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高三12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越(jiàn) (zòu) 万应(diàn) 心痛恨(chuí)

B.气(fèn)    知(rěn) 蒙亮(méng) 而不舍(qiè)

C.神(qí)    (dǎ)    绉(zhòu) 大醉(dǐng)

D.悍(piāo)    刻(qǐng)  眼(dèng)    斗量(zài)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上海自贸区挂牌一月以来,“淘金者”纷至踏来,他们看中的是自贸区可能带来的机会和便利。

B.老兵不死,只是远去,这是麦克阿瑟将军的名言,用来形容现在的印刷媒体似乎再恰当不过——战场可以凋敝,士兵永不死去。

C.美国债务上限之争暂告一段落,但由此所昭示的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势仍处于不确定性阶段;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经济走势的“翘翘板”格局也未真正改变。

D.当年作为一名仅有小学文凭且从部队当逃兵来到首善之地的“北飘一族”,他也曾不揣狂妄地想在文坛谋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责任官员一再用权力语言“雷”人时,总该有人告诉他们:不是记者管太多,而是公权太          

(2)作家巧妙地          了一些富有诗意的意象,强化了自己对小巷的一片深情。

(3)如何        一件古董的价值?大体说来,可以从“真善美,少特精”六字着手。

(4)国家有关部门的       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A.放纵    撷取   欣赏  监测    B.放肆   撷取  鉴赏  监测

C.放肆    采取   鉴赏  监控    D.放纵   采取  欣赏  监控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商海沉浮,胜败乃兵家常事。可在商业世界的惊涛骇浪中,迷失自己航线的企业不计其数,而奇迹般地穿越风暴起死回生的,却屈指可数。

B.虽然眼下还是一派春日严寒,但追逐潮流的时尚人士,纷纷身着奇装异服,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美,酝酿出春季的风情。

C.改革换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让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有一天,人们司空见惯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D.每次医改都会历经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步子迈大了,要提防摔倒;步子迈小了,又体现不出改革的意义。这种患得患失的谨严态度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负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因为公投,克里米亚瞬间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而1981年出生的克里米亚总检察长纳塔莉娅·波克洛恩斯卡娅更是一夜之间爆红全球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红人”。   

B.当地时间3月19日下午,湖南的收藏家群体自从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联合洽购“皿方罍”,佳士得就与“皿方罍”当前所有者沟通后达成拍卖前的成功洽购。

C.财政部门切蛋糕,凭什么标准?依据什么科学数据?在一些地方政府中,财政拨款并没有一个系统的量化标准,很多时候都靠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为评断的标准依据。

D.申银万国等多家券商纷纷发表报告称,随着人民币阶段性贬值持续及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显著削弱,短时间内市场流动性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边际收紧。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袁行霈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客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2011年《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中的“有容,德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样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净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缗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而后息            趋:疾走

B.诎而事之            指:意愿

C.安事死马而五百金    捐:捐助

D.士争              凑:奔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齐孤之国乱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余船次俱进

C.涓人言君曰          零丁孤苦,至成立

D.死马买之五百金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句子都是燕昭王诚招天下贤士做法的一项是(     

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

为隗筑宫而师之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⑧④  D.③⑤⑥

4.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初践君位,副、力少,急于招贤强国以报血仇。

B.郭隗先生悠悠然指出“帝者”、“王者”、“霸者”、“亡者”与臣僚相处的不同心态,其高下自见。

C.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欲擒故纵,从容讲出“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的道理。

D.郭隗先生的一番话为天下贤士的接踵而至铺好了道路,文章结尾用贤人云集于燕的史事,呼应了郭隗先生讲述涓人故事的用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5分)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5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1.颈联的景物描写,显出作者的匠心,历来为人称道。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2.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诗经·氓》) 

(2)                ,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苏轼《赤壁赋》)

(5)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樊哙曰:“           ,大礼不辞小让。”          (司马迁《鸿门宴》)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

歌曲好像使人张开眼睛,望见故乡的美丽景色,而她的美也变得更为亲切、更为  珍贵。

我记得有一次唱完一支人民寄寓了深情的歌曲之后,我们来到草原。

孩子们停下步来,就好像他们头一次见到故乡的这块地方。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小麦的海洋,地平线上若隐若现隐现着古老的山岗,小路像一条狭窄的绸带蜿蜒在金黄色的田野中间,云雀在蔚蓝的天空中歌唱。

“这简直就是那支歌唱割麦人的歌”——敏捷而细致的瓦莉娅说道。

我感到,在这一瞬间,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回荡着心爱的歌曲的旋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请从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两个不同角度,分别给“银行代排”下一个定义。(所下定义要分别突出两者不同的利益,每条不超过20字)(4分)

“代排”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成都一家服务公司推出的“银行代排”颇有意思;付2元钱,就帮你排队。许多市民说,上银行少则排队半小时,多则2小时,2元钱换2小时,值得啊;还有人说,这种服务的推出,银行应该感到脸红。

(1)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雇佣行为。

(2)被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雇佣行为。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请看下面一幅国家领导人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2分)

2.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表现出来的习主席治国理念。不超过10字。(2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红墙在望

