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现代文阅读(9分)

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

我们今人,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一统天下”。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于是,人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他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

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 离不开畜牧业。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所谓“适应”,对人类来说绝不是消极的。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农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
1.下列不属于“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依据的一项是(   

A.戎狄族群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B.戎狄族群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C.戎狄族群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作出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D戎狄族群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边缘地带的主角。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上的戎狄族群就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生活方式。

B.华夏与戎狄出现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C.相互反目,关系紧张,最终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华夏与戎狄两个不同的族群。

D.畜牧业是戎狄族群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创造,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戎狄创造性地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因此,没有戎狄,世上便没有畜牧业,也就没有后来大规模的游牧经济。

B.戎狄的兴起与畜牧业密不可分,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C.华夏士大夫历来低视戎狄,在撰写的史书中对戎狄作了不公平的评价。所以,有关戎狄侵犯抢掠的说法应纠正。

D.迫于环境的变化,戎狄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可见,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诞生的前提。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杖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       干:才能

B.耕以养弟妹                   躬:亲自

C.蛮夷不,盖待之失节耳         宾:归顺

D.至郡,恩惠之化               布:宣告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孙谦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3分)

①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②俸秩出吏民者,稀原除之

③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④每去官,辄无私宅

⑤已衰老,犹强力为政            ⑥居身检素,夏日无帱帐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谦十七岁开始任职,离任后客居历阳,从事耕作来供养弟妹,乡里称赞他淳厚友爱。后升任二郡太守,他对待蛮夷采用安抚政策,境内安定,威信卓著。

B.孙谦任钱唐令时操守廉洁,不受馈赠。由于没有私人住宅,离任时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车库里。明帝想将他引为亲信,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纪已老,仍勤于职守,受到官员民众欢迎,在担任郡县令期间,常鼓励督责蚕桑养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收入多于邻境。

D.孙谦一生历任二县五郡长官,处处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九十岁后,每次朝见聚会,他总是先于别人到达。遵奉仁义之道,身体力行也远远超过别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

2)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11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诗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所作。
1.这首词上阕写景,词人可谓一个妙手的大画家,短短几句就画出了多种景物。你认为这首词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6分)
2.这首词下阕写人,你从中看到的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6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名句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                        ,谁主沉浮?(《沁园春  长沙》)

(2)屈心而抑志兮,                        ,固前圣之所厚。(《离骚》)

(3)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以下问题。(25分)

山高水长一青松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首铿锵有力、英姿勃发的解放军军歌历经70余年而成经典。它的词作者——诗人公木先生,一生写过许多激昂奋进的诗歌,而他本人,更是以生命谱写着壮丽的诗篇。

公木原名张永年、张松如,1910621日出生于河北辛集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他先后考入辅仁大学和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并参加左联等组织,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28岁的公木西渡黄河到延安,在抗大学习4个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公木创作的军歌诞生在延安的窑洞里。1939年初,公木留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担任时事政策教育干事,同在一个科里的朝鲜来的郑律成任音乐指导,无意中发现了公木的一篇短诗《子夜岗兵颂》,并谱成一首独唱歌曲。自此,他们一个写诗、一个写曲儿结为了合作伙伴。

“声为乐体,诗为乐心”,这是公木的观点。事实上,也正是公木、郑律成这对绝佳组合,创作出一曲永流传的乐章。公木在昏暗的窑洞里,相继写出《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八路军与新四军》、《骑兵歌》、《炮兵歌》和《军民一家》的歌词,加上原来的《子夜岗兵颂》一共8首。19405月,《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两支歌刊登在总政主编的报刊上。19425月,公木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周扬向毛泽东介绍公木,说“这是公木,写八路军军歌的”。毛泽东的话让公木终生难忘:“写兵好,唱兵好,演兵好!”

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改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1988725,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这首歌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东方红》这首歌曲人们耳熟能详,公木就是《东方红》的修改定型者。新华社2001年为《公木文集》出版刊发的新闻稿件中写道:“公木……修改定型的《东方红》等歌曲家喻户晓。”19458月,公木随东北文艺工作团奔赴东北,在行军途中写过一首短诗《出发》,开头两句便是“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而结尾则是“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公木后来回忆说:当时并未想到这会成为后来的名歌《东方红》的一个唱段,但肯定是在唱《移民歌》时顺势联唱下来的。《移民歌》又叫《毛主席领导穷人翻身是由当地歌手李有源和李增正叔侄创作。194510月,东北文艺团到达沈阳,决定把《移民歌》改成一支可供演唱的歌曲,公木又对歌词进行了整理修改。这样,最终《东方红》第一次在解放区唱响。之后,《东方红》很快唱遍沈阳,并红遍东北,传唱到关内。

