上限之争暂告一段落,但由此所昭示的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势仍处于不确定性阶段;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经济走势的“翘翘板”格局也未真正改变。

D.当年作为一名仅有小学文凭且从部队当逃兵来到首善之地的“北飘一族”,他也曾不揣狂妄地想在文坛谋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故宫博物馆保存的文物,有不少是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B.与她相处数月以后,大家渐渐了解了她,她虽说口无遮拦,但实话实说,心底光风霁月,也没有人真的跟她生气。

C.他非常专心地写生,以致刮起大风来也不理会。

D.连日来的雾霾天气让北京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遏制环境恶化,建设美丽北京的正确选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目前每年诞生约8千部长篇小说,但能出版和发表的大约只有2千部左右,大量长篇小说严重产能过剩,但即便如此,国内一些作家还在乐此不疲地创作长篇。

B.台风过后,污水四溢、垃圾漂浮,而同时,人体抵抗力下降,最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肆虐,因此要特别注意肠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红眼病、皮肤病等疾病的预防。

C.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品味汉字的间架结构,什么话也不用说,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内心。

D.为了找到“上帝粒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其全球最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进行宇宙大爆炸的模拟,然后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环形隧道内分布着的15亿个感应器来传递和收集实验数据。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      

①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  ②失败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吗?

③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④多思考了一些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给“正能量”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4分)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霍金《时间简史》中就用过:“宇宙中的物质是由正能量组成的。”“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Rip it up》(中文译名《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当下,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动力和情感,人们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正能量多出现在新闻报道、文章报刊和各种宣传中。博友们用“正能量”一词激励自己也鼓励他人,表达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憧憬与渴望。这股蒸蒸向上的“正能量”精神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动力引擎,让他们敢于为了理想而拼搏和努力!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5分)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电视艺术作为当代最为强势的通俗文化,其中的音乐节目引领着大众音乐审美趣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的审美趣味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其中,审美趣味的时尚化便是突出的表现。究其原因,首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丰裕或相对丰裕,给普通民众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这就为审美趣味的时尚化提供了条件;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开放也带来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放开,人们的自我意识有了提升;伴随阶层的分化与重组,浮躁心理在社会蔓延,这些客观存在都影响着大众的审美趣味。

其次,大众传播媒介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作为新型媒体,迅速普及,电视文艺成为当代最为强势的文艺品种。从受众来看,电视传媒具有大众性、自主性、散漫性的特点;从传播效果上看,电视传媒具有广泛性、时效性,它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传播。所以,一首动人的乐曲可以一炮打响,唱红大江南北,一位草根歌手也可以一夜走红,成为妇孺皆知的明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电视传媒催生壮大了中国流行音乐是不争的事实。从电视文艺的通俗性功能来解读,电视与流行的结合是必然的。应该说,在流行音乐发展的各个阶段,电视对其的支持多是积极的。但是,也必须清楚地看到,有些时候,电视传媒对于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和大众审美趣味的引导起到了消极作用。大量的通俗音乐充斥荧屏,抢占了经典音乐传播领地,造成了审美对象的表面繁荣,实则与美的距离逐渐拉远,大众的审美判断力集体下降。

音乐栏目是娱乐化倾向还是“主旋律”下的适度娱乐,是媚俗还是坚持启迪心灵?要解决这些矛盾,有必要确立音乐类栏目公益性的定位。首先,电视台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应该允许相当一部分的音乐类栏目是公益性栏目,其主要任务是传播人类优秀而丰富的音乐精神财富,提供欣赏类和教育类节目,这类栏目由电视台代政府投资,强调社会效应。其次,商业运作的音乐类栏目,要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提倡积极向上的通俗,抵制媚俗,杜绝低俗。

音乐类栏目在文艺节目中的地位比较尴尬,既受到其他类型文艺节目如电视剧、综艺节目的挤压,也受自身发展之束缚。好的音乐类栏目需要培植,如果是传播品位高雅的音乐,其观众群的培养和形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选自《新华文摘》)

1.下列对“审美趣味时尚化”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自我意识的提升和社会浮躁心理的蔓延,客观上影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B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和迅速普及,电视文艺成为了当代最为强势的文艺品种。

