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西赣州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相关  雕栏玉

B    万应    大醉

C    虚与委  苦心孤

D    通幽  而走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暄  孤癖  瘙痒病  清云之志 

B坐镇  仓皇  大拇指  趋之若鹜

C歇憩  国粹  挖墙角  山清水秀  

D.赍发  干燥  明信片  俊采星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B.一个尚未交付的小区,一群素昧平生的业主,为何能聚在一起,群策群力,拿出这么好的作品?

C.正因为香道文玩这类商品较普通消费品而言受众面小,海关对其价格审核的依据有限,破釜沉舟者乘机向海关瞒报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D.语文课本的内容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做到与时俱进,我们不能因一些作品达不到崇高的审美而锱铢必较,一味排斥。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续推行城镇化建设是中央2014年一号文件的亮点之一,有了这样的目标,将成为我们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的一个路标。

B.汛期已到,中国城市内涝已成常态,地陷也接踵而来,深圳斥资24亿首创全国第一个“地陷办”以修补地下空洞。

C.美食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舌尖2》将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历时一年走访了中国大江南北、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

D.出国留学寄托了太多家长的希冀,选择一所大学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除了大学排名之外,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的地理环境、大学研究经费投入比、国际学生申请成功率、大学名人比例等等都是参考的标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__________。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做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单纯、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戏剧散文小说等等的佳妙也终不免有些隔膜。________,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我们读小说和戏剧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________。

①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②因为一切诗都要有文学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      ④爱好诗而不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

⑤就像看到架上的花而忘记花架        ⑥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A.①③⑥    B.②⑤④     C.①③⑤     D.②③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他屈从命令,被迫接受了陌生少女瑞珏,过后, 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家》)

B.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挺身而出,揭露了希普的阴谋。贝特西小姐为感谢他, 资助他去澳大利亚,他在那儿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大卫·科波菲尔》)

C.堂吉诃德的朋友理发师和神甫,认为堂吉诃德的疯狂行为是受了骑士小说的毒害。他们在堂吉诃德的外甥女和女管家的协助下,搜查了堂吉诃德的藏书室,把其中大部分的骑士书都扔到院子里,放把火烧了。(《堂吉诃德》)

D.曹操兵败赤壁,趁天黑往彝陵奔逃。行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一笑诸葛亮、周瑜没有于此处埋伏军马,结果遭遇张飞伏兵截杀;行至葫芦口,曹操再笑诸葛亮、周瑜,结果遭遇关羽伏兵截杀。(《三国演义》)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从来没有发过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三个证件不同程度地起到了身份证的作用:一是驾驶证,二是护照,三是社会安全卡。罗斯福新政期间,他为了建立社会保障系统,提出为每一个有工作的人员建立一个社会安全账号。设想一出,立刻遭到了强烈反对。最后,罗斯福向国会妥协并保证:这个号码仅仅用于社会保险,一定不会用于身份标识的领域,并且会被保密。这个提案最终在国会通过。

严格地说,社会安全卡还算不上统一的身份证件。因为它只记录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照片等基本信息都没有,公民也不需要随身携带,该号码被明确规定为个人隐私。1974 年的《隐私法》甚至还有专门的条文写明:“要控制社会安全号对个人隐私造成的威胁。”

因为没有统一的身份证,美国各种信息系统中用来标识、区分公民个体的方法五花八门,最核心的方法还是人的姓名。但不同的人可以拥有相同的名字,还容易出现拼写错误。毫无疑问,按照姓名来查询个体信息的方法,检索效率和准确率都很低。当把不同系统的数据库连接、整合到一起的时候,要确定“谁”是“谁”,就变得非常困难。

美国法律认为“户口登记”可能侵犯隐私,因此没有明确的户口制度,只进行公民出生、死亡登记,并不实行如同中国、日本以及泰国等国家那样的“户口登记”制度。在美国,各州登记制度具体执行并不相同,但这不影响这些资料成为证明个人身份最准确、最原始的资料。人口出生、死亡资料由医院等机构报往州政府,并存入计算机系统中,以供备案和查询。出生登记的材料都会被有关部门存入电脑系统,成为证明个人身份最准确和最具法律效力的原始材料,随时可以在各地查找和调用。

