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广东增城一中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实际上,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在考场特殊的氛围中,几十分钟内是很难写出石破天惊的传世杰作的。

B.当下有些人对茶的重视很不够,甚至还有偏见,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饮料。

C.战士武文斌在抗震救灾一线因劳累过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年逾六十的父亲武中林老人对儿子的牺牲痛心疾首,几度昏厥。

D.上学时,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孩子,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回到家,爸爸时而耳提面命,拳脚相加。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蒙méng     头转向  头盖脑

B给jǐ        予同情  户足

C角jué      峥嵘  群雄

D省xǐng     人事  反躬自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银行将提高存款利率,减少贷款,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少反响。

B.美英两国声称,公审萨达姆是伊拉克成为"民主国家"的重要标志。其实,这只是美英两国的一面之词

C.新中国的航天事业是白手起家,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绩。

D."得到众人关注,我就会做出成绩"。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说法,我们只有做出了成绩,才可能得到众人的关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富有特色的建筑,门庭若市的剧院,引人入胜的画廊,内容丰富的博物馆,绿树成荫的街道,构成了墨尔本典雅的风格。商业区分布均匀,各类银行、店铺、商场、饭店鳞次栉比。在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世界级的歌剧、时尚的音乐剧和音乐会等令人兴趣盎然、流连忘返。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墨尔本当仁不让

A门庭若市      B.鳞次栉比

C流连忘返      D当仁不让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华民族文化根本的深厚性

杨义

我们常常讲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根据历史的记载,炎帝和黄帝是两兄弟,炎帝居住在姜水一带,黄帝居住在姬水一带,大概在离现在5000年前。从考古发现,黄帝部族在现在的河北、辽西一带,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龙,而且发现了泥塑彩绘的女神头像和女神庙、祭祀坛。这个文化经过考证,很多考古学家都认为属于黄帝文化。炎帝文化从陕西向东发展的时候,在河北一带跟黄帝部族碰在一起,然后他们联合起来,跟东面九黎部族的蚩尤文化发生碰撞,在河北省的涿鹿把蚩尤打败了,后来黄帝和炎帝又在现在的山西运城地区阪泉也打了一仗,不打不成交,这一打推进了更大的部落联盟的融合。可见,融合有互相交往的方式,也有互相战争的方式。战争对于部族来说是流血的事情,也是痛苦的事情,但是越打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原地区通过曲折过程,付出多重代价形成了炎黄文化。炎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根。我们把很多的最早的发明,比如把播五谷和尝百草,发明中医中药,记在炎帝神农氏的身上,又把造车、造衣服、用火、熟食、造文字,这些功劳记在了黄帝的身上。黄帝的妻子嫘祖养蚕织布,蚕是中国人的发明。当西方用大麻、兽皮做衣服的时候,我们考古发现最早的蚕丝织品已有5000多年(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历史。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

由于有了这么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当民族出现了危机,需要用革命和救亡的方法获得自己新生的时候,我们往往就想起了炎黄这条“祖根”。中国资产阶级搞革命的清朝末年、光绪29年,有个叫刘师培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就提出中国要用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记年,用这种方法来提醒人民民族的感觉。孙中山在1912年1月1日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宣布黄帝纪元是4609年11月13日。如果按这种算法,现在是黄帝纪年4706年,就是黄帝出生到现在4706年,所以我们讲5000年文明史。当然我们考古发现,7000年前中国的大地上就出现了人类文明。孙中山宣布民国元年的时候改为基督教纪元,这在中国是很大的事件。中国过去改朝换代,叫做“改正朔”,因此改用公元纪年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史转变。我们既然改用了公元,改用了世界上通用的年历,说明中国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竞争生存。这里表现的也是一种开放的心态。

跟黄帝有关的创造中,黄帝的史官仓颉造文字,是一种惊天动地的智慧,据说引起 “天雨粟,鬼夜哭”。早期人类用绳子打结来记事,后来把衰字刻在竹片、木头和甲骨上,这是文明的很大进步。汉字的创造,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因为我们使用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较稳定,文字史也就蕴含着民族认同的历史。在时间上,秦汉时代、唐宋时代和我们现在,说话发音不能说没有变化,但是古今一贯的文字形态把我们的历史紧紧地串起来了。中原和江浙、闽粤,讲话的方言有很多,互相听不懂,如果用拼音字母做我们文字的话,广东就得有客家话、潮汕话和广州话三种文字。再加上上海话、宁波话,就有更多文字。相反,拼音的方法容易在会话语音变动的隔膜中产生民族的离心力。欧洲为什么小国林立,不能排除它们用拼音文字的原因。像德国和比利时的语言,或者荷兰和英国的语言,它的距离并不比中国北方的语言和广东话距离大,但是因为用的是记音,所以他们国家问很难维持统一性。所以,汉字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非常宝贵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史上非常值得珍惜的传家宝。这种文字渊源流传,传播到海外,功不可没。

俄罗斯圣彼得堡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刘顺利会长讲,华人过去在海外谋生是三把刀,菜刀、剪刀、理发刀,但是要教育子孙始终不要忘记我们的国情和国语,这才是根本。这些话有很大的启发性。这条根是从黄帝留下来的,到现在4706年,用文字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从古到今,从南到北都可以互相沟通,这是“祖根”的问题。

