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2)小楼昨夜又东风,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扪参历井仰胁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文言文阅读(15分)

别弟文           

(清)施补华

光绪八年十月,施子之弟自喀什噶尔还湖州,施子饮之以酒,告之曰:

吾家故寒敝也,今之所有已为异数矣。夫巨富中落,而余千金之产,愀然不可为生;贫人得十金以为资本,则左宜右有[1],所处之势异,所操之术殊也。此行归资之外,数百金,岂非贫人之雄乎?以此坐市上权量百货,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终岁之所获,足以赡妻子。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吾忆道光二十又九年,吾父弃养,吾年十五岁,尔年九岁。家无一笥衣、一贯泉[2],租屋而居,月偿其值。岁又大,米价十倍。吾母晨起坐络丝,率至夜半,得泉一百,籴米作粥,杂以菜根豆屑,母子乃得半饱。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人有问之,则曰:“已食毕矣。”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尔亦拾薪担水,任炊爨,暇坐母侧,亦学络丝。姻连族党,恐其开口假贷,不敢至吾门,母氏亦戒勿往来,虑为所厌。甚者议先大夫好施与,勿为子孙计,至有今日。尤笑吾读书,谓渠谋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饿之道也。当是时,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尔年虽小,不应忘之。

其后门户稍立,咸丰十年,寇乱又作。吾随赵忠节公守城,之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啖马肉,并煮牛羊之革左之。五月城破,吾负母而逃,择野菜充饥,母子十月身亡寸棉。尔为贼掠几死,脱去至家,形色非人,疾病疮痏,相替而作。其饥寒视道光之末,而颇危忧困过之。管仲告齐桓公曰:“愿君勿忘在莒[3],臣亦念堂阜之囚[4]。”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吾在军中,不无多费,然每对盛馔,念先人未及食也;每御华服,念先人未及衣也。甘在口,在体,而痛在心。禄养既不,得立功名天壤间,使姓氏不朽,先人而有知,含笑地下矣。蹉跎中岁,此志不衰。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 

(原文有删节)

注释:[1]左宜右有:干什么都得心应手,顺利,犹言“左右逢源”。

[2]泉:钱。

[3]莒(jǔ):西周时诸侯国之一,其地在今山东莒县。

[4]堂阜: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百金            赢:背着。

B.岁又大            凶:谷物不收,年成坏

C.禄养既不          逮:及

D.在体              适:舒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母子得半饱               今其智反不能及

B.恐开口假贷               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C.以今日过望则乐           慎勿妇死

D.左宜右有                 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主张弟弟“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来养活自己和妻儿,觉得这样比做剥削百姓的官员要强。

B.作者认为自己之所以家道中落,是因为他的先辈不为子孙考虑计划,他们“好施与,勿为子孙计”。

C.作者举管仲跟齐桓公说的话“愿君勿忘在莒,臣亦念堂阜之囚”是为了告诫弟弟:不要忘记过去的困苦生活,要知道满足。

D.文末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到父亲,想到父亲“未及食”、“未及衣”,没来得及孝顺父亲,便立志建立功名,光宗耀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①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

②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小题。(5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2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踏莎行      贺铸①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从词句的字面内容看,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是什么?“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表现其什么特点?2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简要分析。(3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关羽在进攻樊城时中了毒箭,幸得神医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而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被华佗赞为天神。

B.曹操病重,招近臣托孤,指定曹丕为继承人,并下令设疑冢七十二座,“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然后死去。之后华歆逼献帝立曹丕为魏王。

C.诸葛亮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叹恐不能生,于是他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七日主灯不灭,就可增寿,不料魏军来袭,魏延闯帐禀事,扑灭主灯,诸葛亮大怒,拔剑欲斩魏延。

D刘备没了甘夫人,周瑜设下美人计,以孙权妹妹为诱饵,骗刘备到东吴,却被诸葛亮识破,他将计就计,派大将关羽陪刘备过江到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孙权之妹与刘备结亲后随其回到荆州,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

E.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一队人马向曹军冲杀。曹操大败,为了掩饰身份,先是丢弃所穿的红袍,后又割断长胡子,最后又扯着旗角包颈而逃,幸亏曹洪等人赶来,曹操才得以脱身。 《三国演义》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简答题 (5分)

《三国演义》中,袁术部将纪灵领兵攻打刘备,当他得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后,连忙派人致书吕布,责其无信。布笑曰: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5分)

纪灵为什么责备吕布无信?吕布具体用什么计策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质疑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之处。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屏幕上的选手应该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公众的这些争议值得反思, 引起争议之处需要改进。

B.《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

C.《中国好声音》让年轻人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因而赢得了公众。

D.选秀节目对“80后”、“90后”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声音》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B.《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C.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个更高的要求是社会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以及今后出现的新的选秀节目的必然要求。

D.《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

3.根据原文内容,请指出标题中的“纯粹”一词在这篇文章中的意义。(3分)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

乡下人哪儿去了

王开岭

我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乡村的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的年代,荤腥味呛鼻。心灵也一样,乡村是素馅的,城市是肉馅的。

    沈从文叹息:乡下人太少了。是啊,他们哪儿去了呢?