我们国家没有采用社会安全号制度来管理公民,而是采用了身份证制度,16 岁以上的公民都要办理身份证,而且出行要随身携带,很多地方都需要你填写身份证号码。因为存在同时出生的情况,所以第一代身份证号相同的人很多,也因为身份证会暴露个人年龄、地址等个人隐私,与税收、收入等等也没有挂钩,还容易做假身份证。第二代身份证在技术上、管理上都有改进。

美国的社会安全号制度有很多好处。简单地说:一是没有重号,一人一个;二是便于配套管理,如与收入、保险、缴税、医疗、开户等联系起来,可以在社会安全号下建立很多链接, 可以预防腐败;三是没有地域限制,没有城乡、大中城市差别,去哪里工作、生活、学习都是一样的,不像北京那样,限制外地人购房、购车、高考。

与身份证制度比较,采用社会安全号管理的优点显而易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不同,不论是在哪里生哪里长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社会待遇,没有农民、工人、学生、干部之间的区别,更没有城乡间的歧视,公共资源为大家共享。

(选自《读者》2014 年第7期,有删改)

1.关于美国的“社会安全卡”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实生活中,美国的“社会安全卡”和驾驶证、护照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身份证的作用。

B.“社会安全卡”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为了更新社会保障系统而提出来的,当时遭到了强烈反对。

C.“社会安全卡”提案最终在国会被通过是因为罗斯福向国会保证这个号码仅用于社会保险,并会被保密。

D.“社会安全卡”只记录姓名,性别、年龄等其它基本信息都没有,该号码被明确规定为个人隐私。

2.在没有统一身份证的前提下,美国依然可以标识、区别公民个体信息,下面的表述不属于标识、区别公民个体信息的具体方法的一项是(    

A.美国法律认为“户口登记”可能侵犯隐私,不实行“户口登记”制度,在美国,各州登记制度并不相同。

B、美国的各种信息系统中,用来标识、区分公民个体最核心的方法还是人的姓名。

C.为了方便备案和查询,医院等机构将人口出生、死亡等相关资料报往州政府,并存入计算机系统中。

D.出生登记的材料作为证明个人身份最准确和最具法律效力的原始材料都会被有关部门存入电脑系统,可以随时查找和调用。

3. 对于美国的“社会安全卡号”制度和中国的“身份证”制度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美国的“社会安全卡号”没有重号,一人一个,不需要随身携带;而中国“身份证”出行要随身携带,很多地方都需要填写身份证号码,16 岁以上的公民都要办理身份证。

B.美国的“社会安全卡号”因同名多或拼写错误,使得按姓名来查询个体信息时检索效率和准确率都很低;而中国第一代“身份证”存在同时出生的情况,号码相同的人很多。

C.美国的“社会安全卡号”便于配套管理,如与收入、保险、缴税等联系起来,可以预防腐败;中国的“身份证”与税收、收入等没有挂钩,容易做假身份证,从而导致腐败。

D.美国的“社会安全卡号”制度没有地域限制,没有城乡差别,到哪里工作、生活、学习, 社会待遇相同;中国的身份证制度有地域限制,有城乡差别,如北京就限制外地人购房、购车、高考。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无锡有奇士,曰华豫原。乙未岁,张公抚吴,坐事逮。部使者偕制府即讯于润州,而羁公城隍庙中,甲而守之,生狞如虎,非部使者令,不得擅出入。门生故吏,无敢向迩者。豫原闻难,自无锡疾驰,一昼夜逾三百里,至京口唁焉。既抵庙门,不得入。而顾见有官人来,骑而从者数人,至门,门者皆却立,官人下马入,从者皆入,豫原则闯然随之入,数折而达,张公请室门外,即又不得入。徘徊往来,所以属其门者方故万端。然卒不得入。门者曰:“客何为者?始吾以客为从官人来,故不谁何客,乃今知妄男子耳。不去且得罪,制府怒不可犯也。”豫原大笑应曰:“若乃制府吓我耶!向令吾惴制府者,吾安得至此?且天下事不可知,往者张公尝与噶礼讼矣,部使者按事至再,无直张公者。赖天子明对,张公抚吴自如,而噶礼卒抵罪。今张公虽就逮,万一上复有旨欲全公,若等何面目复见张公?”言已,索笔大书其爵里姓名,付门者达张公所,曰:“可达,达之;不可,则以此纸上制府言状,惟制府死生。”

