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广西省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本是文字符号现在提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大的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牍素书,千里面目。看一封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C.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书书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隶汉隶都是从篆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现在则把这两者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D.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加厚。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及右职。奈何自薄,欲吹笛少年同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杂事。赤县尉为台所按,京兆尹密救之,帝遣中人就释。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某家子与恶人   游:交往。

B自是加厚       遇:待遇  

C兼侍御史杂事   :掌管

D阎济美诏输献      :违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及右职          B吹笛少年同列耶?

今君亡赵走燕                 失其所,不知

C中人走         D山南节度使柳  

秦亦不城予赵                 毕礼归之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游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B卢坦任郑滑节度使李复的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他据理拒之。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此事,卢坦委婉地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们的话后很惭愧。

C卢坦任寿安县令,百姓机上丝绸还没织完,赋税期限已到,他先是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没被批准。他告诉百姓只管缴纳丝绸,不要考虑期限。结果违背了期限,他终于被罚了俸禄。

D卢坦入朝做官,曾纠正皇帝不下诏令给主管官员就派中人释放赤县尉的做法。柳晟,阎济美违反诏令向皇帝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说服皇帝按诏令办事,让皇帝把接受的钱财归还主管官员。
4.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5分)

译文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5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小题。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颔联、颈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10分)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      。(《蜀道难》)

__________________       ,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

_______________ _ _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7) 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8)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21分)

废墟的辉煌

刘上洋

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观众。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岂止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了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了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的不成形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没有废墟,就无法印证文明的轨迹,残损和破败正体现了文明的韧性。

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他们不愧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

(选自《阅读与鉴赏》,选入时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第二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把我们带进想像中繁华的罗马城,而实际中的罗马城并非如此,作 者的情绪随之“低落”下来,待看到更多的废墟后作者的情绪才逐渐愉悦起来。

B.文中“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一句,暗合文眼, 暗示了后文中废墟巨大的历史意义。

C.文章第三段介绍了古罗马斗兽场,作者目的是借斗兽场的废墟控诉万恶的奴隶制度,批判奴隶制 度的野蛮和血腥,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D.罗马保留了很多建筑的废墟,而我们中国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觅到一座了,让人痛惜。

E.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辩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又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增加了文章的力度。

(2)说说你对段中“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几方面?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三段中提到了中国的阿房宫等内容,联系全文看,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是什么?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xǐ)          (qiào)  (tà)     (zhuàn)

B(tà)       (zhóu)  (hāo)艾     (pǐ)好

C(chā )强人意  (zhuó)眼  (qiáo)首    (kè)守不渝

D喁喁 yú)私语  (juē )嘴  (zhuō)发难数   (cù)缩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插科打诨     捉襟见肘     沧海桑田     痛心疾首

B以逸代劳      芒剌在背     走投无路  未雨绸缪

C 藕断丝连      铜墙铁璧      愤世嫉俗     老骥伏枥

D 不容置疑      宽洪大量     铤而走险     阴谋鬼计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B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C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

D那些技术落伍、管理落后的企业,要以目前的实力,去和跨国大企业竞争,简直是螳臂当车。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_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4分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6月2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汇率改革将促进我国外向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他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中国外贸企业有多方面影响,短期内用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可能会使出口企业面临一定经营上的压力;从长远来看,企业会通过不断完善用工策略和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他同时强调,商务部将密切关注外向型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相信经过多方努力,我国企业可以克服当前一些短暂的困难,从而提升今后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外贸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前面形成排比,并与首句尾句相照应。(4分)

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像春天的清晰                  

                                                                       :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梭罗曾说过:“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要求:

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自拟题目;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