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二1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对/投    /春寒     /一不振

B.舟/     /沉     /心泣血

C.印/拖    粉/不开     金/厚此

D.复/精     /头皮    意/翻箱倒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矫情  动辄   水蒸气     和言悦色

B.寒碜   插坐    煞风景     插科打诨

C.搁置   妥帖    满堂彩     慧心灵性

D.奚落   融资    邻界点     群情激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戏剧种类繁多,除国粹京剧外,还有山东的吕剧、柳子戏、上海的沪剧、越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地方剧种。

B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领导人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C宋瓷特殊的美质,汲取自儒道释等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艺术门类,皆可从陶瓷装饰画中觅得踪迹。

D《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那种寻觅读者中之“知音”的意味呼之欲出。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过去三十年来始终代表华语电影最高水准的香港金像奖,如今已沦为“港片式微”的最佳佐证,表明“香港制造”的旗帜正在慢慢蜕化

B凤凰古城收费后引起轩然大波,景区该不该收费,门票收入用来干什么,谁从门票收入中得益,一时成为人们争论、质疑的焦点。

C在本赛季的CBA总决赛中,山东队被广东队横扫,屈居亚军,但山东队的队员们已经拼尽全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

D媒体报道,朝鲜公开宣布要准备第四次核试验,其危言危行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朝半鲜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局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专业人士介绍,热气球的安全系数是相当高的,近年来发生的热气球事故大多是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

B随着2015年5月京杭大运河济宁—泰安北延工程的完工,济宁以北至东平段99公里主航道也将全面复航。

C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出现资金链断裂,运营困难,贸易保护主义也随之抬头。

D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可爱)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         (诉说)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任凭)

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睡醒)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略识)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                (达到)

D.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忘情)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五岳掩赤城        (超出)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相近的一项是

A行人弓箭各在腰          B尘埃不见咸阳桥

C汉家山东二百州          D耶娘妻子走相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面诗句分别属于四种景与情的交融情况,请加以判断。

①以哀景写哀      ②以哀景写乐  

③以乐景写乐      ④以乐景写哀

(1)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2)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3)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父咸秩,陕西大都督府司马。穆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昭素谓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曰:“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

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待御史选为洋州通判。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移隘州通判,有司调郡租渝河南,穆以西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令沿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为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己。”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饱事,面赐金紫。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祖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送草原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待上御崇政殿亲试等士,上悯其颜瘕瘁,即日复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滑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穆自责授员外郎,复中书舍人,入翰林,参知政事,以至于卒,有及周岁。上闻其死,哭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赠工部尚书。                             (节选《宋史·列传二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上

A.穆幼能文,有至行              属:连缀,写作

B.煜以疾                        辞:推辞,拒绝

C.宜熟思之,无自后悔            贻:赠送

D.拜左谏议大夫                  擢:提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得皆精理                    不知须臾之学也

B.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          十五城为秦王寿

C.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大王不取也

D.穆国良臣                      句读不知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穆“至行”的一组是

①行路得遗物,以访主归之

②李生异日为廊庙器

③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

④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馆事,面赐金紫

⑤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

⑥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穆跟随王昭素尽心尽力地学习《易》及《庄》、《老》,王昭素认为李穆学到了上述古籍的精理,将来必成大器。

B.李穆被免职后,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能同兄弟一起学习,感到淡泊舒畅。

C.太祖认为李穆生性仁惠善良,人品学识好。李穆作为使者出使江南,言行得体,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D.李穆在母亲去世后,他回家为母亲守丧,服丧已满后官复原职,但李穆又上奏章请求为母亲再守丧三年,皇上没有应允。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3分)

(2)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4分)

(3)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3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夜①

揭傒斯

疏星动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离乡为官的第七年。

1.诗歌题目中的“寒”有什么含义?请简要说明。(4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时闻一叶落”的妙处。(4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陈王昔时宴平乐,                                         (李白《将进酒》)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礼记》)

(3)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4)不以规距,                                                     (《孟子》)

(5)不知乘月几人归,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                    ,文武之道也。                       (《礼记》)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

②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

③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④也不是只有痛苦。

⑤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面是画家梵·高讲的极富哲理的一句话,请仿照这句话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蕴含相同的哲理。4分

你是麦子,必须要把你种到麦田里去,才能生根发芽,不要在巴黎的人行道上枯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4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愿化泥土

