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福建厦门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十寒   niù   人才     忖度cǔn   duó

B不落   xuè   而不舍     炮烙páo  lào

C之义   饿piǎo  不前(sī     纨绔wán 

D罟洿池   zhuǎ  撒手人(huán   倔强juè  jiàng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有错的一组是( 

A穿流不息    默契    度长絜大    战栗

B委屈求全    寒喧    再接再励    暇想

C膏谀之地    苍海    笑靥如花    歆享

D努马十驾    厮打    痒序之教    逡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四婶慌忙地说。她         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②她张着口         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

③她很胆怯……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          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A.怔怔    讪讪    惴惴

B.讪讪    惴惴    怔怔

C.讪讪    怔怔    惴惴

D.怔怔    惴惴    讪讪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长叹。(坐:席地而坐)

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苦恨:愁苦怨恨)

C.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随随便便)

D.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徒闻:只是听说)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无贵无贱,长无少        望民之多与邻国

B.非能水也,而江河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峨眉巅

C.无能小将,不足挂齿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D.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    凡六百一十六,命曰《琵琶行》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划线句子中,句式特征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身死人手,未天下笑者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相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四君子”是指战国时期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的四位公子,分别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他们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B.“君子六艺”在古代有两种说法,一是始于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即礼、乐、骑、御、书、数。一是指儒学六经,即《诗》《书》《礼》《义》《乐》《春秋》六种经书。《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指的是后者。

C.唐代把南北朝以前的乐府诗统称作“古乐府”。初唐诗人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们继承杜甫“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统,明确提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主张,继承了古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现实主义精神。

D清代何惟棣《论诗》中自注“昔人称太白、长吉、义山为三李”。“三李”即“诗仙”李白(字太白)、“诗鬼”李贺(字长吉)、“诗魔”李商隐(字义山)。其中,李白与杜甫合称“大李杜”,晚唐诗人李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病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牛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文流方式,更多时候成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有诗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南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2)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会感在心用心去歌唱。唱的内容就是人的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3)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故且缓攻即墨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节选自《史记·田单列传》,有删改。)

注:轊(wèi):车的末端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人)争            道路

B齐人未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           北:败逃者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遣使约降           陈涉之位,非尊齐楚……之君也

B.五千人衔枚击之       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C.故且缓攻即墨待其事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贻之

D.田单收城中得千余牛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宗亲,起先只是临淄佐理市政的小官,不被赏识。即墨守将战死,田单在安平一战中的表现,大家认为他熟知兵法,一致推举他作将军。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他趁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开燕国,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掘开齐人坟墓,烧死齐国降兵,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授意城中富豪贿赂燕将,令对方松懈。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段断句。

夫始如处女人开户后如脱兔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5.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注】

①公孙大娘:唐玄宗时的冠绝一时的舞蹈家。弟子:指李十二娘。剑器:指唐代流行的武舞,女子或装持剑而舞。此诗作于公元七六七年。时杜甫年已55岁,流寓夔州,目睹李十二娘舞姿,闻其先师,抚今思昔,记起玄宗年间曾观公孙大娘之舞剑,赞叹其舞技高超。

②今粟堆:今粟山,是玄宗陵墓所在。瞿塘石城:指夔州,地近瞿塘峡。拱:两手合围的粗细。

1.诗题中的“行”是指                

2.简析诗中划线句子“罢如江海凝清光”。

3.诗云“感时抚事增惋伤”,诗中惋伤之情有几层意思?结合全诗作简要概括。

 

七、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为渲染蜀道之险,状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两句是:“           。”

(2)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借傍晚时分捣衣的砧声来抒写羁旅乡愁的两句是:“                                。”

(3)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揭示昭君悲剧原因、表达万千遗恨的两句是:“          。”

(4)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往事不堪回首的怅恨情的两句是:“                。”

(5)李商隐《马嵬》中“                 。”两句借用夜间刁斗和拂晓鸣唱这两个报时意象,形象地表现唐玄宗“昔安今危”的处境变化。

(6)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表现琴声暂停时,于静默之中蕴蓄一股深藏的愁绪与恨意。

(7)《琵琶行》中“                ”两句,形容乐声杂乱难听的,借贬谪地不如意的环境,衬托自己“不得意”的境遇。

(8)韩愈在《师说》“                    ”两句中,指出孩子从师存在的误区,只是学习小知识;从而提出教师的职责应从习字断句,扩大到“传导授业解惑”。

(9)《师说》中“                        ”两句,揭示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由拒绝从师的现象。

(10)贾谊在《过秦论》中陈述秦始皇登基称帝、用酷刑奴役天下的两句是:“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在北极地区的冰雪陡坡上,一群北极渡鸦发出欢快的                       (guo zao)声。它们飞上坡顶,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滑雪而下,滑到坡底后,又飞上去……(《动物游戏之谜》)

(2)但是那些星团不断地从三星系逐渐转化成由数十个恒星组成的松散的星团,再转化成由百万个恒星组成的              (cui can)夺目的大球状星团。(《宇宙的边疆》)

(3)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                (du zhuan)某种虚伪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不超过10个字。

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题。

甘晓成

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他整理好具体资料后,再由将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着他。”

“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只是其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

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叹。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

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

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

(《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的身世之谜为暗线

B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士埋下了伏笔

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是因为他觉得将军虚伪、阴险

D汉克最初看到平静的斯曼时就产生了不祥的感觉,事实证明斯曼就是将军仇人的儿子。

E小说结尾交代了将军遇害的真相,他没想到生前最信任的副官汉克竟会欺骗他枪杀他。

2.依据小说的故事进程,从汉克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3.关于小说结尾段,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晴之笔,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十、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时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网络上引发热潮。在网友涂鸦的杜甫画像里,杜甫简直“无所不能”,时而成为送水工、机枪男、赛车手等;时而又变成各种动漫形象,海盗路飞、宠物小精灵、火影忍者……千年前生活在忧患和现实中的诗圣杜甫,一下子时尚、快活了起来。继之而来的是,“李白不服气”、“辛弃疾不服气”等系列涂鸦作品在网络的疯传。

“杜甫很忙”发生后,杜甫草堂博物馆先是微博发文表示不满,后又与成都商报联合推出“杜甫很忙@万元征集杜甫创意画像”系列活动之写生活动,并在杜甫草堂大雅堂前举行。

对于“杜甫很忙”这一现象,你怎么看?是创意还是不敬?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