徐平

鸟印路像个深沉的老人,衰老又深邃。五月的梧桐枝繁叶茂,即便一路蛇头灯朗照,斑斑点点逢漏而下的青光也只是愈发显示出鸟印路的暧昧莫测。

最近几个小夜班下来,一踏进鸟印路,我就隐约感到似乎有人在跟踪。说是跟踪者,他又不太遵从鬼鬼祟祟的规则,有时甚至同我并肩同行,到鸟印路拐角红墙外,他必然悄然离去,但那已经快到家了。

这天的小夜班下班时,竟下了场雷电交加的大暴雨,后来雨倒是小了,但渐淅沥沥仍不见住。

11点零5分的特快正轰然而来,气势磅礴地冲过铁轨,青灰色的车头灯钢柱似地射向前方。我还琢磨那奇怪的跟踪者是否亦如这特快列车属于过去时间,岂料,那火车尾巴一过,就见那怪异的跟踪者赫然兀立霏微的雨幕中。他什么雨具都没带,浑身黑湿,看那模样仿佛在坚定地企望什么。

我举步跨过铁轨。今天的蛇头灯同样无法洞穿这深幽的鸟印路,而在层层梧桐叶上不断叠加滚落的扑嗒扑嗒雨水声,更使鸟印路充满无边无际的烦恼。

举止古怪的跟踪者尾随我而来,距我两步半。惶恐之余,我又满腔怒火。这算什么名堂,一想到我自然而然要去琢磨这个谜,我就有气急败坏的被捉弄感

红墙终于隐约可见了。我突然勇气陡增我猛地收腿站住了。他猝不及防,惊愕着也站住了。

“到底为什么?!”

他张口结舌,只是死死地看着我。我也盯着他。反正红墙在望,赛跑起来,他的暴发力有我好吗?近距离地审视,他老了,脸上沧桑纵横,眼睛更是很老很老了。

他无言地笑了,笑得有些羞怯还有点内疚,令人诧异着怦然心动。他在掏左胸口袋。

“你来。”说着他走向前方一盏灯。

迟疑着,我还是挪了步。

我走得步步惊心。四周已然是安眠的世界,我还是感受到那非同寻常的诱惑。

他放下一个小竹篮。打开一个夹证件的皮夹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彩照。

我站在他面前。他看看我,又看看照片,然后,盯着我的脸把照片交到我手中。

“我女儿。”他的脸色在急骤变白。

照片在灯光下变了色,可是颜色的变化不能改变照片中的一个女孩的清秀可人。这肯定是个爱幻想的乖女孩,但她充满忧伤。

跟踪者猛地抽回照片。

“你和她长得一模一样,”他不容置疑地瞪着我,精光四射的眼光专横极了。我有些茫然。

我想要是反对,他真会扑上来掐死我。

然而,他又温和慈祥地笑了:

“你看,她这头发还是我扎的……”他热情地指点照片。我看他神经紧张。自从提到他女儿后,他的表情瞬息万变,像个偏执狂。

“现在她在哪里?”我想离去了。

他停了片刻,呢喃低语道:“死了。”

我吓了一跳。跟踪者已是黯然神伤我想快快离去,又到底不忍撇下这深夜的伤心。

他闭目摇摇头,额上的几缕湿发正一滴滴往脸上淌水。他仰脸承受着,一动不动

我不知说什么好,只好陪他站在雨中,我用伞遮住那雨泪交流的脸。

长长的静默里,我们谁也不说话。

“怕黑,”他仍不睁眼,“她从小怕黑,像这么暗的路,她一个人是怎么也不敢走的,我必须陪她一起走……”

他把我当成他女儿了,哪怕今天大雨如注,他也要守候在这儿以陪伴他怕黑的女儿。

“你女儿一定很爱你……”

“不对!”他绝望地低吼,说话连珠炮似的快,“她讨厌我,可是我改了,我不再喝酒了。你闻闻我一点酒气也没有。从她死后,我四个月都没喝一滴酒,她还以为我还酗酒呢。她还以为!……”老人愤然泪下,凄苦至极。

“你身上一点酒气也没有,真的。我知道你戒酒很久了。”我说。

我必须走了,毕竟太晚了。

老人却拦住我。从小篮里提出一小串粽子。

“明天是端午,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二十一岁生日到了。你很喜欢吃粽子。你很喜欢!”

他执拗地把粽子塞在我手中。

“是我才学包的,很紧每个一种馅儿。”

他走了。

仍是烟雨霏微。

迷蒙的雨幕中,老人踽踽独行远去。回望那红墙,正异常鲜艳,令人欣慰安然。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十五年获奖作品精选)

1.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

2.简要赏折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1)惶恐之余,我又满腔怒火。这算什么名堂嘛。一想到我自然而然要去琢磨这个谜,我就有气急败坏的被捉弄感。

(2)他闭目摇摇头,额上的几缕湿发正一滴滴往脸上淌水。他仰脸承受着,一动不动。

3.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4分)

4.“红墙在望”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旅客参观海洋水族馆,问身旁的海洋管理员:“这只鲨鱼能长多大?”海洋管理员指着水族箱说:“要看你的水族箱有多大。”旅客又问:“会跟水族箱一样大吗?”管理员仔细地说:“如果在水族箱,鲨鱼只能局限几公尺的大小。如果是在海洋.就会大到一口吞下一只狮子。”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