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pín                  tiáo     (zhào)

Bzhào       nài              (jù)

Czhuì      绿lù         jiāo       海(chà)

Dbèng      qióng            饿(piǎo)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概莫能外      悲怆    斑斓       亲和力

B毛骨悚然      眷顾    嘻戏       水蒸汽

C举一返三      蜇居    抑或       驯服

D直接了当      春帷     戕害       橘子州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选自课文的文句均有错别字,其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B.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燥也。

C.舳舻千里,旌旗敝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D.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

B.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C.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

D.在数千年汗牛充栋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精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10月17日下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发生大面积林火,日前过火面积已达4万多公顷,大火已造成一名男子死亡,许多房屋被毁。

B.医疗保险改革,“既要让人看得起病,又要控制过度开支”,目的如此明确,为什么有关领导会感到方向不明呢?

C.面对公众事件,不少地方深谙“拖字诀”,习惯通过采用延缓通报、等社会关注度“降温”之后再发布后续情况“大事化小”。

D.金秋时节,小王决定说服第一次北京的爸爸和妈妈一起去长城游览,以了结他多年的心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配对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荀况  ——战国时赵国人 ——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

B.柳宗元——字子厚       —— “唐宋八大家”之———《昌黎先生集》

C.郁达夫——现代散文家   ——《沉沦》           —— 散文集

D.卞之琳——现代诗人    ——《错误》            —— 哲理诗爱情诗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每组两句中全有通假字的是(  

A.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D.意有所及,梦亦同趣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                快速,引申为“洪亮”

②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                  (边,“天际”即天边)

B.①纵一苇之所,凌万顷之茫然                    (往、到)

②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                (奇特,特异)

C.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        (竟,简直)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要)

D.①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沿着)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横渡)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D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课文,回答后面题目。(14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悠悠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入深林,穷回溪”用法同的是(2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哀吾生之须臾

D顺流而东也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醉则更相枕            作《师说》贻之

B施施                扣舷歌之

C悠悠与颢气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D颓然就醉,不知日      凌万顷茫然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2分)

②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2分)

4.作者笔下的西山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两个词句回答。(2分)

5.前后两段话,作者的情绪截然不同,请找出原文中的这两个词句。(2分

6.作者由西山这一自然景象的游览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2分)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3)            ,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赤壁赋》)

(6)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四、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拾叶者言

李国文

  ⑴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⑵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⑶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⑷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⑸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⑹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⑺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⑻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⑼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⑽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⑾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⑿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⒀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⒁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文章第3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2.请分别说说第9段中两个“一回事”的含义。(4分)

3.文章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6分)

4.作者从“拾叶”中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6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面是“青年创新大赛”的一个获奖项目。请根据本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项目名称。不超过10字)(4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越注重个人形象,如何找到适合的发型已经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都说不同脸型的人适合不同的发型,但李阳、李洁琼发现,人们其实很难分辨清自己的脸型。于是他们从网上、图书等资料中收集了100张中国人的典型头像,并将头像分为头部和脸部两部分,然后将人脸按照网络状划分,确定坐标点,根据函数分别建立模型进行运算。这样,由分析样本统计出的形状模型,就可以代表一种脸型。最后,依据传统审美观念和理发师的建议针对不同脸型进行发型设计。为此,他们还走访了30家专业理发店,完成了对100位发型师的问卷调查。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采用下列句子中“当XXX说……,我懂得了……”的句式,造两个类似的句子。 6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