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下期中考试(A)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 (càn)     片(tà     新(zú)      生机 (ànɡ)  

B.形(chú     (ɡuī)    (zǐ)      玲珑 (tī)

C.蕴(jí      护(bì)     (cánɡ)   大腹便便(pián) 

D.板(zhān)     (xiá)     (sù)     子孙 (xiào)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赊帐   钳制   取缔   不可思议    B.目眦   枷锁   国萃   茹毛饮血

C.遮蔽   譬如   缱绻   般驳陆离    D.滞笨   自诩   褶皱   一蹴而就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天晚上,我在灯下写材料,     起他白天的话,觉得纳闷。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

③被美国大众视为出售廉价餐食的麦当劳,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     可以光顾。

④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一个县的问题调查汇报,并公布全国,明确要求举一反三,     官员,这在执政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A.琢磨   镶嵌   偶尔   警示   B.捉摸  挺立   偶然   警告

C.琢磨   挺立  偶尔     警告   D.捉摸  镶嵌   偶然   警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儿子对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的父亲则只知写信要钱,其余完全置之度外

B.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良莠不齐的现实,也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

C.人民与军队鱼水情深,当人民遭受灾难时,人民军队就会无所不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此次雅安地震就是明证。

D.这次展览的书法作品很多,老艺术家的书法入木三分,极见功底,令参观者大开眼界。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

B.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

C.我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他边说“再见”,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

D.据说芦苇有很多用途,譬如造纸、建茅草房、编器具等(如苇席、绳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①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②失其所,不知       与:给

B.①予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担任        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列举罪状

C.①永保无疆之          休:美好,福祉    ②缙绅而能不其志者   易:交换

D.①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在前面           今之墓而葬焉       去:距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击沛公于坐         人之力而敝之

B.①哀斯墓之有其石也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吾两人在也

C.①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②夫晋,何厌有?

D.①人君神器之重         是时,项羽兵十万,在新丰鸿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今之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使之   ③亦以死生之大

④买五人之头而   ⑤不能容于远近     ⑥诡踪迹,行露宿

⑦宁许以秦曲       ⑧与郑人         ⑨素留侯张良        

A.①③⑦/②④⑨/⑤/⑥⑧           B.①④⑧/②⑥/③⑨/⑤/⑦

C.①③⑦/②⑤/④⑥⑨/⑧           D.①④⑧/②⑤/③⑥⑨/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面四个选项中对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记叙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斗争的经过,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语言精练生动,绘声绘色。

B.《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了秦伯。文本在写作中详略得当。

C.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奏疏通篇使用骈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声情并茂,文质兼美。

D.《指南录后序》表现了文天祥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全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交错使用。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事南唐。李璟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周师征淮,先遣李榖攻自寿春,璟遣将刘彦贞拒周兵,以仁赡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李榖退守正阳浮桥,彦贞见周兵之却,意其怯,急追之。仁赡以为不可,彦贞不听,仁赡独按兵城守。彦贞果败于正阳。

世宗攻寿州,围之数重,以方舟载炮,自淝河中流击其城;又束巨竹数十万竿,上施版屋,号为“竹龙”,载甲士以攻之;又决其水砦入于淝河。攻之百端,自正月至于四月不能下,而岁大暑,霖雨弥旬,周兵营寨水深数尺,淮、淝暴涨,炮舟竹龙皆飘南岸,为璟兵所焚,周兵多死。世宗东趋濠梁,以李重进为庐、寿都招讨使。璟亦遣其元帅齐王璟达等列砦紫金山下,为夹道以属城中。而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疑不协,仁赡屡请出战,璟达不许,由是愤惋成疾。

