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安徽淮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对于哲学来说,“自知无知”乃智慧之母。两千多年前,西方哲人苏格拉底就说到:自知自己的无知,乃是智慧的开端。中国先哲孔子也说“知之为如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同样强调“自如无知”作为智慧源头的重大意义。“自知无如”作为哲学智慧的开端,包含着如下两层最为重要的意蕴。第一,它给哲学的功能划定 了一个明确的界限,或者说为哲学颁布了一个“禁令”:哲学是人以人的眼光对凡与世界的一种追问和探索,而不能僭越为以神的目光来确立世界的终极原理,关于人与世界的终极原理的答案,超出了人的认识能力因而是哲学不可能提供的,它属于‘神学’而非“哲学’。自觉避免扮演先知或上帝的角色,这应成为哲学和哲学家基本的“自律”。第二,哲学不仅禁止自我僭越,而且把审查和批判一切“全知全觉”的先知或神的僭越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方式和使命。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和市井中与“聪明人”的对话和辩难给哲学确立了典范:通过这种对话与辩唯,他使一切自诩拥有真理的人陷入了自相矛盾,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在这种怀疑、审查和否定的哲学反思批判活动中,任何把“有限之知”膨胀为“无限之知”的倾向都特显现其有限性,暴露其可疑性和内在困境。

但是,在哲学的发展十中,上述本应作为智慧开端的对“无知”的自觉却恰恰最先被遗忘了。哲学变得趟来越自负和自大,它不但不再承认“无知”是人的本性和哲 学智慧之母,而且把“无如”视为人最大的耻辱并因此把哲学的使命定位于一劳永逸地摆脱和消灭无知。这最集中地体现在哲学对于“第一哲学”的追求上。

哲学对于“第一哲学”的追求,表达着两层不断递进的野心:第一,它要成为统率一切具体学科和具体知识的超级学科;第二,它还要求成为统率一切哲学问题和哲学领域的基础和支点,也即是说,它不仅要成为“科学之科学”,还求成为“哲学之哲学”,不仅要求拥有对“知识”,还要求拥有对“思想”的最高立法权。很清楚,“第一哲学”的抱负和理想完全背弃了“无知是智慧之母”的信念而走向了另一与之完全不同的极端,即紧紧地拥抱“全如是智慧之母”的教条。这是哲学的最大妄想,也是它陷入不可摆脱的深刻困境的根源。

哲学对“全知”的追求犹如一个人拔起自己头发离开地球,实际上在追求一个根本不可能企及和无法实现的目标。当代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戳穿了哲学的这一幻象,把哲学从这一幻象的迷梦和独断中唤醒过来。在此方面,康德无疑是先驱者,他通过“理性批判”获得了这样的洞见:试图通过理论理性去获得关于存在本身的普遍性原理,实质上是把“有限”当成“无限”,其结果必然导致“先验幻豪”和自相矛盾。康德的“理性批判”承认了人在把握“世界总体”上的无能,这使得哲学又一次回到“无知乃智慧之母”的思想原点。康德的谦逊比那些自负狂傲的自恋哲人们更加明智而深刻。虽然他被“全知论”哲学家指责为“不可知论”者,但其回归“自知自己无知”这一原始的哲学精神的观念影响至深。20世纪以来,分析哲学家们指出传统形而上学所欲建构的“第一哲学”实际上是把语言和逻辑误用的结果,按维特根斯坦的说法,传统哲学试图用理胜和逻辑的方式去获取“整个世界”的知识,根本谬误在于跨越了不应被跨越的边界,侵入了本应保持“沉默”的领域。唯意志主义哲学、生命哲学等,也都从不同视角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全知主义的无根性与独断性。

(选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8期,有改动)

1.下列关于“自知无知”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起源看,“自知无知”作为哲学智慧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西方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哲孔子。

B.从内涵看,“自知无知”给哲学的功能划定了界限,以人的眼光对人与世界的终极原理进行追问和探索。

C.从发展看,“自知无知”最先被遗忘,哲学开始自负自大地追求“全知”,因而陷入不可摆脱的深刻困境。

D.从结果看,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批判了“第一哲学”的独断性,让“自知无知”的哲学精神得以回归。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先简要回顾了“自知无知”的起源,然后阐释了它的两层意蕴,接着列举苏格拉底的例子说明他给哲学确立了典范。

B.②段语意发生转折,指出对“无知”的自觉已被遗忘,哲学追求消灭无知,“第一哲学”最集中地体现了哲学的这种自负。

C.③段承接上文,首先阐释了“第一哲学”两层不断递进的野心,然后分析了它追求“全知”的本质,最后指出它的虚妄。

D.④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指出当代哲学戳穿哲学追求“全知”的迷梦,然后用康德等人理论加以例证,最后总结全文。

3.下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揭穿传统形而上学的全知主义,是为了让哲学真正以“人的目目光”而非“神的眼光”来重新理解和规定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B.摒弃“第一哲学”的“全知主义”幻想,这是哲学的觉醒,它意味着哲学在经历了先知或上帝的自恋后,回到了“自知无知”纳古老智慧。