C电视传媒所具有的不可避免的自身特点使得“一首乐曲一炮打响”或者“一位草根歌手一夜走红”成为了可能。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丰裕或相对丰裕,给普通民众带来了相对充足的闲暇时间。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电视对于流行音乐的传播和发展是把双刃剑,这与其散漫性、时效性的特点有关。

B流行音乐类栏目的设计身处两难境地,培植好的音乐栏目、传播品位高雅的音乐仍需更长时间。

C通俗音乐已成为当今音乐类电视节目的主流,它占据荧屏的重要角色,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D为杜绝音乐栏目过度娱乐化的现象,电视台尤其是中央电视台有必要允许所有音乐类栏目是公益性栏目,传播人类优秀的音乐精神。

3.要“培植好的音乐类栏目”,作者提出了哪些合理化建议,请概括。(3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0分)

脚印

王鼎钧

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

你该还记得那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纵然桥已坍了,船已沉了,路已翻修上柏油,河岸已变成水坝,一旦鬼魂重到,他的脚印自会一个一个浮上来。

想想看,有朝一日,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坚果;花市灯如昼,长街万头攒动,我们去分开密密的人腿捡起脚印,一如我们当年拾起挤掉的鞋子。想想那个湖!有一天,我们得砸破镜面,撕裂天光云影,到水底去收拾脚印,一如当年采集鹅卵石。在那个供人歌舞跳跃的广场上,你的脚印并不完整,大半只有脚尖或只有脚跟。在你家门外、窗外、后院的墙外,你的灯影所及,你家梧桐的阴影所及,我的脚印是一层铺上一层,春夏秋冬千层万层,一旦全部涌出,恐怕高过你家的房顶。

有时候,我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激动;有时候,我也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怀疑。我固然不必担心我的一肩一背能负载多少脚印,一如无须追问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可是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怎样调和呢?末日大限将到的时候,牛头马面不是拿着令牌和锁链在旁等候出窍的灵魂吗?以后是审判,是刑罚,他哪有时间去捡脚印?以后是喝孟婆汤,是投胎转世,他哪有能力去捡脚印?鬼魂怎能如此潇洒、如此淡泊、如此个人主义?好,古圣先贤创设神话,今圣后贤修正神话,我们只有拆开那个森严的故事结构,容纳新的传奇。

我想,拾脚印的情节恐怕很复杂,超出众所周知。像我,如果可能,我要连你的脚印一并收拾妥当。如果捡脚印只是一个人最末一次余兴,或有许多人自动放弃;如果事属必要,或将出现一种行业,一家代捡脚印的公司。至于我,我要捡回来的不只是脚印。那些歌,在我们唱歌的地方,四处都有抛掷的音符,歌声冻在原处,等我去吹一口气,再响起来。那些泪,在我流过泪的地方,热泪化为铁浆,倒流入腔,凝成铁心钢肠,旧地重临,钢铁还原成浆还原成泪,老泪如陈年旧酿。人散落,泪散落,歌声散落,脚印散落,我一一仔细收拾,如同向夜光杯中仔细斟满葡萄美酒。

也许,重要的事情应该在生前办理,死后太无凭,太渺茫难期。也许捡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镜花水月,回首都有真在。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

人老了,能再年轻一次吗?似乎不能,所以的方士都试验过,失败了。但是我想有个秘方可以再试,就是这名为捡脚印的旅行。这种旅行和当年逆向,可以在程序上倒过来实施,所以年光也仿佛倒流。以我而论,我若站在江头、江尾想当年名士过江成鲫,我觉得我20岁。我若坐在水穷处、云起时看虹,看上帝在秦岭为中国人立的约,看虹怎样照着皇宫的颜色给山化妆,我15岁。如果我赤足站在当初看蚂蚁打架、看鸡上树的地方让泥地由脚心到头顶感动我,我只有6岁。

