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    /     /

B. /   /     /

C. /   /     /

D. /    /     /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经常蹲在窗下听私塾先生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了,便凑了学费,让他登堂入室,成了那里最年幼的学生。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OOO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至此共有十余位法国籍作家获得该奖,成为历史上拥有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最多的国家。

C.技术创新的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

D.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所谓的“成功”,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一个共识还是存在的,那就是:                ,而且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到史海里去遨游——      

从而超凡脱俗,得大自在,获得精神上的“完满”

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是无论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境界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悟出人生的真谛,能够充分认识“自我”

而他们也一定会教我们怎样去做的

而达到它的途径,无论如何也少不了人文知识的研习

只有在那里,我们才会邂逅到许多像伏尔泰、布罗代尔这样的“成功人士”

A②⑤③①⑥④   B②⑤⑥④③①   C③①②⑤⑥④ D③②⑤⑥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项脊轩志》语段,回答题。(22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启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3分)

A雨泽下流入             先妣(抚摸)之甚厚

B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以乎关闭

C等到诸父异爨           往往到处而是

D风移影动,姗姗(缓慢的样子)可爱    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久之,能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     

B.顷,持一象笏至     他日汝当用

C.庭阶寂寂           呱呱

D.又杂植兰桂竹木   而母立

3.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又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4.最后一段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对这种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

B.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亡妻几件事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

C.枇杷树在这里有象征意义,“亭亭如盖”象征了自己对亡妻排遣不开的浓浓恋情。

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

5.将选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3分)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3分)

(3)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两道小题。(7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山房春事》共两首,作于安史之乱后。这是第二首。梁园,汉梁孝王的宫苑。

1.这首诗的后两句颇受世人推崇,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加以赏析。(4分)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3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  6

            ,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后之视今,             ,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⑷子曰:“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6分)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

刘士林

①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②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③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④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⑤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

⑥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

⑦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程”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

⑧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晚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蕴含)“精神能量”。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默的钟声”。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最终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

⑨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⑩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钟声最初都是一种表达宗教意味的信号。

B.在中外文化中,钟声或传递宗教的情感,或表示庆典的气氛。

C.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宗教属性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D.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钟声”常用来表达一种生命超越的情感。

E.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

2.下列诗句中的“钟声”,与“精神时间”无关的是(   )(3分)

A.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钟声”在中西文化中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分)

4.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钟声”具有哪些文化内涵? (4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城市里的蟋蟀

吴丹红

①和城市站在一起也就渐渐远离了自然。“唧……唧……唧……”那曾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天籁似已远去。我已无法解读弥漫着欲望泡沫的城市生活内心总处于无边的焦虑与渴望之中。

②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数过星星了抬头望天俯身看地的感觉似乎已经离我好远好远了。站在阳台上隔着那些被几何化的不锈钢防盗网望着被分割成俄罗斯方块般的世界看着闪烁的霓虹灯和过往匆匆的都市人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

③那是童年时的那只蟋蟀的声音。

④儿时在外婆家。“唧……唧……唧……”的虫呜声似乎成了乡村每晚必定上演的歌剧蟋蟀们如矜持羞涩的少女又如风度翩翩的绅士不用伴舞不用伴奏只是清唱顶多来个小组唱就这么简简单单却和着泥土的气息唱出了自然与生命的真谛。

⑤外婆不知从哪里给我捉来了一只蟋蟀我把它养在一个花盆里。一次小姐姐把她的蟋蟀放在我的蟋蟀身边我们用枯树枝轻轻撩拨。忽然两只蟋蟀大战了起来。几个回合之后小姐姐的那只败下阵来我的那只却是一副得胜将军的模样。我们为蟋蟀的精彩表演啧啧称赞。后来我在作文中常常写到那只蟋蟀老师说我的作文中充溢着一种乡情。

⑥我的童年就这样在蟋蟀的吟唱声中度过。后来我还是被带进了城市带进了贴着红白蓝瓷砖的高楼带进了有空调有电脑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却没有泥土没有草丛没有蟋蟀的房间……

⑦在城市我习惯了这种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早出晚归步履匆匆。

⑧不知何时起我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学会了冷眼旁观学会了猜疑与妒忌……那只承载着我童年欢笑的蟋蟀早已被压在了心底。也许是我把它给遗忘了。前不久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有竹制的或塑料制的蜻蜒、蟋蟀卖便兴冲冲地买回了一对塑料蟋蟀把它们放在一个塑料花草丛中。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斯广场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

⑨我那童年的可爱的蟋蟀你在哪儿?

⑩“唧……唧……唧……”也许是因为过度的思念我竟然有些幻听仿佛当年那只蟋蟀在我耳边低吟释放出一种平和的伤感是的它在为我现在的寂寥而伤感。我知道我无法寻觅它因为那只是幻觉。我却仍然探头往窗外搜索。窗外很眩有红绿灯有汽车尾气窗外很吵有人在蹦的唱K有人在猜拳行酒也许这些都是城市应该有的声音吧。闪烁的霓虹灯尽情地展示着城市的繁华与躁动不安一如千娇百媚的舞女。难怪贾平凹会说“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楼顶上的激光柱不停地旋转着它在扫射着城市的夜空波音777.空中客车在不停地起降。激光柱、客机的灯光让月光星光都暗淡无光。生活的节奏在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地膨胀不断地加快喧嚣的环境、乏味的生活、残酷的竞争使我们烦躁不安。我要将自己藏在哪里才不至于被这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淹没?

(11)没有人告诉我只有暗淡的月亮对我凄然一笑。

(12)我到底还是惦记起那一只蟋蟀了。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中会有我们的蟋蟀吗?在这里我的蟋蟀已无处躲藏。它逃离了不属于它的方格逃离了充盈着欲望泡沫的城市。而我却站在原地无法跳出俄罗斯方块。

(13)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处处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和谐的音响更和谐/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14)我知道我的蟋蟀不是流沙河的那一只但他的诗还是引起我深深的共鸣。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城市人你找到了心中的蟋蟀了吗?

1.文中说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嘶方块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这里的茫然和悲哀有怎样的内涵?(4分)

2.作者在文中为什么用了大量笔墨写儿时听蟋蟀、斗蟋蟀的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3.乡愁是城市人一种共同心理。有人认为这是现代人精神家园失落所致有人认为这是无病呻吟。你是怎样看的?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广州“晒三公”的三个亮点。每条不超过25个字。(6分)

广州市下辖政府部门今年“晒三公”可谓亮点多多。“三公”决算首次在部门决算报告中独立出来,被单列成一个子报告,而且各部门统一了范本和格式。这次“晒三公”,不仅披露了“三公”经费的各项目数额,给出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单位还花了相当篇幅对费用产生的原因、去向作了具体说明。同时,多个部门有了新举措,将决算报告挂上了部门官网的首页,广州市政府的官网就集中刊载了多个部门的决算报告。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仿照下列示例的句式与修辞,另选一物,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例句主旨相同。(6分)

示例:船在告别,去向海角

      舍弃了港湾的安宁与清闲

      才有搏击风浪的雄姿和喜悦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七、小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语着丰厚的意蕴……

要求:1.请据以上材料,以“深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3.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