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第三中学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先生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先生带领伯牙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以此陶冶他的性情。后,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道:“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或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2.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提倡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后世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清淡”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注]虓(xiāo):怒吼。赙: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            奇:认为┅┅奇异。

B籍每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C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            坐:犯罪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B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C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D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戎小时候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5分)

 

(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5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释】①星旗:星名。 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 ③云阵:军队。

     1. 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2.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想到少年时曾经欢乐的日子,这两句诗句是:

                                                。 

2.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感叹多年早起晚睡辛苦持家的诗句是:

                                            。   

3.在《离骚》中,屈原感叹是众多奸佞小人的谣言使得楚王疏远自己的诗句:

                                                      

4.固时俗之工巧兮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

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张露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二十文章惊海内”;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大师在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意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执教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1914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提到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了艺术团体“春柳社”。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间的20多首诗词编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做一样,像一样。”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戴上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李叔同少年时,是上海滩有名的风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努力追求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人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B在中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送别》意蕴无限,充分体现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主张。

C李叔同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D由于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加上自身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李叔同终于选择了出家,这种思想在他后的诗词创作中可以看出。

E在作者看,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在许多艺术领域都有建树的艺术家。他严谨但并不拘泥,对此,作者的评价是“做一样,像一样”。

2.文中夏丏尊先生说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文末说:“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4.作者认为“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是(3分)        

   ①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他言谈毫无顾忌,            ,显得从容不迫。

   ②很多人羡慕他的             ,但他的丈人却为此瞧不起他,他为此十分苦恼。

   ③张九龄因善于言谈而出名。每当他与宾客们谈论起经书时,总是        

A滔滔不竭  侃侃而谈   口若悬河      B.侃侃而谈  滔滔不竭   口若悬河 C.侃侃而谈  口若悬河   滔滔不竭      D口若悬河  滔滔不竭   侃侃而谈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新加坡举办的首届青奥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资和体育场馆,不但没有出现资金亏空,而且创造了2亿美元的利润。

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旅游部门将开发新景点,推出新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两会召开之际,各地代表纷纷抵达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代表的发言社会影响和关注度都很高,人民希望他们能真正表达自己的心声。

D社会需要城镇化,但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没有实业支撑,城镇化便会是无之水,无本之木,在城镇买了房的农民也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相比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目前独具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相结合的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海洋渔业为例,“我在哪里”,能够使渔民通过船载设备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使岸上的人通过监控知道渔船在什么地方。而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地区进行搜索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①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也能知道“你在哪里” 

③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

⑤既能知道“我在哪里” 

⑥还能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 

⑤①②⑥④③      B⑤②①④⑥③    

C②①④⑥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面是关于“高铁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25个字。(6分,每处各2分)

高铁输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相比电离辐射、微波等辐射,其影响简直是微乎其微。而且这种辐射有一个特性,就是会被金属  (1) 掉,不能穿透金属材料。所有火车车体都是金属的,是一个基本封闭的金属盒子,因此,电磁辐射进去的就更少了。可以说,高铁运行中所产生的辐射,       (2)    (3)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高铁速度太快,某些敏感体质的乘客会出现晕车;二是高铁是全封闭的车厢,完全依赖空调进行通风换气,乘务员长时间在这种环境里面自然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5分)

橘子洲头   月下荷塘     淇水之畔    雨巷深处    

汨罗江畔       康河桥边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丰子恺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