巴金

近年来我非常想念家乡,大概是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吧。

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三年半了。我访问巴黎,在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家中吃晚饭。朋友是法籍华人,同法小姐结了婚,家庭生活很幸福。我们在他家谈得畅快,过得愉快。可是告辞出门,我却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想法:长期住在国外是不幸的事。一直到今天我还是这样想。几十年来有一根绳子牢牢地拴住我的心。一九二七年一月在上海上船去法国的时候,我在《海行杂记》中写道:“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一九七九年四月再访巴黎,住在凯旋门附近一家四星旅馆的四楼,早饭前我静静地坐在窗前扶手椅上,透过白纱窗帷看窗下安静的小巷,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却是北京的长安街和上海的淮海路,还有成都的街口有双眼井的那条小街……每天早晨都是这样,好像我每天回国一次去寻求养料。这是很自然的事。

我经常提到人民,他们是我所熟悉的数不清的平凡而善良的人。我就是在这些人中间成长的。我的正义、公道、平等的观念也是在门房和马房里培养起来的。我从许多被生活亏待了的人那里学到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意义。越是不宽裕的人越慷慨,越是富足的人越吝啬。然而人类正是靠这种连续不断的慷慨的贡献而存在、而发展的。

近来我常常怀念六七十年前的往事。成都老公馆里马房和门房的景象,时时在我眼前出现。一盏烟灯,一床破席,讲不完的被损害、受侮辱的生活故事,忘不了的永远不变的结论:“人要忠心。”住在马房里的轿夫向着我这个地主的少爷打开了他们的心。老周感慨地说过:“我不光是抬轿子。只要对人有好处,就让大家踏着我走过去。”我躲在这个阴湿的没有马的马房里度过多少个夏日的夜晚和秋天的黄昏。

门房里听差的生活可能比轿夫的好一些,但好得也有限。在他们中间我感到舒畅、自然。后来回想,我接触到通过受苦而净化了的心灵就是从门房和马房里开始的。只有在十年动乱的“文革”期间,我才懂得了通过受苦净化心灵的意义。我的心常常回到门房里爱“清水”恨“浑水”的赵大爷、马房里的轿夫老周的身边。人已经不存在了,房屋也拆干净了。可是过去的发过光的东西,仍然在我心里发光。

现在我明白了,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它不是形式,不是装模作样。主要的是严肃地、认真地接受痛苦。“让一切都来吧,我能够忍受。”

我没有想到自己还要经受一次考验,我摔断了左腿。我没有能好好地过关。在病床上,在噩梦中,我一直为私心杂念所苦恼。以后怎样活下去?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漫长的不眠之夜仿佛一片茫茫的雾海,我多么想抓住一块木板浮到岸边。忽然我看见了透过浓雾射出来的亮光:那就是我回到了老公馆的马房和门房,我又看到了老周的黄瘦脸和赵大爷的大胡子。我发觉自己是在私心杂念的包围中,无法净化自己的心灵。门房里的瓦油灯和马房里的烟灯救了我,使我的心没有在雾海中沉下去。我终于记起来,那些“老师”教我的正是去掉私心和忘掉自己。被生活薄待的人会那样地热爱生活,跟他们比起来,我算得什么呢?我几百万字的著作还不及轿夫老周的四个字“人要忠心”。

我多么想再见到我童年时期的脚迹!我多么想回到我出生的故乡,摸一下我念念不忘的马房的泥土。可是我像一只给剪掉了翅膀的鸟,失去了飞翔的希望。我的脚不能动,我的心不能飞。我的思想……但是我的思想会冲破一切阻碍,会闯过一切难关,会到我怀念的一切地方,它们会像一股烈火把我的心烧成灰,使我的私心杂念化成灰烬。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

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1983年6月29日

                                              (选自《随想录》,有删节)

1.文章开头写访问法国的经历有什么作用?(4分)

2.理解文中两处加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可是过去的发过光的东西,仍然在我心里发光。(2分)

(2)漫长的不眠之夜仿佛一片茫茫的雾海,我多么想抓住一块木板浮到岸边。(2分)

3.童年的门房和马房生活给作者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4.标题“愿化泥土”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有一次,季羡林做客央视“百家讲坛”,当主持人请教他,青年人如何才能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美德修养时,季羡林先生回答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不知道是否有捷径可走。以我之见,学会聆听当是最好的选择。”听了季羡林先生的话,在场的人无不鼓掌称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呢?请以“聆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