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 

A./   /园春   职/热打铁

B.抚/   角/理品    /穷乡

C./压   阖/油路    除/意逢迎

D.机/提  /    /博闻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坍(pǐ)    (jǐng)   首以待qiào  心泣血(chuí)

Bméng  趿拉(tā)     光瓦亮zèng   众周知(bì)

C    yùn    不振(mǐ)     径通幽(qū)

D    bìng   胼手足(dǐ)     年高德shào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跌宕 晋级 荧光屏 寥若晨星

B颓费  诀窍  流线形  毋庸讳言

C联袂  嗔怪  耍花腔  开源截流

D诠释  荣膺  流览器  崭露头脚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依然波诡云谲,大国博弈不断走向纵深,处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转型期的中国,面临契机和挑战,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不进则退的忧患。

B.毕飞宇的《推拿》是超凡脱俗的大气之作,小说以细腻而熨贴的文笔,写出了一群盲人在急剧发展的都市丛林中的梦想与尊严,作者借助盲人之“盲”反映了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窘境理解与沟通。

C.无论是春秋时期干将、莫邪在芜湖的萃铁成钢,还是明朝汤天池创立的芜湖铁画,或是当代芜湖人利用改革契机,创造的奇瑞轿车、海螺、方特欢乐世界等一个又一个神话,自古而今一脉相承的创新精神彰显出这块土地的神奇。

D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索在专业、行业和权力的高岗上掌控庞大社会资源和机会却失去自重心失去了积极生活的信念。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经过细致的摸查暗访,焦作警方彻底捣毁了生产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黑窝点”,    了大量的生产原料和上千件成品。

②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打动了很多妇女的心,她们    伤感、落泪。

③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忙里偷闲,选择养宠物来   生活,因此养宠物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A.扣压 无不  调节

B.扣押 不无  调节

C.扣压 不无  调剂

D.扣押 无不  调剂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因整体拆除会带来粉尘污染等问题,相关部门邀请休闲、餐饮企业    ,将原本的老旧厂区变为新型街区。

②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学到很多的知识,    受益匪浅。一本坏书则会把你推向万丈深渊,让人后悔不已。

③电动三轮车被撞后一时失控,又    撞向路边一辆正等着过马路的电动车,结果导致电动车倒地,女车主受伤。

A入驻  因而  径自

B.入住  因而  径直

C入住  从而  径自

D.入驻  从而  径直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学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做到心无旁骛,对外界的喧嚣纷扰充耳不闻,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

B.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需要旷日持久,坚持不懈,真正确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并能同工作实际相结合

C.青岛“天价大虾”、三亚“天价扇贝”、哈尔滨“天价大鱼”等令人气愤的宰客事件频频见于报端,让读者不忍卒读

D.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辛亥革命前后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在谣言、炮火中经历了痛苦和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城市街头风云际会

B有关房价调控的地方政策迟迟不能出台,这或许是一种引而不发的调控艺术,但住房事关百姓福祉,政府部门还是应尽早明确政策。

C.蜂蜜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佳食品。每天清晨取一至两勺,用温水冲开,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润肺,而且可以解毒养颜。

D.“彻思叔叔”起司蛋糕曾风靡一时,短时间内市内连锁店遍地开花,这种拾人牙慧的做法,导致了这一风味西点很快成为明日黄花。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又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B.选择上市或者发行债券等企业融资方式,一般要求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才能成功融资。

C.东京审判用法律的手段审判和严惩了因指挥、发动和策划侵略战争而犯下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的战犯,伸张了正义。

D.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空难发生后,当地政府的有关官员迅速赶赴现场处理善后事宜,同时对当事的老人、儿童和重伤者给予了特殊关照。

B.学校为了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弘扬校园文化,教工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新年联欢会于1231日下午13时在办公大楼六楼大厅拉开序幕。

C.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 “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D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的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房价上涨的动力将会减弱,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大幅反弹的基础。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你也可以通过历史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这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从中国的《诗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随的河流一样。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1.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人类早期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C.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D.河流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C.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它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大乎?”魏徵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贞观十六年,太宗每与公卿言及古道,必诘难往复。散骑常侍刘洎上书谏曰:“帝王之与凡庶,圣哲之与庸愚,上下相悬,拟伦斯绝。是知以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极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陛下降恩旨,慈颜,凝旒以听其言,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况动神机,纵天辩,饰辞以其理,援古排其议,欲令凡庶何阶应答?臣闻皇天以无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子称‘大辩若讷’,庄生称‘至道无文’,此皆不欲烦也。是以齐侯读书,轮扁窃议,汉皇慕古,长孺陈讥,此亦不欲劳也。且多记则损心,多语则损气,心气内损,形神外劳,初虽不觉,后必为累。须为社稷自爱,岂为性好自伤乎?”太宗手诏答曰:“非虑无以临下,非言无以述虑。比有谈论,遂至烦多。轻物骄人,恐由兹道。形神心气,非此为劳。今闻谠言,虚怀以改。”

(选自《慎言语第二十二》)

【注】①凝旒(liú):旒,古代帝王礼帽前后的玉串,在这里有凝神倾听之意。②窃议:批评。③讥:指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必书,言存左史      举:举止

B.陛下若一言于道理       乖:违背

C.陛下降恩旨,慈颜      假:假装

D.饰辞以其理             折:挫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思此一言百姓有利益否      乃设九宾礼

B.一言不善,人记之            此鸟不飞已,一飞冲天

C.小事尚尔,况大乎            不敢以富贵骄士        

D.援古排其议                  令骑将灌婴五千骑追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

B.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

C.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

D.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唐太宗与臣下关于“慎言语”的几番对答,文辞浅易,表现了臣下敢于直言进谏的品行和唐太宗善于纳谏的风度与境界。

