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湖南省醴陵市高三第九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xiān     chàn     子牛      弘化碧cháng

B       饿piǎo     擦音      面面相

C.寒 chen     ài      水艇 qián    蹰不前 chí

D jiāo     zhuàn   胡子 lěi     目结舌 chēng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苇淀    揣度    刎颈之交    韬光养晦

   B.通碟    妥帖    结党营私    以逸待劳

   C.妨碍    坐落    管中窥豹    喧然大波

D.食言    陈规    出奇致胜    飞扬跋扈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可能会像“知青”“下岗工人”“农民工”一样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

    B.黄杨木雕古朴文雅,精致圆润,适宜把玩陈设,深受收藏者喜爱。近年来黄杨木雕一直成为民间收藏的新贵,在拍卖市场上风头强劲。

  C.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则目标太多一就会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D.许多教育界人士对有的网站推出帮助学生完成作业非常愤慨,认为网站抓住了学生对低分的恐惧心理,从中牟利,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中的标题和诗句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______________,何曾吹落北风中。

A.秋菊   惟愿常开香不败        B.寒菊   宁可枝头抱香死

C.残菊   无畏风霜花枝傲        D.奇菊   但见花枝傲霜雪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不识皆称之日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军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掌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         多:赞美

    B.累迁官至起居舍人,龙图阁     直:通“执”,掌管

    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       贷:宽恕

D.疾革,几而坐                 隐:靠,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然天下之士识不识皆称之日师鲁          

人佣耕

B.通知今古,长《春秋》

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C.疾革,隐几坐                  

图穷匕首见              

D.又欲训土兵代戍卒,减边用

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的士人认识尹洙的和不认识尹洙的都称呼他为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数年,但仕途并不是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都未能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敢于秉公执法,因而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但是那里的百姓一直都思念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4分)

2)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3分)

3)而元吴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3分)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枚才华既盛/俊逸清新/兼有庾信/鲍照之长/得以笼罩一世/时值海宇义安/四夷宾服/江南为繁富之域/高宗六次巡幸/膏泽在民

    B.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C.鲁连其指意虽不合大义/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

D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成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唐)张祜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1.柳诗第三联中,“独”与“空”的使用极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4

2.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

    (1)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美术”就是表现美的艺术,“术”指的是技巧,技巧是为表现“美”而服务的,用笔的轻、重、疾、徐,用墨的浓、淡、干、湿,用色的奇、实、华丽,等等,构成了美的因素。

    中国画强调主观的肯定,要求主观地对物象进行删减和提炼,所以中国画并不提倡简单的对象写生,忠实地记录对象,严格地按照科学的透视法作画,只在一定的时间从一定的视点来描绘对象;而是强调从主观感受出发。中国画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逻辑以及对自然的丰富的感受取舍对象,可以打破特定时空的限制,根据自己对对象的理解,根据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来组织画面,甚至可以把不同的视点、不同的空间所观察到的事物组合在一个画面中。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总是以深厚的笔墨功底、完美的构图、磅礴的气势、形神兼备的物象造型,使人产生共鸣,得到美的享受。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总能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和谐之美。

    如宋代的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千山万壑、重峦叠嶂、江湖水泽、浩渺烟波,其间布置之丰富和气势之雄伟令人惊叹。又如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卷》,风动飘逸,给人一种强烈的形式美。画家用繁密的线条,表现了八十七个神态各异、各具个性的艺术形象,人物造型丰实、饱满,形式上具有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整体美感。对于每一个人物、每一根线条,画家都刻意地使之统一于整体之中,人物众多,但不琐碎,丰富而富于变化的线条很好地显现出黑、白、灰不同色度的对比,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关系。人物、道具的用线变化多样,使作品充满节奏,富有韵律,从而达到了和谐统一,取得了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总是一个整体,是形式内容高度完美、和谐统一的体现。

    一切关的事物都是和谐统一的,艺术作品的关总比现实生活的美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它的特点就在于艺术形象是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在绘画上,不仅要求事物在比例方面和谐一致,而且要求在色彩、形式、整体效果方面配合得恰到好处。构图上要求相互关照,笔墨上要求刚柔相济,色彩上要求丰富协调。这一切,都是为了体现作品的和谐之美。如果把大自然中的事物割裂开来孤立地画,或是杂乱无章地处理在一起,不统筹兼顾,只能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可能使人领略到充满整体美、和谐美的艺术内涵。