明年正月,世宗复至淮上,尽破紫金山砦,坏其夹道,璟兵大败,诸将往往见擒,而璟之守将,或走或降,皆不能守,虽璟君臣亦皆震慑,奉表称臣,而仁赡独坚守,不可下。世宗使璟所遣使者孙晟等至城下示之,仁赡子崇谏幸其父病,谋与诸将出降,仁赡立命斩之,监军使周廷构哭于中门救之,不得,于是士卒皆感泣,愿以死守。

三月,仁赡病甚,已不知人,其副使孙羽诈为仁赡书,以城降。世宗命舁仁赡至帐前,叹嗟久之,赐以玉带、御马,复使入城养疾,是日卒。制曰:“刘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可比!”乃拜仁赡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

世宗遣使吊祭,追封彭城郡王。李璟闻仁赡卒,亦赠太师。寿州故治寿春,世宗以其难克,遂徙城下蔡,而复其军曰忠正军,曰:“吾以旌仁赡之节也。”

(选自《新五代史·死节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璟遣将刘彦贞周兵           拒:抵御。

B.为夹道以城中                      属:交付。

C.世宗使璟所遣使者孙晟等至城下    示:告知。

D.吾以仁赡之节也                    旌:表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彦贞果败正阳          而君幸赵王

B.谋诸将出降            君少长

C.彦贞见周兵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世宗其难克,遂徙城下蔡       虽董之严刑,震之以威怒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仁赡的“忠诚节操”的一组是(   

①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      ②彦贞不听,仁赡独按兵城守

③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疑不协,仁赡屡请出战  ④仁赡独坚守,不可下

⑤谋与诸将出降,仁赡立命斩之        ⑥刘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亏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世宗攻打寿州时,虽采用了“炮舟”“竹龙”等新颖的战法,但由于刘仁赡指挥军队誓死守城,加之天气炎热,连日多雨,河水暴涨,最终只得奔赴濠梁。

B.李重进和张永德两军互相猜疑,不和,正是彻底打败周的军队的有利时机,但李璟达一再不许出战,致使南唐错失了良机,刘仁赡因愤恨而生病。

C.“世乱识忠臣”,刘仁赡能杀子明“节”,就绝不可能临死变节,所以他的副使孙羽伪造他的信件投降,李璟不但不信,还给予了他“抗节无亏”的好评。

D.刘仁赡虽是南唐之臣,但他坚守节操为国而死,也赢得了周世宗的敬重。周世宗不仅派人吊祭他,还追封他为彭城郡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翻译下列句子(12分)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②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4分)

③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4分)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②恩所加,              ;罚所及,                 《谏太宗十思疏》

③念高危,                      ;惧满溢,                    ;乐盘游,                           。《谏太宗十思疏》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转述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个字。(4分)

影像是历史的眼睛,也是现实的摄魂术。它是对世界忠直的观察、记录、发现,而非对世界的提纯、美化,或者丑化。伍尔芙说图像“不是争论,它们就是事实直接对眼睛所说的未经加工的声明”。这个由机器所作的记录,当然比文字更加中立、客观、可信,而我们能够将一些不该忘却的现实以影像的形式牢记心中,显然是对想象力的一种拯救。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序是:             (4分)

①不过,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来指引着自己的抱负和辨别是非。

②对我来说,以舒适和享乐为目标的生活从来都没有吸引力。

③以这些目标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伦理观点只能满足一群牲畜的需要。

④始终在我面前闪耀着光芒,并且让我充满活着的喜悦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理。

⑤从客观的角度,没完没了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存在,或者是生命有什么意义,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对事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内容富有哲理。(4分)

   公鸡一朝啼唱,令人清醒;夏蝉整日聒噪,令人生烦——说多少不重要,说什么才重要。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风中的鸟巢(节选)

雪小禅

我真喜欢那些风中的鸟巢。

在冬天的荒野里,在肃杀的寒风里,我看到那些枯枝上的鸟巢,挂在树梢上,看着岌岌可危,无限孤单,但又具有饱满的坚挺的力量。

它在风中,在一片枯黄的冬天的树梢上,独自承担风给它的力量。我喜欢那鸟巢的样子,圆圆的,有毛刺,不规则,在茂盛的夏季和秋天,鸟儿们一点一点衔来树枝,然后和着唾液一根根地搭着——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工程!

