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南师大附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后代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 “和”不是“同”,是要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1.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

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170多万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

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是世界最优秀的饮食文化。

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所以食物要达到对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D.古代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味”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这与现在流行的“多运动,少吃饭”的减肥理论是一致的。

D.“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因为它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于朝,迁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B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C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D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百姓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动之以情”是它的基本特征。

C.“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要立于南面。

D.《春秋》是鲁国的史书,相传由孔子修订而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神爽被罢免仁寿令后仍然为霸一方,勾结权贵,其他官吏不敢拿办,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人为相王属吏时,因为有远见、有文才而被上司赏识。

B.韦凑参议朝政,十分体恤民生疾苦。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修建的费用会加重农民负担,而且正是农事季节,建观会导致农民抛弃耕作。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被封为彭城郡公时,韦凑的部属洛阳主簿王钧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韦凑因此受到株连,被降职为曹州刺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夜来风叶已鸣廊”中“已”一词。

2.谈谈你对“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两句的理解。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借鸟兽难以飞度来衬托出蜀道之高峻的诗句是:               

(2)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一)》中借长江波涛和天地风云来隐喻时局动荡和国运黯淡的诗句是                

(3)白居易的《昆琶行》中,描写琵琶曲在舒缓平静之后突然转人高亢激昂的诗句是             

(4)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                 ”两句告诉了人们不要涸泽而渔的道理。

(5)荀子在《劝学》中用螃蟹做穴来打比方,指出它虽然有“六跪”“而螯”,却落入“           ”的境地,生动地说明了做学问要用心专一的道理。

(6)贾谊在《过秦论》中揭示强秦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智利】佩德罗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的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羡。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那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女人的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的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的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的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

“至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采摘的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处算作花萼,又从何处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四个女人就是四朵玫瑰花,他们代表着老人身上的各种缺点,老园丁的讲述表明他是一个能够自我批评的谦虚的人。

B小说构思奇特,简要地交代之后就转入对故事的叙述,讲述一个老人专心培育玫瑰花的故事,用玫瑰花来寄托自己失败的人生。

C老园丁对玫瑰花的热爱超出了通常的表现,他因此招来自私、讨人厌的名声,可他对于这些满不在乎,他愿意为呵护这些生命付出代价。

D本文被称为小小说的经典之作,对老人这个人物的塑造,作者从正面和侧面进行了刻画,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的手法。

E小说构思奇特,简要地交代之后就转入对故事的叙述,因此,成为小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令人感喟的主旨:对生命的讴歌和对呵护生命的美好心灵的赞颂。

2.根据小说内容,简析老园丁的形象特点。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玫瑰花”在文中的作用。

4.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园丁的爱情经历?这篇哲理小说探讨了一种人生命题,即“爱”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俩表演的小品,总是想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

B.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令你满脸倦容时,请读一点秦戈尔吧,他会让阳光洒满你的胸膛。

C.刘奶奶听说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激动地说:“我们的时代真是造就模范的时代啊!”

D.他有着说不尽的后悔和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世界船王”包玉刚独闯香港时可谓身无长物,后来,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终于创下了这份庞大的家业。

B科研人员要想成功,必须做到静心治学。要耐住寂寞,师心自用,刻苦钻研。正如科学家丘成桐所说“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

C初春的校园,生日晚会正在举行。大家都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吟诗……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D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需要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如果口惠而实不至,则会一事无成,虚度光阴。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           ,而这三项论题,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①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②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③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

④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⑤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A.③①⑤②④

B.①④⑤②③

C.①③④⑤②

D.③①④⑤②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①、②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杜甫是这一座大成之诗苑中,       的一株大树,其所垂挂的繁花硕果,足可供人     

A①耸拔荫蔽,根深干伟,枝叶纷披  ②无穷之采撷,无尽之玩赏 

B①枝叶纷披,根深干伟,耸拔荫蔽  ②无穷之玩赏,无尽之采撷

C①根深干伟,枝叶纷披,耸拔荫蔽  ②无穷之玩赏,无尽之采撷

D①根深干伟,耸拔荫蔽,枝叶纷披  ②无穷之采撷,无尽之玩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月夜》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虫声新透绿窗纱。

A.睡起秋声无觅处

B.天涯静处无征战

C.今夜偏知春气暖

D.寂寞空庭春欲晚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①      ,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②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贫乏的自已.和这样贫乏的自已呆在一起很没意思,再无聊的消遣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③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寒冷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在这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其中一个是3岁的孩子,他在被妈妈使劲拽走时还不停地回头看。实际上,这名男子是约夏•贝尔(JoshuaDavidBell),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用同样的45分钟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根据上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