C.“第一哲学”要成为“科学之科学”和“哲学之哲学”,这是哲学的最大妄想,是一个根本不可能企及和无法实现的目标。

D.康德是批判“第一哲学”的先驱者,他的“理性批判”理论揭示了传统哲学的谬误,而维特根斯坦认为康德是“不可知论”者。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惠怀之际,河东先扰。璞筮之,投策而叹曰:“嗟乎!黔黎将湮于异类,桑梓其翦为龙荒乎!”于是潜结姻昵及交游数十家,欲避地东南。抵将军赵固,会固所乘良马死,固惜之,不接宾客。璞至,门吏不为通。璞日:“吾能活马。”吏惊入白固。固趋出,曰:“君能活吾马乎?”璞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东行三十里,有丘林社庙者,便以竿打拍,当得一物,宜急持归。得此,马活矣。”固如其言,果得一物似猴,持归。此物见死马,便嘘吸其鼻。顷之马起,奋迅嘶鸣,食如常,不复见向物。固奇之,厚加资给。

王敦之谋逆也,温峤、庾亮使璞筮之,璞对不决。峤、亮复令占己之吉凶,璞日:“大吉。”峤等退,相谓曰:“璞对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夺敦魄。今吾等与国家共举大事,而璞云大吉,是为举事必有成也。”于是劝帝讨敦。初,璞每言“杀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构璞于敦。敦将举兵,又使璞筮。璞曰:“无成。”敦固疑璞之劝峤、亮,又闻卦凶,乃问璞曰;“卿更筮吾寿几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敦大怒曰:“卿寿几何?”曰:“命尽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诣南冈斩之。时年四十九。及王敦平,追赠弘农太守。

(节选自《晋书·郭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B.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C.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D.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白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

B.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

C.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笃、勇。

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黑色。也有“众多”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璞喜好经术,博学有高才,但不善言论,擅长辞赋,且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占卜之术,曾经跟随客居河东的郭公学习,郭公送给他《青囊中书》九卷。

B.惠帝、怀帝之际,河东发生骚乱。郭璞占卜后,想要去东南避难,途中到了将军赵固那里,郭璞设法将赵固已死的马救活了,赵将军很惊奇欣喜,给了他很多财物作为报答。

C.王敦将要叛乱的时候,温峤、庾亮让郭璞占卜,温峤退下后,郭璞对庾亮说上天要夺王敦之魄,我们为国家办大事举事必定会成功,于是劝皇帝讨伐王敦。

D.王敦将要起兵时,让郭璞占卜。王敦本来怀疑郭璞,又听他报的凶卦,说起兵不会成功,后来又说若是起兵,不久就有大祸,王敦恼怒,把他抓起来,命令押到南冈处死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潜结姻昵及交游数十家,欲避地东南。

(2)初,璞每言“杀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构璞于敦。

(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古代诗歌阅读

悲陈陶①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②。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②都市:指唐都城长安。

1.本诗以一“悲”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请结合这首诗谈谈杜甫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的原句。

(1)潦水尽而寒潭清,                           ,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              。(王勃《滕王阁序》)

(2)故夫知效一官,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趟列车,大家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何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妻子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听这么长时间呀?”随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本文有修改)

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2.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3.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4.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卫生厅长评价某些医疗乱象时说,有些医院,从不把想法设法降低老百姓负担的事放在心上,而是       想办法赚钱。

②为打好经济下行阻击战,我市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     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提振企业信心,促进企业稳生产增效益。

③像《飘》《魂断蓝桥》这样令人赞叹的中文翻译名有很多,而这些译名只有在译者。有时甚至数位翻译者长时间      苦苦思索后才能产生出来

A.挖空心思 千方百计 搜肠刮肚

B.搜肠刮肚 千方百计 挖空心思

C.千方百计 挖空心思 搜肠刮肚

D.搜肠刮肚 挖空心思 千方百计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带来的升值负担。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高墙深远、重门窄窗的建筑。

C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D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咋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请根据下面四个省份经济发展的数据统计表,在语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语句连贯。(每空不超过12字)

../../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782641999/QQ/WinTemp/RichOle/244KY4FH%7bN7AHZ9UMXZ%25JQR.png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兄弟省份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在总值上均处领先地位,但①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有人认为广东省应适当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世界博览会”下定义。

①世界博览会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

②世界博览会作为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③世界博览会展现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请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眩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____________________;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白的杯中酒,__________________;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万国瞩目的四库全书……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13岁时到一个贵妇人家做小工。一天深夜,他为贵妇人熨一件昂贵的礼服时,由于实在太困,不小心将煤油灯打翻,灯里的煤油洒在礼服上。贵妇人硬要孩子赔偿,孩子哪有那么多钱,只好答应帮贵妇人白打一年工。为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孩子把那件被煤油弄脏的礼服挂在自己的床头作为警示。

一天,孩子突然发现,那件礼服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将原有的污渍清除了。这个发现令他眼前一亮,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他终于研制出一种干洗剂。一年后,孩子离开了贵妇人家,自己开了一家干洗店,这便是世界上第一家干洗店。后来,生意越做越大,这个穷人家的孩子,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干洗大王。他,就是法国的乔利·贝朗。

当一个人打翻命运的灯盏,眼前一片漆黑时,千万别捻灭心灵的灯盏!只要心灯不灭,心里还留存着希望,就一定能重新寻找到人生的曙光。

请以“点亮心灵的灯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