那些风中的鸟巢,多么疏离,每隔几十米就会突兀地出现一个鸟巢,黑黑的,远远看去,很孤单。

可是,我喜欢那孤单。

那是应该有的孤独样子——它独立于时间之外,好像偌大的冬天只有它了。在空旷的冬天,我路过那些鸟巢,路过那些孤单——好像我也是一只风中的鸟巢,游走在这冬天的寂寞里。

这鸟巢像印度女歌手Koaly的歌,足够寂寞,也足够打动人。我在听她的歌的时候,常常想起那些风中的鸟巢。我在那些歌声中游走着,凉凉的,薄薄的,感受这风中的冷和凄然。但真的很好——那些风游走在销骨的寂寞里,和那些鸟巢一样吧?我坐在车里,车里的空调开得很足。不,不冷。那些鸟巢在寒风中偶尔抖动,但不会掉下来。它们高高在上,它们在冬天里,但又在冬天外

这样的寂寞其实销骨,但又别有风情——似大雪天一个人行走在天地间。我把车里的空调开得很大,热气扑到脸上,Koaly的声音很空灵,似一条小蛇游进我心里。她带着印度特有的神秘和巫气,带着一些前世的味道,款款而来。声音是紫色的,略带忧郁,又一声声让人心醉。在关键的地方,一下能击中你,动弹不得。可真好。

它和鸟巢相辅相成,都孤单得很饱满,恰如其分。

有一个人说,“无论睡在哪里,我都睡在夜里。”这句话让我想起风中的鸟巢。无论睡在哪里,它们都睡在风里。

想想吧,睡在风里。像一个人的名字,是的,林风眠。他喜欢自己这个名字,他说,就是小鸟在风中睡着了。他说的风,是春风。

但鸟巢是睡在冬天的风里,更有一种意境上的美感和孤清。有些孤芳自赏吗?有!有些文艺吗?当然也有!可这文艺不是装的,不是小情小调,是刻骨的!是带有腐蚀性的!它侵略了我的灵魂。

它们就应该在时间之外,在冬天之外。

我只喜欢那些冬天的鸟巢。它们和春天夏天秋天的鸟巢不一样,春天的鸟巢还单薄,夏天的太狂躁了,秋天的稍显俗气的热闹,只有冬天的鸟巢,显得这样的饱满又这样诱人。那种诱人,是鸦片似的诱,越孤单,越寂寞,越寂寞,越诱惑。

如果你没有绝世的容貌,那么,你有绝世的姿态也是好的。这样想的时候,我打开一包雪茄烟,我不是抽烟的女子,但喜欢这孤独傲世的雪茄烟,它和冬天的鸟巢如此相配。我点燃一支雪茄,试图加速这孤单的速度。在这冬天,在这空旷的田野里,其实,我是试图做一只冬天的鸟巢。

我身边剩下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是我,刻意减去那些不必要——我才知道生活中不必要原来这样多!它们占据着我太多私人空间,霸占着我的精神硬盘,到现在我才知道,我只想做这样一只风中的鸟巢。

不沟通,不逢迎。冬天的旷野里减去了很多东西,就剩下这一个小小的鸟巢。把自己放在里面,独自、很独自地发呆——我忽然很羡慕那些风中的鸟巢,它任凭世间如何繁华,一个人在那冬天的树梢上高高地挂着,寂寞都寂寞得这样风华绝代!
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4分)

    它们在冬天里,但又在冬天外。
3.文章写风中的鸟巢,为什么要写到印度女歌手Koaly的歌?(4分)
4.这篇散文在写作方面有许多特色,请就其中两点加以分析探究。(6分)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请以“紧紧握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800字,要有真情实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