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扰dāo       恶zēng         防dī      恶梦     涸辙之鲋

B迫qiáng     粽子bō         时nèn     妨碍     安缉保守

Cbèn       住了zhèng      子bǔ      矫厉     没精打采

D样mó       畅pǔ           雾bó      原藉     睢园绿竹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

B昨天在城市广场,一位独腿画家用粉笔在广场水泥地上作画,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D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一位博学的老师,它的教诲如春风化雨,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什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B人们——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

C“可是这怎么行?”他叫起来,看见我平心静气,觉得奇怪:“您在说什么呀?”

D第二单元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沧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亲情的抒发。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应该强调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自 201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 万,占总人口的3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各地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①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 PM 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②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 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③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 076%、043%和 067%。

④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

⑤为了更好的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 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注:①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②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 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正比”多与“正相关”混淆。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PM25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细颗粒物 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B.PM25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污染物的原因是由于比表面积较大。

C.PM2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D.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并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展开有关PM25前瞻性研究二十后才将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有近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就会造成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43%。

C.潘小川教授的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可见PM25危害人体健康。

D.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废气和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可以降低PM25浓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禁止企业排放大量工业废气,对污染较重的企业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求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为了控制PM25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加强清洁作业,处理好生活垃圾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D.为了更好的控制PM2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然的趋势。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谏逐客书    

李斯

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叔,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官,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官、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声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致诸侯之术也。  

③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物不产于秦,可者多             宝:宝贝

B.遂散六国之                       从:“纵”,特指合纵

C.此非所以跨海内、致诸侯之术也       所以:表凭借,用来

D.却宾客以诸侯                     业:创立功业,使……成就事业

2.下列论据没有使用正反对比论证的一组是(   

A①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②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B①昭王得范雎,废穰侯,……使秦成帝业

②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C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②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D①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

②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穆、孝、惠、昭四代国君任用客卿而国富兵强的史实,用充足的事例说明客卿对秦国帝业的建立是有功的,从而证明了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       

B.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意在表明逐客不仅会导致本国人口减少,造成内部空虚,还会使敌国人力增加,而且宾客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诸侯,从而构树新怨。

C.本文在论证的逻辑上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及近,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言及未来。在论逐客的危害时,程度由轻及重: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强大;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还有亡国的危险。

D.文章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出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等大量的生活享用,目的是批评秦王快意当前、耽于物质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4.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用斜线给下面段落中画波浪的句子断句。限断6处 3分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旅雁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 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问征夫以前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②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                ,穷岛屿之萦回;              ,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5)臣无祖母,                   。(《李密·陈情表》)

(6)而刘夙婴疾病,                (《李密·陈情表》)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永远的门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在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洌洌,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地空心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位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995年7期,有改动。)

1.请结合文章事例,分析美工郑若奎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最后“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揭示了郑潘二人的感情,你觉得意外吗?为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结尾设计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题目“永远的门”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郑、潘二人感情,小院的人们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小说的标题“永远的门”来看,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4分,每点2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①。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②。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把下面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曾提出过一个问题。

(2)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3)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4)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生活就是一部哲学史,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阅读下面的短文,揭示其哲学意蕴。4分

等车

等了好久,终于有客车过来了。一团人你争我抢涌上车门。车里,拥挤不堪。客车摇摇晃晃地走了。

三分钟后,又一趟客车过来,很空。

那些没挤上、或没坐头趟车的人,从从容容上了车,大摇大摆坐了座位。十几分钟后,这趟车超过了头趟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木头人和泥巴人是一对刚结识不久的朋友。这天,它俩在河边玩耍。为了给对方一丝清凉,木头人调皮地向泥巴人身上泼水,泥巴人吓得连滚带爬的逃走,没命地喊:“杀人了,救命哪!”木头人生气地冲着泥巴人的背影抱怨道:“这人真怪,不过是跟你开个玩笑,泼一点水在身上算得了什么?怎么就喊啥救命哪?”

第二天晚上,两人又在河边见面了,天气有点冷,它们便走到篝火前.泥巴人担心对方受凉,抱起木头人就往火边放,木头人吓得魂飞魄散,失声喊道:“杀人了,救命哪!”泥巴人赶紧把木头人抱离篝火,不解地说:“你这人也太难处了,怕你冷,抱你烤火,真不识好人心!”

木头人和泥巴人就这样不欢而散了,此后俩人见了就远远地躲着对方,它们心里给对方永远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人太难相处了!

看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