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tì)     (dú)     邻(pí)       (xǐ)

B (guǒ)   塌(dān)    (yì)       (gà)

C(lǐ)     息(qì)     媚(xiàn)     

Djuàn   xiá     léi       (chī)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一段话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侠小说大师古龙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放他去菜市场他会重新引发对生活的热爱作家雪小禅对菜市场情有独钟说:“我有一个癖好,就是每一个地方都会去菜市场逛逛,因为那里充满烟火气息和盛的生命力……”古龙先生所见大抵相同

A走投无路    B引发     C情有独钟    D大抵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了朝鲜四·二六动画电影制片厂。金正恩强调,朝鲜动画电影的独创性魅力创作速度迅速,应该怀着十足的心,把朝鲜变成全球数一数二的动画电影大国。

B据外媒12月4日报道,法国作家菲利浦·勒榭米耶近日将圣经改编成了一本科幻小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文化领域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能接触到《圣经》。

C中国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两周年之际,改编自其著作《红高粱家族》的电视剧在中国完成首播,引发持续的“红高粱热”。

D势汹汹的雾霾天,使得人们对蓝天白云更多了一份向往许多计划在最近出游的人们都表示,希望能去一些空气比较好的地方,躲避雾霾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②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     ③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     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⑤在中国,家训的产生和发展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A⑤②④③①        B⑤④③①②        C②⑤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上古之世,人民少禽兽众,人民不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巢,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修古,不法常可,世之事,因之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类也。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不禽兽虫蛇            胜:堪,能承受

B天下大水,而鲧、禹      决:决定

C是以圣人不修古            期:日期

D常可                    法:法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论世之事,因之备          构木

B构木为巢避群害            钻燧取火化腥臊

C曰燧人氏                皆守株类也

D人民少禽兽众              汤、武征伐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B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C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璟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于文翰。弱冠举进士,累转凤阁舍人。当官正色,则天甚重之。长安中,幸臣张易之诬构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顺之言,引凤阁舍人张说令证之。说将入于御前对覆,惶惑迫惧,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犯颜流贬,芬芳多矣。或至不测,吾必叩阁救子,将与子同死。努力,万代瞻仰,在此举也。”说感其言。及入,乃保明元忠,竟得免死。

璟寻迁左御史台中丞。张易之与弟昌宗纵恣益横,倾朝附之。昌宗私相工李弘泰观占吉凶,言涉不顺,为飞书所告。璟廷奏请穷究其状,则天曰:“易之等已自奏闻,不可加罪。”璟曰:“易之等事露自陈,情在难恕,且谋反大逆,无容首免。请勒就御史台勘当,以明国法。易之等久蒙驱使,分外承恩,臣必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则天不悦。内史杨再思恐忤旨,遽宣敕令璟出。璟曰:“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臣擅宣王命。”则天意稍解,乃易之等就台,将加鞫问。俄有特敕原之,仍令易之等诣璟辞谢,璟拒而不见,曰:“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

    开元初,征拜刑部尚书。其秋,驾东都,次永宁之崤谷,驰道隘狭,车骑停拥,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并失于部伍,上令黜其官爵。璟入奏曰:“陛下富有春秋,方事巡狩,一以垫隘,致罪二臣,窃恐将人受艰弊。”于是遽令舍之。璟曰:“陛下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由于下。请且使待罪于朝,然后诏复其职,则进退得其度矣。”上深善之。

(选自《旧唐书·宋璟传》,有删节)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犯颜流贬                 缘:因为

B昌宗私相工李弘泰观占吉凶   引:邀请

C易之等就台               收:拘捕

D其秋,驾东都               幸:幸亏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璟耿直有气节,学识广博,善于写作,二十岁考中进士。他做官正直,武则天非常器重他。

B张易之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有谋逆的话,让张说作证人。张说将要去朝廷作证的时候,宋璟告诫他,人的名誉和道德是最重要的,不要诬陷好人求得自己免罪。

C则天不同意追究易之等人的罪,宋璟不顾安危坚持劝说,他认为易之等人虽然在案发前自首,但他们犯的是谋反罪,不能原谅。

D皇帝出巡,因为马路狭隘,发生了车马拥堵事故,皇帝下令罢免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的官职。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1)俄有特敕原之,仍令易之等诣璟辞谢,璟拒而不见

(2)陛下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由于下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南海旅次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①曹松,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福建、广东一带。②越王台:广州著名古迹。③裁,剪断。

1.请简述第二联的意思和其中包含的情感。 3分

2.请分析尾联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4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怀良辰以孤往,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兮辞》)

(2)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王勃《滕王阁序》)

(3)逮奉圣朝,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李密《陈情表》)

(4)富与贵,                                ,不处也。(《论语·里仁》)

(5)富贵不能淫,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在自然美领域,从对动物的审美到对植物的审美,对山水的观赏由“比德”到“畅神”的转变,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处于狩猎生活时期的欧洲原始洞穴画作者,尽管生活在不乏美丽植物花卉的环境里,但他们着意描绘的只是经常与之周旋的野兽形象。我国仰韶彩陶,已有鱼、鸟、蛙等自然物的形象,但它们都是脱离各自的生存环境被加以表现的,几何化的写意手法和强烈的变形处理,表明这些自然物已变成象征符号,还谈不上自身的美。周秦以后,山川草木开始作为人的生活背景获得了自身的审美意义,然而人们主要是从“比德”的观点去欣赏它们的。