当然,这只是感觉,并非事实。事实在海关人员的眼中,在护照上。事实是访旧半为鬼,笑问客从何处来。但是人有时追求感觉,忘记事实,感觉误我,衣带渐宽终不悔。我感觉我是一个字,被批判家删掉,被修辞学家又放回去。我觉得紧身马甲扯成碎片,舒服,也冷。我觉得香肠切到最后一刀,希望是一盘好菜。我有脚印留下吗?我怎么觉得少年十五二十时腾云驾雾,从未脚踏实地?古人说,读书要有被一棒打昏的感觉,我觉得“还乡”也是。40岁万籁无声,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你还记得吗?乡间父老讲故事,说是两个旅行的人住在旅店里,认识了,闲谈中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有高楼。一个说,我们的家乡有座高楼,楼顶上有个麻雀窝,窝里有几个麻雀蛋。有一天,不知怎么,窝破了,这些蛋在半空中孵化,新生的麻雀就翅膀硬了,可以飞了。所以那些麻雀一个也没摔死,都贴地飞,然后一飞冲天。你想那座楼有多高,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你已经遗忘了太多的东西,忘了故事,忘了歌,忘了许多人名地名。怎么可能呢?那些故事,那些歌,那些人命地名,应该与我们的灵魂同在,与我们的人格同在。你究竟是怎样使用你的记忆呢?

……那旅客说:你想我家乡的楼有多高。另一个旅客笑一笑,不愠不火:我们家乡也有一座高楼,有一次,有个小女孩从楼顶上掉下来了,到了地面上,她已长成一个老太太。我们这座楼比你们那一座,怎么样?

当年悠然神往,一心想奔过去看那样的高楼,千山万水不辞远。现在呢,我想高楼不在远方,它就是故乡。我一旦回到故乡,会恍然觉得当年从楼顶跳下来,落地变成了老翁。真快,真简单,真干净!种种成长的痛苦,萎缩的痛苦,种种期许,种种幻灭,生命中那些长跑、长考、长年煎熬、长夜痛哭,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发生,“昨日今我一瞬间”,时间不容庸人自扰。这不是大解脱、大轻松、这是大割、大舍、大离、大弃,也是大结束、大开始。我想躺在地上打个滚儿恐怕也不能够,空气会把我浮起来。

1.文章开篇“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2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我感觉我是一个字,被批判家删掉,被修辞学家又放回去。

(2)我想在地上打个滚恐怕也不能够,空气会把我浮起来。

3.文章在人称使用上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处?(4分)

4.文章详细介绍了“两个乡间父老夸耀自己家乡的高楼”的故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5.有人建议把题目“脚印”改为“乡愁”,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有何阙焉?

[注]滫瀡(xiūsuǐ):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将而更以贺也吊:慰问

B.于是有水火之孽:灾祸

C.非负足下也特:只,仅仅

D.而彰之宥:藏

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不给                      左右欲引相如去

B.圣人不能以是必信            下愚,知其不可

C.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  虽有槁暴,不复挺

D.不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入前为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参元家遭遇了火灾,家里的一切被烧得干干净净,连烹调用的油脂、淀粉之类的东西都没了。

B.作者对王参元家遭遇火灾的态度,先是大惊,然后又觉得疑惑,最后大喜,因为这一场大火将给王参元带来好的名誉。

C.作者对王参元的赞赏话积在心中五六年,在适当的机会对别人称道王参元的时候,却遭到了他人的嘲笑。

D.文章用书信的形式,借王参元家失火这件事表达了作者的想法,同时也对当时官员选举任用中,贿赂盛行和清廉官员受诬陷的现实进行了讽刺。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也。

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4分)

(2)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3分)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6分)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

1.这首诗颔联“寒衣针线密”一个“密”巧妙化用了唐代诗人孟郊    中的诗句“        ”。(2分)

2.张维屏曾评价清蒋士铨的诗“言情而出以蕴藉,故无粗率之辞;用事而巧于剪裁,故无堆垛之迹”。《岁末到家》这首诗也体现出“巧于剪裁”的特点,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4分)

 

六、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6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1211)》)

子路曰:“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133)》)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写一个出自《论语·子路(133)》语段的成语(1分)。

2.《论语颜渊(1211)》中第一个“君”“臣”“父”“子”的词性都是    ,而第二个“君”“臣”“父”“子”则为        。(2分)

3. 孔子主张“正名”。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解说道:“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这便是名字的意义。”请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七、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论语》)

(2)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

(5)马作的卢飞快,     。了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请根据漫画的传递的含意写篇作文。(60分)

满分5 manfen5.com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漫画含意作文;观点明确,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标点规范;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