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横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jū)      郁(yī)       业(yì)      有成效(zhuō)

B窕(yǎo)     荷(jì)       施(yí)      急不择(xiá)

C然(qiǎo)    (shāng)   勉(xù)      一时(mǐ)

D细(qiān)    妇(lí)       (xì)      大笔(chuán)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弥望  移徒  涸辙之鲋   安之若素

B贻误  切磋  混混沌沌   责无旁怠

C会晤  邮戮  旁稽博采   正襟危坐

D缔造  干禄  义愤填膺   销声匿迹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画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

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__________。

A.前功尽弃  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B.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C.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毁于一旦

D.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毁于一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因为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

B“冰桶挑战”最近风靡全球,活动的主旨在于唤起人们对“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人症)的关注并为对抗这一疾病捐款。

C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D“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唐代安史之乱后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从而对本地方的饮食习俗产生影响。

①由此形成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北民南移浪潮

②而此时的四川总体来说是和平繁荣的

③四川自然也就成了吸纳北方移民最多的地区之一

④由于黄河流域地区饱受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经济残破、民不聊生之苦

⑤自然也将北方的饮食文化习俗、传统烹饪技巧带到了四川

⑥大量的北方移民迁入四川

A.④①②③⑥⑤    B④②①③⑥⑤

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②①⑥③⑤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课内文言文阅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次:旁边

B.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信:确实

C.犹不能不以之怀                   兴:高兴

D.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所遇

B.引为流觞曲水                 犹不能不之兴怀

C.或因寄托,放浪形骸之外       故列叙时人,录其

D.仰观宇宙大                   后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顷,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

(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命,旁若无人             承:接受

B.贺父名晋肃,不得进士                         举:推荐,选用

C.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               信:果真,的确

D.若少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假:授予,给予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     )

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贺是唐朝宗室后人,人长得纤瘦,手指细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时写的诗文便震动京城。

B.韩愈、皇甫湜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总角发、穿着荷叶衣出来,他们才相信。

C.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传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3)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遣悲怀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

1.首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气象大家——叶笃正

2005年,90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这位与中国第一份气象记录同龄的老人淡然地说:“获得这个奖,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

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19岁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认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当时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学生经常会打断老师,提出问题。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很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叶笃正认为自然科学要以事实服人,他最不能接受 “似乎、好像、大概”这样的字眼,如果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画掉。

1950年l0月,在新中国正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登上轮船,辗转回到了中国。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十多位成员,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千米左右高度的天气图,气象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在当时,天气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这幅图画成后,中国科学的天气预报起步了,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慢慢在中国结束了。

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当时,他已接近古稀,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

2005年,91岁高龄的叶笃正,每周一、三、五的早上,会准时出现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办公室。几百人的所里,80%的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但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处问题。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叶笃正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之一。他还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2002年,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国际气象界的“诺贝尔奖” ——“国际气象组织奖”。 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小行星被以叶笃正的名字命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清华大学,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而选择了气象学,这是因为他接受了学长钱三强的“气象学对国家更为实用”的观点。

B叶笃正年近古稀,仍与美国科学家合作,投入“全球变化”的国际研究新领域,成为中国此领域的开山鼻祖,体现了他超前的国际视野。

C叶笃正说:“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这话一方面表现出叶笃正的谦逊,一方面说明他认为在研究中别人的贡献是主要的。

D.叶笃正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他获得了 “国际气象组织奖”,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气象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E本文选择典型事例,不仅介绍了叶笃正的求学经历、治学态度和学术成就,还从待人处事角度为我们展现出叶老可亲可敬的一面。

2.作为气象学家,叶笃正的贡献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这种治学精神在叶笃正后来的治学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4.“获得这个奖,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这句话体现了叶笃正哪些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是我国著名的二十四节气歌,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而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

请以“难忘那一年的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选择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种填入横线,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名真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