1.下列说法不属于“炎黄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A.红山文化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玉龙、泥塑彩绘的女神头像和女神庙、祭祀坛,很多考古学家都认为属于黄帝文化。

B.黄帝和炎帝之间的部族战争,虽然是流血、痛苦的事情,但也推进了部落联盟的融合,促进了相互交往。

C.人们认为炎帝播五谷和尝百草、发明中医中药,而黄帝则有造车、造衣服、用火、熟食、造文字等功劳。

D.民国时期我国开始使用公元纪年,这在中国是很大的事件,促进了精神史的转变。

2.下列说法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根本的深厚性”的一项是(   

A.刘师培提出要用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记年,以此来提醒国人牢牢记住自己是炎黄子孙。

B.汉字的发明,数千年来,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中华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关键的作用。

C.我们所使用的象形文字,是一种形态比较稳定的文字,其文字史蕴含着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

D.因中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导致北方的语言与广东话等南方方言差异大,造成交流沟通不便。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炎黄文化发源于北方的中原地区,历经多次碰撞,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祖根。

B.中华民族需要用革命和救亡的方法获得新生的时候,人们往往就想起了炎黄这条“祖根”。

C.如果我们使用拼音文字的话,就可能产生客家话、潮汕话等多种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

D.刘顺利会长的一席话,是要告诫海外华人教育子女不要忘记我们的国情和国语,这    关涉到“祖根”的问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他提出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同时,是否也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卡尔认为,互联 网虽带来了不胜枚举的好处,但也带来了碎片化的问题。超级链接鼓励我们在一系列文章之间跳来跳去,导致精力的分散。我们在网页上的每一次点击,都标志着专 注思想的一次中断,是注意力的一次瓦解。互联网让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而我们正在丧失的是专注能力、深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卡尔在书里引用了一些大脑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人的大脑是高度可塑的。长期碎片化方式接收信息,会改变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我们 正变得更加容易接受支离破碎的“非线性”阅读浏览方式,这一方面是人们应对信息过载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在悄悄变化的直接依据。

卡尔的观点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但难道互联网式的阅读就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吗?

首先,互联网从总体上提升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以前很多不会用来阅读的时间被充分利用了起来。很多人正是在开始频繁使用微信后,每天花在阅读文字上的时间才成倍增加。

同时,互联网式的碎片化阅读,让随时阅读成为了可能和习惯。以我个人的经验,越是大部头的书籍,如果有电子书的辅助越有可能读完。比如我前段时间看的《三体》和《失控》,正是利用出差、坐车时的碎片时间,才把它看完的。

伴随纸质书籍阅读的有可能是浅层思考,而电子化阅读也有可能促发深度思考。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碎片化阅读,体系化思考”,也就是从被动的、漫无目的的阅读,转化为有框架、有体系、主动性的阅读。

而且,当我们的阅读具有一定的目标性的时候,互联网式的非线性阅读就能体现出比纸质书籍这种线性阅读更大的好处。当需要对某一个点进行深度研究时,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式和可拓展性,让阅读走得更远更深入。比如看《浅薄》这本书,我们在看之前可以先去网上查一下其他阅读者对书的评价,了解到作者主要的观点并判断其相对于自己的可读性,在读完之后还可以去查看书里所提到观点的相关文章,去看看作者的博客,也可以进入专门的讨论区间和其他的读者进行交流,这些都能加强阅读的深度。

(取材于付伟的《拯救阅读》,有删改)

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互联网式的阅读,导致人们丧失了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B.美国人卡尔认为互联网让人的专注、深思和反省能力正在丧失。

C.通过研究大脑结构,卡尔进一步证实了人的大脑是高度可塑的。

D.长期碎片化方式接收信息,改变了大脑的神经系统和思维方式。

E.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时,也要警惕互联网带来的精力分散等问题。

2.作者认为互联网式阅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请分条概括。

3.下列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请加以解释。结合上文的相关理论,请你给小学生的网络阅读提一条建议

多家研究机构联合主办的首份“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显示,有46.7%的小学生把“看书、看报、看期刊”作为自己的主要网络活动之一。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梅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荫yì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写人情之难言       人情:人的情感。

B.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  有司:官吏的通称。

C.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歌咏:歌颂、颂扬。

D.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穷人:生活穷苦的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兴于怨刺,道羁臣寡妇之所叹   得璧,传之美人,戏弄臣

B.穷者而后工也                     郦元之所见闻,与余同

C.不得奋见事业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

D.吾于圣俞诗论详矣                世言晋王将终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梅圣俞“穷”的原因的一组是(     )

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

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大多出于困厄之士的笔下,他们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就把内心郁积的忧愁感慨转化为诗兴,写出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

B.梅圣俞孩童时就已使长辈惊异于他的诗歌才华,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写的文章简古纯正,但他不愿意随便向世人表白,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

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歌,感叹已经二百年没有这样的杰作,这话从侧面印证了梅圣俞诗歌的工巧。

D.文章没有把论述梅圣俞的诗歌艺术当作主要内容,而是借诗序的形式,表达了对梅圣俞虽才智超群却未能“得用于朝廷”的惋惜和悲叹。

5.把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2)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3)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小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和“稀”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都想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品味“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快意。那么人生成功的关键究竟在于什么呢?

有人说在于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

有人说在于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

有人说在于披荆斩棘、舍身取义的勇气;

有人说在于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对此,你一定有所体验,有所见闻,有所思考……请就以上说法中的一点或几点,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