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枣庄第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袅(nuó)     (yī)郁      (chēng)目     (qì)而不舍

B.(mǐ)望      (fěi)薄      (dàn)       (yuán)破屋

C.游(shuì)    (liàng)妆    詈(lì)        博闻强(shí)

D.租(lìn)     nòng)堂    铐(liào)   长歌(dàng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句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蜇伏  漱口 不进情理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B.奥妙  精彩 轩然大波 山川相谬,郁乎苍苍

C.纯粹  凋蔽 瞋目而视 乃瞻衡宇,栽欣栽奔

D.赋予  燎原 骇人听闻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        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面对灰霾持续不退和PM2.5数值居高不下的现状,现在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     起“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观念。

50多年来,“雷锋”这个名字和以其名命名的“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雷锋精神,已经     精神符号,     行为标尺。

A.苍莽   树立  不是……而是       B.苍茫   树立  不仅是……更成为

C.苍莽   竖立  不是……而是       D.苍茫   竖立  不仅是……更成为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想到当年这里曾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参观者便会不寒而栗

B.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C.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D.学校足球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一个防守队员快步上前,抱住进攻队员,将其拉倒,而裁判对此熟视无睹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未来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大约40%左右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B.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和客观叙述、新闻背景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

C.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正规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

D.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                    。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

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是关于名著《论语》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以语录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C.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从治学的角度看,他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D.孔子不是神,他是富于感情的人,无论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还是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他都非常自信,认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为人沈深,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曰:“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荆轲见太子,太子避席顿首曰:“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今秦举兵南伐楚,北临赵,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丹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荆轲然后许诺。久之,荆轲未有行意。

秦将王翦破赵,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轲曰:“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樊於期遂自刭。

秦王见燕使者咸阳宫。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于是左右既前杀轲。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    用:任用

B.蚕食诸侯,且至于燕        稍:逐渐

C.丹而不知所              委:发布

D.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荆轲    提:投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子受舍之          哙拜谢,起,立饮之

B.今计举国不足当秦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C.燕小弱,数困      若亡郑而有益君,敢以烦执事

D.燕君臣皆恐祸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把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3分)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分)
4.根据文言文内容,简要概括传主荆轲的形象特点。(3分)
5.用斜线(/)给下面文段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划6处)(3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杜甫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鄜州:今陕西富县。虚幌:洁白透明的帐子。

(1)“独看”一词是本诗的诗眼,请简要赏析。(3分)

(2)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请结合本诗简要阐释。(3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怅寥廓,               ,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的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

(4)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燕策三)

(5)惨象,            ;流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6)             ,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两株玉兰树

陈忠实

清明前一日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坟头烧了一堆被视为阴币的黄纸。尽管明知这是于逝者没有任何补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不仅不能缺少,甚至早早就泛溢着一种甚为急切的情绪。自己心里明白,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无非是为消解对父母恩德亏欠太多的负疚心理,获得一种安慰。

天气很好。温润的风似有若无。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阳光下,原坡和河川满眼都是蓬勃的绿色和黄色,绿的是返青的麦苗,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间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杏花的粉白。

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闲聊。许是那种负疚心绪得到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的滋润,竟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我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分枝上,有两朵白花。我的心微微一颤,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花。那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洁白如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玉兰树尚不见一片叶子,叶芽刚刚在枝条上突出一个个小豆般的苞,花儿却绽放了。我久久地看那两朵花儿,竟然不忍离去。玉兰花在我其实也算不得稀罕,见得也早也多了,之所以发生一缕不寻常的惊喜,这是开在自家屋院里的玉兰花,而且是我栽植的玉兰树苗,便有了一种情结;还有一种非常因素,就是这株玉兰树苗成长过程的障碍性经历,曾经让我颇费过一番心思。

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一位在灞河滩苗圃打工的乡党,闲聊中听说我喜欢玉兰花,便给我送来一株不过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为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得到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非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呈现着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候,各种树叶都变得深绿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任谁都会看出这是一种病态的表征。村里乡党见了,有说是蛴螬咬了树根,有说是缺肥,有说是化肥施多烧了根,等等。后两种说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时填的是农家粪土,不缺肥更不会发生烧根的事,倒是蛴螬啃食树根有可能发生,却也无可奈何。我曾扒土寻找蛴螬,一只也未见到。我就怀疑大约是玉兰根自身发生了什么病患。

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我便有所动摇,这株病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解过来?如果等过几年不仅缓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以致枯死了,那我就会白等了。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拿着镢头刨挖的一瞬,却似乎听到一种凄婉的求生的哀音,那一片片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举不起镢头来。突然想到,任它继续存在着,如果真的挨过了病患,当一树健康墨绿的叶子呈现在小院里的时候,我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如果万一病患发展到发生枯死,再换植一株也无妨,这株玉兰树便保存下来。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尽管仍不像正常的叶子那么深色近青的绿,却不是往年那种透亮的黄色了,我不由得庆幸,它的病情缓解了,更庆幸我握在手里的镢头没有举起来……今年,这株玉兰树开花了。尽管只有两朵,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就不单是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写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是为了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表达我对生老病死的思考。

B.作者突然看见玉兰树开花了,内心微颤,惊喜得轻叫一声,这说明他根本没想到这颗玉兰树还会开花。

C.文章先写玉兰花开,再写玉兰树的遭遇,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D.玉兰树得以保存下来,是因为作者把玉兰树视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对生老病死参悟的结果。

E.文章以“一颗玉兰树”为线索,通过这颗曾经快要病死今又开花的玉兰树,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2.简述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3.请概括说明文章中这两朵玉兰花有什么特点?描写这两朵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3分)

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计划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市、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要求:所写人物要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3分)

备选人物:杜甫  鲁迅  贝多芬  达尔文  马克思  沈从文  杨振宁

上联:毛泽东湖南革命,欲救华夏

下联: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请以“早知道”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40分)

要求:文中不出现具体的县名、校名、老师同学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