B.给事中杜正伦就“慎言语”议题给唐太宗举隋炀帝捉萤火虫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不要随意言语,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C.文章中,唐太宗对于“慎言语”的认识比较清醒,他对杜正伦“赐彩百段”,对刘洎针对自己“好辩”缺点的劝谏表示虚心接受。

D.本文阐释了“慎言语”对于皇帝与庶民百姓来说都具有重要性;文章叙议结合,有引述,有举例,层次井然,脉络清晰。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知以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极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

②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一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喜悦,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虽历经困苦却乐观豁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雨霖铃》中词人想象别后酒醒之处,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形单影只孤零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前朝官员纷纷变节。陈子龙组织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②景阳宫:景阳宫为陈朝的宫殿,在今南京市。当年隋灭陈时,陈后主与二妃子匿于井中而被俘。

1.词的上阙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城市之门

查一路

①闲散的光阴里,我去过许多城市。有些城市,一进入,就找到了归属感,喜欢它,想住下来,哪怕一住多年;而另一些,置身其间格格不入,一心想着逃离。南方的一位朋友,他在一座城市居住了十几年,还是感觉自己是过客,梦里尽是故乡的山河。

②看来,融入一座城,未必是空间的进入,而是意愿的首肯和心灵的融汇。我一直以为,城市有一扇隐秘的门,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朝你轰然开启,置身门外,是挥之不去的流浪与漂泊之感。同时它像一本书,需要寻找到一种阅读的方式,才可以渐入佳境

③今年夏天去北京,天坛公园的古柏,一瞬间将我击中。我触摸它们的时候仿佛在触摸这座城。数百年的成长中,它们积淀下这座城的文化记忆。风缠绕着古柏无言地诉说,这座城的历史,瞬间在我眼前鲜活而生动。我感慨树的生命力,如此旺盛——有些树一半死去一半仍然活着,枝繁叶茂,给人内心以深深的震撼。因为它们,这个城市林立高楼与通衢大道,没有遮蔽过去,现代化没有遮蔽人性化,相反赋予了它恒久弥新的特质、个性与魅力。瞬间,我找到了这个城市之门。

④去平遥古城的路上,我还在猜想,这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浸淫其中,体味到了它营造的悠然古意。一个“古”字成为理解它的门径,古老的城墙与街坊,人头攒动的庙会,古玩古籍与地方风味特产,乃至蓝天下青黑色的瓦棱,均可见风貌与个性。在这里,由于没有云的遮挡,阳光像金箔一样贴在大地与古建筑的表面,风悠悠地尾随行人在街道徜徉,陶笛声隐隐约约。快节奏的生活被隔离在城墙之外,时光慢了许多。

堆砌得越来越高的高楼,拓展得越来越宽的街道,装饰得越来越豪华的火车站与商场,未必是人们的心愿之乡。如果它没有给人的心灵置留下值得怀念与追逐的细节,没有一景一物带有人性体温的温暖与惬意,这样的城市,虽然华丽的光芒让人眩晕,但它的门始终是向人关闭的。甚至,进入它,相反会离它越来越远。

⑥有些城市已经在反思中转身了。广州市近日将中山四路原来设计为58米的高楼压低到30米,以守住历史城区范围内新建筑高度不超30米的底线,目的是更好地与周边的骑楼街风采相协调。为此政府果断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了整改——城市建设在痛定思痛中渐渐觉醒。

⑦《旧约·出埃及记》中,记载先知摩西带领寄居的以色列人出埃及,去寻找心中理想的城市之门,他们预设的标准是这里“流淌牛奶与蜜”。物质与精神的食粮都不可或缺,城市是人居住的。它的空气中需要流淌一种关怀,一种人生活的习惯,一种适于人的妥帖。或许微不足道,但却能开启人的心灵搭扣。适合人生活的空间和氛围,一旦进入它,即便有些凌乱和噪杂,感受还是鱼在水中。朱光潜先生曾写到对某个城市的印象,他感慨说:“那里所有的颜色和气味都是很强烈。这些混乱而又秽浊的景象有如陈年牛酪和臭豆腐乳,在初次接触时自然不免惹起你的嫌恶,但是如果你尝惯了它的滋味,它对于你却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引诱。”某种癖好,蕴含对生活趣味的隐喻和指向,可能不雅,却可以形成对某个城市的眷恋。

⑧城市的风味和韵致,是人贴近它的理由,忍不住亲近,进而赏玩和怀念。散文家黄裳先生走进成都,“觉得是走进晚唐诗句里来了”。大概这里的光与影,旋风与落叶,街道与建筑,构成了诱人深入的城市意境。我喜爱家乡的城市安庆,在我的记忆中,那个七八岁的男孩拽着妈妈的衣角,第一次羞怯而紧张地进城,街边草木葳蕤,梧桐树粗大,树叶在头顶片片生光,撑出片片阴凉,树下的大妈拍打着木箱叫卖奶油冰棍,甜蜜冰凉的感觉此后一直在我心头撩拨。远离故乡,一别经年,我想在心中打开这座城时,那一瞬间的甜蜜被我当成了钥匙。

⑨打开城市之门,不需要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木马。城市需要适应人,而非人需要适应城市,当城市也这么想的时候,它的大门已经朝着人的心灵轰然开启,而被它接纳的人,即便旅痕遍天涯,依然对它深情回望。

(选自2016年第2期《散文选刊》)

1.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

①同时它像一本书,需要寻找到一种阅读的方式,才可以渐入佳境。

②堆砌得越来越高的高楼,拓展得越来越宽的街道,装饰得越来越豪华的火车站与商场,未必是人们的心愿之乡。

3.简要说明“城市之门”的含义及以它为题的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什么样的城市更容易得到人们“意愿的首肯和心灵的融汇”。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