    何谓乡下人?显然非地理之意。说说我儿时的乡下。

    70年代,随父母住在沂蒙山区一个公社,逢开春,山谷间就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的吆喝声,悠荡,拖长,像歌。所谓赊小鸡,就是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刚孵的鸡崽,卖家是游贩,挑着担子翻山越岭,你赊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时,你用鸡蛋顶账。当时,我小脑瓜还琢磨,你说,要是赊鸡的人搬家了或死了,或那小本子丢了,咋办?那岂不冤大头?

    多年后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乡下人

来春见。来春见。没有弯曲的逻辑,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天真的生意。他们把能省的心思全给省了。

    如今,恐怕再没有赊小鸡了。

    原本只有乡下人。城市人——这个新品种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他们擅长算术、崇尚精明,每次打交道,乡下人总吃亏。于是,羡慕和投奔城市的人越来越多。

山烧成了水泥、劈成了石材,树削成了板块、熬成了纸浆……田野的膘,源源往城里走。城市一天天肥起来,乡村一天天瘪下去,瘦瘦的,像芝麻粒。

    城门内的,未必是城市人。

    城市人,即高度化、以复杂和谋略为能、以搏弈和争夺见长的人。

    20世纪前,虽早早有了城墙,有了集市,但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骨子里仍住着草木味儿。

    古代商铺,大清早就挂出两面幌子,一书童叟无欺,一撰言不二价

    一热一冷。我尤喜第二幅的脾气,有点牛,但以货真价实自居。它严厉得让人信任,傲慢得给人以安全感。

    如今,大街上到处跌水促销、跳楼甩卖,到处喜笑颜开的优惠卡、打折券,反让人觉得笑里藏刀、不怀好意。

    前者是草木味,后者是荤腥味。

    老北京一酱肉铺子,名月盛斋,尤其五香酱羊肉,火了近两百年。它有俩规矩:羊须是内蒙草原的上等羊,为保质量,每天仅炖两锅。

    有一年,张中行去天津,路过杨村,闻一家糕点有名,兴冲冲赶去,答无卖,为什么?没收上来好大米。先生纳闷,普通米不也成吗,总比歇业强啊?伙计很干脆,不成,祖上有规矩。

    我想,这祖上规矩,这死心眼的犟,就是乡下人的涵义。

重温以上旧事,我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草木味。

    想想乡下人的绝迹,大概就这几十年间的事罢。盛夏之夜,我再也没遇见过萤火虫,也是近几十年的事。它们都哪儿去了呢,露珠一样蒸发了?

     北京国子监胡同,新开了一家怀旧物件店,叫失物招领,名起得真好。

     我们远去的草木,失踪的夏夜和萤火,又到哪去招领呢?

     谁捡到了?

     我也幻想开个铺子,叫寻人启事

     或许有一天,我正坐在铺子里昏昏欲睡,门帘一挑——一位乡下人挑着担子走进来。满筐的嘤嘤鸡崽。

(选自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消逝的美》)

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第一段中“素馅”和“肉馅”的特点。(4分)

“素馅”:

“肉馅”: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文字。(4分)

山烧成了水泥、劈成了石材,树削成了板块、熬成了纸浆……田野的膘,源源往城里走。城市一天天肥起来,乡村一天天瘪下去,瘦瘦的,像芝麻粒。

3.文中写老北京的“酱菜铺子”和天津杨村的“一家糕点”两则“旧闻”有何作用?(6分)

4.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文字的意蕴。(6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画线句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

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中,耸立成伟岸的信念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幸福不喜欢____xuān xiāo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____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       ;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1)请根据①处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分

(2)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2分

(3)请根据前后文,在③处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1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实习的水手,第一次出海航行,不幸突遇狂风巨浪,帆船的桅杆被打得快要断裂了。他受命爬上去修整,以免翻船。当他往上爬的时候,由于船摇动得很厉害,加上桅杆又很高,他又一直往下看,还几次差一点儿摔了下来。经验丰富的船长见了,急忙对他大叫:“孩子,不要往下看,抬头向上看。”实习水手听了船长的话不再低头看下面,而是抬头向上看,那种天摇地动的感觉消失了,紧张的心情也恢复了平静。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