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颓      红(fēi)     (pāo)          妄自薄(fěi)

B.斑(lán)     血(dié)     堂(nòng)     长歌dàng

C.作(yī)      褛(lán)               殒身不(xù)

D.游说(shuì)   罚(chěng)   (dàn)        骜不驯(ji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寥廓        笙萧        浸渍        凄婉迷茫

B 执拗        慷概        火钵        切齿拊心

C 戮力        干躁        菲薄       天伦叙乐

D 羽翼        黯然        寥落        睚眦必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B.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C.在安徽黄山举行的全国游泳锦标赛第二日的对决中,奥运冠军孙杨不孚众望再入一枚金牌,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D.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鸿门宴》就节选自其中的“项羽本纪”。

C.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

D巴金的《家》《春》《秋》被称为“激流三部曲”,《随想录》是其早年的代表作。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失其所,不知           结交,亲附

B.起不意,尽失前度       突然

C.若属皆为所虏           尚且

D.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取道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8分)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属亡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王使人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发译道,抵康居。康居传至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馀,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馀,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月氏遁而匈奴    仇恨 怨恨        B.匈奴         取道

C.唯王使人送我    引路,作向导    D.汉之遗王财物 贿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问欲何                而燕国见陵耻除矣

B.骞因与属亡向月氏      又欲肆西封

C.王使人道送我          君图

D.发译道                韩王送沛公

3.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张骞忠于国家不辱使命的一组是2分

骞以郎应募      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骞持汉节不失      骞与其属亡向月氏

骞曰:“……唯王使人道送我。 并南山,欲从羌中归

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拜骞为太中大夫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⑥⑦⑧

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骞出使西域的任务是联合月氏,共同打击匈奴,费尽周折,最终这个目标也没能实现。

B大宛为了得到汉朝的财物,对张骞提供帮助,送他上路,到达康居。

C月氏被匈奴打败逃往大夏后,对大夏臣服并尊大夏王为君,觉得那里土地肥沃富饶,生活安定,不想再打匈奴。

D张骞先后被匈奴捉住两次,扣留多年,后值匈奴内乱,才逃回汉朝。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4分)

2.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到中流击水,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3)软泥上的青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5个人的业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舞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个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4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4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手高出一筹。荆轲的分量之所以超过其他四个刺客的总和,是因为秦王的分量超过被谋刺的四个人的总和。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追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13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

C.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着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

D.文中写号称13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2.为什么在《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的5位刺客中,荆轲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4分)

3.“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这句话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关于汉字的构成,现代学者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说出下面这些字的构字方法:(4分)

    村(   ) 本(   ) 从(   ) 日(   )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论语》、《孟子》、《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熏陶了中华民族,使华夏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底蕴。请选择你熟悉的一部中外文学名著,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2分)

上联:读《水浒》,明侠肝义胆。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拟题目;③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