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jūn)裂        (wǎn)尔一笑       shǔn         临(bīn)

B(yùn)色      无声息(qiǎo)       (qiáng         然(lěnɡ)

Cyīn       mán           guā呱而泣      西山

Dhāo       长歌dàn       (yùn)           (móu)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金榜题名         震撼         嗜好         谂知

B淡烟暮蔼         文身         谍血        厮守

C珊珊        萌孽        笑靥        俯瞰

D桀骜不训        慰藉        寥落        气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这就是我所寻求的,_______它对于人生过于美好,_______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2)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______,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3)场地里有许多古榕树,集中_______在石子河沿岸,是原场地最动人的风景线。

A.即使/因此   忽视   分散

B.虽然/因此  忽略   分散

C.即使/然而   忽视    分布

D.虽然/然而  忽略    分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令人敬佩。

B.无论是司马迁“苟活”,还是屈原“赴死”,后人谈到他们,都充满溢美之词

C我很希望在这一问题上,在这一颗“基因原子弹”爆炸之前,通过我的努力与建立国际性的合作,防患于未然,杜绝灾难发生。

D.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长笔,长歌当哭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B.大型肉食动物往往灵敏又胆怯,弱小的食草动物闲散而沉着,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C.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D.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意义远远超过了后者)的原因,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   笃:沉重

B.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   恨:怨恨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报告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  辩:同“辨”,分别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几个同学在讨论“说不尽的阿Q”时,从不同的角度简短地说了他们对阿Q的认识:(2分)

  阿Q是个破产的农民。

  阿Q生活在闭塞的旧中国农村。

“精神胜利利法”是阿Q的性格特征。

鲁迅写《阿Q正传》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

  Q 是“愚弱的国民”的典型。

在写短论时,这五句话可以整合为长句表达。你整合的长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依照示例,从司马迁、屈原、庄子、王羲之、罗素、李白、鲁迅中任选一位,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可以有所增减)(3分)

冰心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仇恨不能把我拉入深渊,童心能把我引入爱的天国;困难不能使我消沉,乐观能载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的句子形式,在横线处另写一组句子,意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应。(3分)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每小题3分)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1.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DNA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起实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2.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1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        称:称道。

B屈原放逐,乃《离骚》    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责:责任。

D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诚:确实,实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邑大都

B.屈原放逐,赋《离骚》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     然此可为智者,难为俗人言也

D.近自托于无能                 亦欲以究天人

3.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问题。(5分)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三、四句,历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这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

 

六、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名句默写。(5分)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    _______?

(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作文(40分)

我们通过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认识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而逍遥的庄子,理解了“宁赴湘流”而不“受物之汶汶”的屈原;品味着王实甫的“晓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的泪”,见证了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纯真爱情;为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隐忍苟活”的司马迁折腰,更为喊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鲁迅而自豪……

请从以上古今中外的名人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