当是时,日渐西夕。既已无可奈何,则入守者,而守者亦颇闻语色动,为言于张公。张公命之入,豫原乃入,慰劝若平生欢,良久乃去。越数日,部使者之祠报毁矣。

初,部使者视学江左有声,吴中人士为祠于江阴,歌舞之。当张公之与噶礼交讼也,部使者按事至吴,吴中自士大夫下,遮马首以千万数,愿无夺张公。部使者颇不直张公,吴中人固怒甚。及是事也,部使者制府劾张公欺谩,罪且当诛,吴中人咸涕泣不知所为,而会豫原自京口来,具言张公就逮良苦,则益汹汹然,顾无所发怒。豫原遂言曰:“狄梁公之有祠魏州也,其子景晖弗类其父,魏州人毁之,不复祠。今日之事,得复有香火耶?”于是众数千人奔部使者祠下,争撤屋瓦投之,榱栋尽折,或焚烧其余,呼声动天。

明日,制府闻状,大骇,阴使人廉问主名,然竟无如何也。当是时,豫原几不免,亦以此名闻江淮间。

曲园居士曰:所言部使者,张文端也,曾以兵部侍郎视江苏学政。文端亦一代名臣,而此事不能无非议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公抚吴,事逮                         坐:由于

B.既已无可奈何,则入守者                 白:禀告;报告

C.及是事也,部使者与制府张公欺谩         劾:弹劾

D.上不用部使者议,而召张公               卒:最终;终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部使者颇不直张公,吴中人固怒甚     门虽设常关

B.及是事也,部使者制府劾张公欺谩     沛公军霸上,未得项羽相见

C.所言部使者,张文端也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若乃制府吓我耶                     知其然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公在吴中担任巡抚时因犯事被逮捕,他的门生故吏都不敢接近他,华豫原听说后很气愤,从无锡骑快马,一昼夜跑了三百多里赶到了京口。

B张文端的祠庙被毁,华豫原不仅逃脱了责罚,还因此出了名。张文端虽为一代名臣,但在张公这件事上有失公道人心,不能不让人非议。

C太阳快要下山时,华豫原混进一个大官的随从队进入了城隍庙,顺利见到了张公,就像他们平素是交好的朋友一样,很久才离开。

D张公曾经与噶礼打官司,部使者张文端为查究这件事两次来到吴中,但并没有为张公主持公道,吴中的人非常愤怒,就毁掉了张文端的祠庙。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羁公城隍庙中,甲而守之,生狞如虎,非部使者令,不得擅出入。(4分)

                                         

2)客何为者?始吾以客为从官人来,故不谁何客,乃今知妄男子耳。(4分)

答:                                         

3)会豫原自京口来,具言张公就逮良苦,则益汹汹然,顾无所发怒。(4分)

答: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①,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闷十二首(其六)

杜甫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②。

①中圣:醉酒。②槎头缩颈鳊:岘山下汉水中产鳊鱼,味美肉肥,渔人捕捞,以槎(木筏) 截断水流,故云“槎头缩颈鳊”。

1.李白和杜甫对孟浩然的评价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4 分)

 

2.《赠孟浩然》的尾联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突出人物形象?(4 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古诗文填空(8 分)

(1)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3 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1分)

汉字的战争

突然,喊杀声从四面的草丛中整齐地跃起,差参不齐地向内聚拢,稠密的大军迅速弥合成了一个完美的圈子,向中心移动着,越来越近。

兵和伙伴们亢奋地挥舞着大刀,向外冲,闭着眼睛一路砍杀,喊声和呻吟声交织在一起。他只看到血,却没有路,不断地有人挡在他的面前,他不断地挥刀,一寸寸向前。挥杀间,他突然感到左大腿凉了一下,身体无法平衡,扑通倒下去,紧接着伤口就热辣辣地剧痛起来,他少了一条腿。然后,右大腿也嗖地一凉,火辣辣地痛。他躺在血腥的大地上,凄然地望着锋利的刀刃划过一道道嗜血的寒光斫向一个个血肉之躯。为了不被踩死,他挥舞着手臂,从千百只腿脚的缝隙中向外围爬去,敌人只忙于砍杀站立的人,没有人注意他,注意到也没有人会相信他能活下来。于是,他有机会继续爬着,那场混乱的厮杀渐渐地落在他的后面,声音淡远了……