20世纪60年代,电影《英雄儿女》风靡一时,这部电影的主题曲“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英雄赞歌》的词作者正是公木。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导武兆堤、主演田方和作曲家刘炽找到公木,提出要公木给《英雄儿女》写主题歌歌词。公木听完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后,心情激动不已,不禁想起自己经历的战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他想起自己20世纪50年代初写的诗作《烈士赞》的诗句:当你抱起爆炸筒/和敌人一同粉碎——/敌人永远化作脚下的污泥/你就变为一颗灿烂的金星……依托这个基础进行创作,《英雄赞歌》的初稿就酝酿成熟了。

公木事后回忆说,他是怀着对战士、对部队一种真挚的感情动笔的。虽说故事情节是听来的,但却已融入自己的心灵世界。

公木是滹沱河的儿子,他对家乡自始至终怀有最真挚的感情。1992年他将日本友人赠送的礼金50万日元悉数捐赠辛集市教育局,设立“薪火奖学金”,至今已颁发十几届,惠泽了许多家乡学子。1996年他又将自己毕生积累搜求的三万册个人藏书、手稿、奖牌和近百幅名家字画全部捐赠辛集市。199810月去世后,他的藏书及字画珍藏等遗物也按照他的遗愿被全部捐赠家乡。

公木先生说过:“不以诗篇为生命,而以生命做诗篇。”他的如诗一般的崇高精神还会时时扑面而来——惠泽他的家乡人民,惠泽华夏儿女,令人高山景行。

                                                        《文史参考》

1)下面对传记的概括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诗人公木原名张永年,又叫张松如,他屡次更名是革命的需要,更是创作的需要,这体现了诗人作为革命者的智慧。

B.在延安期间,公木先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这多亏郑律成这个音乐人才的发现,才使得他有了这么大的成就。

C.“声为乐体,诗为乐心”这是歌曲创作的境界,也是公木和郑律成共同的追求,他们创作的歌曲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D.《英雄儿女》主题曲是作者生活经验和战士情怀的结晶,因为作者经历过战火纷飞的战场,对革命有着真挚的情怀。

E.本文记述了诗人公木在革命队伍里的成长历程、诗歌创作以及对家乡的情谊,展现了诗人的卓越的才华和赤子情怀。

2)诗人公木先生一生创作了许多壮丽的诗篇,他的成就主要有哪几方面?请简要概括并分析。(6分)

3)文章引用歌词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6分)

4)“不以诗篇为生命,而以生命做诗篇”,这句话中体现了公木先生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析。(8分)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面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最近,针对人们对歌星姚贝娜和将军张万年去世的关注程度,网络媒体展开了一场    争论。有人认为,对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将军去世的关注程度低于一个二流歌星,这是社会价值观的悲哀。姚贝娜的粉丝贝壳们却     ,依然坚持以自己的方式悼念着女神。究竟孰是孰非,很多人     

A.沸沸扬扬  不以为意   莫衷一是 B.针锋相对  不以为然   莫衷一是

C.针锋相对  不以为意   讳莫如深 D.沸沸扬扬  不以为然   讳莫如深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201412月坠毁的亚航客机,机身主体残骸已经找到。根据相关数据,有航空专家认为,客机可能是由于客舱压力异常,导致在水面迫降时发生解体的。

B.中国工程院118公布了去年129日审议通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工程院院士劝退或撤销的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

C.116国家安全部副部长马建的落马,集中体现了“打虎拍蝇”动作伸向“神秘”部门,反腐不设限制,没有禁区,新年以来的“打虎”颇受关注。

D.中央和国家机关取消的公务用车,由相关部门统一处置,各单位是否如实提交车辆情况,是否有专门机构对各单位进行监督,国管局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对今天的中国环保而言,这些历史经验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一方面,        ,从这个角度,“环保决心”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           。认识到了这一点,          ,才能扎实地推动生态环境一步步好转,从而让人民群众看到治理成效、坚定环保信心。

①环境污染非一朝一夕形

②我们就要有信心和决心用更短的时间解决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

③我们既然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

④并以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地落实

⑤在此基础上制定求真务实的环保规划

⑥治理也不可能一口吃一个胖子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①⑥②④⑤    C.①⑥③②⑤④   D.①⑥⑤④③②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25个字。(6分)

(本报北京11月5日电)11月4日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武汉召开省级检察院和部分省会市、计划单位市检察院负责人座谈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强调,检察机关要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建立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不断提升自身严格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曹建明指出,各级检察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和纠正违法问题、查办职务犯罪为重点,推动专项监督活动取得更大成效。更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春节就要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很早就有贴春联的习俗。请你为辛勤了一年的老师拟写一幅春联,给你的老师拜年,同时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的情怀。(5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生命,是一个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今社会,人们更是在反复追问:究竟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色?请你以“生命的本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表达你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