    任何艺术都不可能靠单调取胜,绘画艺术如此,其他艺术亦如此:小说中人物性格的矛盾和情节的跌宕起伏,构成整部小说的和谐美;交响乐中时而热烈时而抒情的旋律,营造出曲调的和谐美;戏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构成了情节的和谐美。一切艺术,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形式,通过各自的艺术创造,使多种因素和谐统一,从而营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和谐美是中国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高度完美的体现,是每一位中国画学者需要探讨的课题。对于画家来说,只有要求自己与自然、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智、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才能创作出充满和谐之美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画佳作。

1.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中国画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术要借助用笔的轻、重、疾、徐,用墨的浓、淡、干、湿,用色的奇、实、华丽等技巧来表现美。

    B.画家只要根据自己对对象的理解来组织画面,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特点的佳作。

  C.作者认为,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和谐统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艺术作品的美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D不仅仅是中国画,所有的艺术作品均需讲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均需追求和谐之美。

3.下列不符合中国画“强调从主观感受出发”特点的一项是

A.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千山万壑、江湖水泽、烟波浩渺,其间布置之丰富和气势之雄伟令人惊叹。

  B.吴道子创作的《八十七神仙图卷》,给人一种形式美,画家刻意将每一个人物、每一根线条统一于整体之中。

  C.黑龙江籍青年画家崔德林所绘的“东北虎”,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曾将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吓得摔倒在地。

  D.齐白石所画的虾腹部小腿少到只有6只,眼睛由原来的两点变成两横,头胸的淡墨上加了一笔浓墨更显出白虾躯干的透明。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诗人多难

  鸿

    两年之前的一个晚上,我邀几个朋友到少陵原去。

    少陵原在长安南部,古已有之。唐帝国浩浩荡荡近乎三百年,不但有巍峨之长安,而且有秀丽之洛阳,其皇帝,特别是女皇帝武则天陛下,很喜欢游动于两京之间。但它的贵族却一直热衷于栖息韦曲,因为韦曲平川一片,清流多带,为风水宝地。韦曲就在少陵原的脚下,少陵原就在韦曲的岸上。少陵原于韦曲仿佛是一道屏障,有了少陵原,韦曲才显得宁帖和安妥。乌瞰韦曲,少陵原则是绝妙的立足点。

    杜甫总是以“少陵野老”和“少陵布衣”自居,是因为他的祖先留了一点旧宅和老田在这里。他困于长安的那些年,不得已住在了少陵原,自耕自耘,补贴生活。有一天我突然想,杜甫在少陵原是会经常看到住在韦曲的那些贵族的,我问自己,不知道看到肥马新车,云衣霞裳,杜甫是什么心情。

    仲夏之夜,少陵原高高在上,足以游弋目光,放纵思想。宇宙之大,星辰之小,清风之爽,空气之纯,还有月辉之明,蟋蟀之唱,无不助言论之兴。

    我和几个朋友席地而坐,任意臧否,气氛颇为轻松和随便。不过都是文化人,遂所有问题都在文化范围。评议最多的,是杜甫;评议最深的,也是杜甫。仿佛坐在了杜甫的菜园而不多多研究杜甫,就是对先生不公正似的。

那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还讨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便是诗人的命运为什么多蹇。这个问题在少陵原一提出,我便看见辉煌的长安街上出现了一支诗人队伍,他们密密麻麻,比肩而来,接踵而去。

长安街当然是宽阔的、平坦的,根本不会有什么石头和砖头,但他们却走得磕磕绊绊,满是伤痕。他们衣冠不华,精神不振,有的则怒发千丈长,愁纹三尺深。

我很困惑,不过也在理解。我想,无论如何,唐帝国应该属于中国历史上一个开明和宽松的时代。

既然在这样一个时代,诗人都不会有好的命运,那么在别的黑暗时代的诗人将怎样呢?我以为,唐帝国的诗人有典型的意义。

唐帝国固然伟大,不过唐帝国依然是官本位,人的价值表现为一元。在这样一个社会,凡是人,无不想进入管理者或统治者的队伍,因为管理者或统治者就是官,它意味着权力和财富。官是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和羡慕的,当了官,显然就是有了价值。