终于,他爬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他以为这样可以看得远一些,把世界看得清楚一些。他还在这里找到了止血的草药,忍着苦用嘴嚼烂,敷到了伤口上。血止住了,可他失了太多的血,厮杀和爬行耗尽并透支了他全部的力气,他咬着牙挣扎着想坐起来,但还是像坍缩的枯木一样倒了下去。

天地间只是寂静。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他听到一声低沉的问话:“喂,你叫什么?” 他四下望了望,没见到人,很是困惑。这时那声音又问了一遍同样的问题。他这才迟疑地答:“我……叫兵。”

“兵?”

“对,古人发明我这个字的写法时,我的形状是一个人双手举着斧头。”

“噢,是兵器啊。”那声音说。

兵说:“这个字本意是兵器,不过现在引申为士兵了。”

那低沉浑厚的声音又同情地说:“刚从战场上下来吧?该死的战争,都把你变成我了。”

兵又困惑地四处逡巡,不解地问:“我怎么变成了你?你是谁?你叫什么?”

“我叫丘。”

“丘?”

“就是你身下的小土山啊,写出来跟你原来很像的,跟你现在的样子一模一样。”兵低头看看丘,上下左右地研究,说:“你一定也经历过一场恶战,战争真是残酷啊,看,你的两条腿都被炸飞了,可不跟我现在一样吗!”

丘说:“你说得不完全对。‘丘’字的本意是小土山,古人造这个字时的写法是,两个小山在一条地平线上,后来,经过金文和小篆的演变,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我的身世可没这么简单,我原来可是‘岳’啊,我搞不懂是哪一场战役,一方的士兵把我的半山腰做了阵地,另一方就向我猛烈开火,把我的下半身炸毁了,上半部轰隆隆塌下来,可怜我巍巍一座山岳,哎,沦落成现在的小丘,哎。”

兵点点头,思考了一会儿,找到一根木棍支撑着身体,大口大口喘息着,艰难地把自己立起来,可是没立住,伤口的剧痛又让他大叫一声倒了下去,汗都滴到了丘的身上。丘说: “你要干什么?别看我现在这个样子,但还能给你庇护,给你提供草药、野菜或干果,你就在我这儿好好养伤吧。”

兵不说话,仍然喘息着,一脸大汗,他咬紧牙,又一点点把自己的躯干立起来,终于立直了,疼痛使他浑身颤抖,但他坚强地挺住了,没有再倒下去。

他看着远方对丘说:“哥们儿,别灰心,你看,我,一个失去双腿的士兵,再加上你这个小山,就是一个‘岳’字啊,又一座山岳不就矗成了吗?战争破坏了我们各自的完美,但只要我们齐心合力,就能使残存的事物重新变得完美!”

天上的云看见,一座新的山岳真的长成了。

它慢慢地变得高大伟岸,变得丰饶,变得奇丽,变得祥和纯净,成为旅游圣地,和平的人们在岳麓山巅,洒下欢乐的笑声……

(选自《百年百篇小小说》,有删改)

1. “他咬着牙挣扎着想坐起来,但还是像坍缩的枯木一样倒了下去”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 分)

                                  

2. 文章以“汉字的战争”为题,有什么好处?(5 分)

                                  

3. 从文中看,“兵”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5 分)

                                  

4. 本文文浅旨远,意蕴丰富,请赏析之。(6 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

医患关系是临床医疗的核心问题。因为临床诊断、治疗等各种活动都需要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基础。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提高病人的顺从性,摸清病情和进行全面治疗。同时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具有积极的2___   ______意义。但当前医患关系不尽如人意,这和某些医师不善于人际交往技术、不善于语言和非语言交往技巧有关。要改善医患关系,更好为病人服务,学习(3)________是很必要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幅漫画,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写出它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连贯,描述准确,内容完整,不超过100个字。9分

满分5 manfen5.com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束鲜花,娇艳欲滴。悲伤的人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说“花儿对我笑”;忧郁的人说“林花谢了春红”,欣喜的人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也有人说花是无情的,有诗云“浪荡桃花逐水游”。其实,花没有变,变的是人,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客观上,“花自飘零水自流”,但在人的感观上,却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 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