那时的人习惯于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就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比德说”的关键在于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种品德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观念,开创了儒家比德的先河。先秦儒家比德的言说方式不同于单纯的逻辑说教,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隐喻修辞,而且是一种真善美圆融的思维方式。比德审美观,虽仍有其片面性,却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足,表现了审美意识的进步。《诗经》常以鸟兽草木比兴,作为抒发情意的借用物。《离骚》以香草君子,以萧艾喻小人,都表明“比德”观念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艺术作品中大量出现以物喻人的形象,所以就使自然物往往附着了传统的隐喻意义,如松柏喻坚贞,兰竹喻清高,直到今天还影响人们对这类自然物的欣赏。

对自然物的“畅神”审美观,是晋宋以后盛行起的。同“比德”不同,“畅神”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地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王羲之《兰亭集序》写到自己面临会稽山阴兰亭一带有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的美景所产生的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宗炳平生“眷念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酷爱描山画水,认为再现山川之美,足以“畅神”。他说“峰岫娆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以,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肯定观赏和再现自然美可以“游目骋怀”,可以“畅神”,也就是肯定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得到审美的满足。这种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审美意识的觉醒,为时比西欧早一千多年。在这种观点基础上诞生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宗炳、王微的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都具有开山意义。由此而形成的专事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品类

——山水诗画,后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对人类艺术宝库的卓越贡献。

(节录自张晓光《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比德”是周秦以后人们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的一种审美观。

B儒家比德的言说方式不是一种文学的隐喻修辞,而是一种真善美圆融的思维方式。

C“比德”观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

D从仰韶文化时期一直到晋宋,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都同实用感相分离了。

E王羲之和宗炳酷爱描山画水,他们认为再现山川之美,足以“畅神”。

2.下列各诗句,不符合“比德”审美观的一项是(3分)

A.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第一段中所举的欧洲原始洞穴画、我国仰韶彩陶和周秦以后三个例子有何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

4.为什么说“比德”审美观和“畅神”审美观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进步和觉醒?(4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个轻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有些轻薄。方才太太说的倒很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乱说。”王善保家的便道:“不用这样,此刻不难叫了他太太瞧瞧。”夫人因叫自己的丫头,吩咐他到园里去

  小丫头子答应了,走入怡红院,正值晴雯身上不自在,睡中觉才起,正发闷,听如此说,只得随了他。素日这些丫鬟皆知夫人最嫌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今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及到了凤姐房中,夫人一见他钗亸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晴雯一听如此说,心内大异,便知有人暗算了他。虽然着恼,只不敢作声。他本是个聪敏过顶的人,见问宝玉可好些,他便不肯以实话对,只说:“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只问袭人麝月两个。……”夫人信以为实了,忙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们进去,好生防他几日,不许他在宝玉房里睡觉。等我回过老太太,再处治他”喝声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晴雯只得出,这气非同小可,一出门便拿手帕子握脸,一头走,一头哭,直哭到园门内去。

  王善保家的道:“太太请养息身体要紧,这些小事只交与奴才。如今要查这个主儿也极容易,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他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想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那时翻出别的,自然这个也是他的。”夫人道:“这话倒是。若不如此,断不能清的清白的白。”因问凤姐如何。凤姐只得答应说:“太太说的是,就行罢了。”夫人道:“这主意很是,不然一年也查不出。”于是大家商议已定。至晚饭后,待贾母安寝了,宝钗等入园时,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抄检起,不过抄检出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王善保家的道:“这也是赃,不许动,等明儿回过太太再动。”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忽见这一干人,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去,因迎出凤姐,问是何故。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因大家混赖,恐怕有丫头们偷了,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一面说,一面坐下吃茶。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都叫本人亲自打开。袭人因见晴雯这样,知道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检,只得自己先出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随放下又搜别人的,挨次都一一搜过。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头发闯进,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回了凤姐,要往别处去。

                                      (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有删节)

1.从上面节选部分看夫人为何要走晴雯?请简要作答。(4分)

2.结合文段中的描写,简析袭人和晴雯对待抄检所表现出的态度及各自性格特征(4分)

3.《红楼梦》第八回脂砚斋评道“晴有林风”,清代徐瀛在《〈红楼梦〉论赞》中曾说“晴雯,黛玉之影子也”,说明黛玉和晴雯有许多相似之处。请根据你对林黛玉的了解,结合选文内容,对她们的主要相似之处加以简要概括。(5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为警察王宇写一段赞美词。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少于50个字不超过70个5分

2014年12月15日下午,在重庆丰都县庙坡路一位92岁老人迷路了,在民警陪她找家人的路上,老人竟坐在路边的独凳上睡着了,担心老人摔倒,民警王宇就站在老人后面,让老人靠在自己腿上休息。当时室外温度只有七八摄氏度,王宇的腿已经有些麻木了,不过他生怕惊醒了老人,努力保证腰身以下不动弹,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小时,直到老人的儿子到。围观市民看到这一幕,赞口不绝。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请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这幅漫画内容(不少于满分5 manfen5.com50字,不超过70字)。(5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谢邦鹏是本科、硕士、博士都在清华大学就读的“三清博士”,2008年博士毕业时,在众多就业机会中,他最终选择到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当了一名一线工人。对于他的选择,许多人不理解,有替他惋惜的,有说风凉话的,但谢邦鹏坚定自己的选择。在三年的时间里,谢邦鹏率领团队申请了27项发明创新专利,五年里发表中英文论文8篇。谢邦鹏说:“我喜欢在一线工作,那里有我成长所需要的土壤。”

要求:自选角度,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