唐帝国的诗人,即使他是一个天才,他也妄想以自己的艺术活动而实现其价值。诗人的作品如李白之诗和李贺之诗,现在的人可以把它们推为稀世之宝,绝代之珍,但在当时,它们却充其量只是进入唐政府的敲门砖与通行证。诗人进入了唐政府,变成了管理者或统治者,才会显出自己的价值,然而作为诗人,仅仅是诗人,他却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在长安街上徘徊的那些诗人,都是希望到唐政府去工作的,不过这非常难。它几乎是一种搏斗,甚至是一种鏖战,往往失败者多,胜利者少。仅仅是进士及第这一关,便会使一茬一茬的诗人摔倒在地,爬不起来。

也许幸运的诗人通过科举之路变成了管理者或统治者,从而感觉荣光,不过诗人一般皆难以得意到底。事实是,诗人的下场常常都是很悲哀的。原因在于,权力领域的游戏是复杂的,往往是在黑箱之中操作,可诗人却是以美的标准考量生活,于是容易看见丑,看见恶,看见了就怒气冲天,喜欢批评,加之诗人过于率真,好激动,遇到问题也不会迂回,所以总是碰壁。可以验证一下,在唐政府工作的诗人,谁不是碰壁碰得头破血流啊?

那么诗人的命运怎么才能彻底改变呢?我以为,唯有诗人的作品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中可以交换,从而产生利润。唯有到了这样一个时代,诗人才能摆脱攀援之累,依附之羞,甚至不进入管理者或统治者的队伍一样骄傲地在天下行走。它应该是这样一个社会,它颠覆了官本位的秩序,人的价值能够表现为多元。令我欣慰的是,在中国诗人颠沛流离了几千年之后,这样一个社会终于渐渐出现了。它是一片绿色的田野,透过迷蒙的水雾,我已经闻到了一股新鲜的稻香。它是一群飞翔的鸽子,在阳光之下,我已经听到了翅膀磨擦气流的音响。它是横排天边的一派晚霞,尽管大云诡谲,但它却绚丽奇幻,而且我已经看到了像雪浪一样在夜空涌动的星辰。                        节选自《夹缝中的历史》

1.简要概括散文第二段有关少陵原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4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和作用。6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诗人的命运为什么多蹇”。5

4.文章的结尾,作者想象了一幅绚丽奇幻的原野图景,试探究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样的深刻意蕴。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诗人价值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6

 

七、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老铁匠稳稳地站在铁砧前。沉默不语,眼皮也不抬一抬,好像根本没看见周围的人,眼里只有炉里的铁。少顷,烧得发了白的铁块被老铁匠迅疾敏捷而又从容不迫地夹上铁砧。几乎在他那“定音锤”响起的同时,飞来了大憨的大榔头。大憨耍的是那种“满月锤”,甩开膀子,“嗖嗖”生风地抡圆,抡出了花,却又砸得那么准。随着锻打,老铁匠不断移动、翻转铁块,每翻一遍都变换一种形状,像揉面一样,紧揉慢揉,越揉越劲道。眼看揉成团了,却又拉成了条儿,或者把砸扁了的板儿,折叠为四四方方的“盒子”,随心所欲,叫人惊讶那坚硬无比的铁在他们手里竞是这般柔软。老铁匠的响锤往砧侧一敲,大憨改成弓步半锤,锤只举至肩头,但节奏加快了,锤点密实了。老铁匠的响锤又作出示意,大憨最后用上了点锤,锤距砧子顶多半尺,锤落如雨,这样砸出的铁器表面平整、光滑得像用手抚过。铁匠们尽情地展演着自己的绝技,所有环节都在众人眼皮底下完成,他们不怕别人偷了艺去。

1.这段材料主要写了铁匠打铁时的场景,请简要分析一下语言特点。6

2.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写一段以“铁匠的专注”为主旨的文字。不超过140字。6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学而》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

1.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所体现的儒、道两家在对待物欲方面的不同态度。4   

2.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当今社会注重物质利益这一现象的看法。140字左右。8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下图是民国小学课本中一篇题为《勿贪多》的课文,内容是:“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日:‘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