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谈谈“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的思想。

中华传统美德之中,有一种可贵的思想,叫做循序渐进。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段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孔子主张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荀子集诸家之说而加以改造,乃化为己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发展到南宋,再经朱熹的创造性总结,遂成“循序而渐进”的至理名言。

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又一可贵思想。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同样可以追溯至《老子》。《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往今来,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思想有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急功近利、追逐金钱的坏习气蔓延滋长、无孔不入。结果,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弄虚作假,伤天害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民族道德素质下降。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北宋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执著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成旷世箴言,不胫而走。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讨历代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晚近学人据以归纳,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而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见贤思齐,亡羊补牢。从当前社会风气的实际出发,学人似有必要多讲讲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道理,多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可贵思想。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经过较长一段时期努力,定然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蔚成新风。

(陈祖武201488《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循序渐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间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循序渐进历经发生、发展、改造、总结,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

B.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循序渐进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

C.我们做任何事情往往都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积少成多,锲而不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努力做到循序渐进,它和“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严格律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是统一的。

2.下列不能全面反映“为而不争”内涵的一项是(  

A.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德经》

B.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车万育《增广贤文》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D.你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别人深信不疑的产品。——马库拉对乔布斯如是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求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

B.《老子》最后一章提及的“为而不争”, 孔子主张的“君子无所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 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为前提。

C.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为历代中国学人所关注,数千年来以范仲淹、顾炎武等为代表的中国学人以“凝聚人心,扶正风气”为己任,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晚近学人根据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加以归纳,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七六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儿。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刚扎毛的小公鸡。我不但在各方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 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字读成“狗”字。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

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稍有空闲,就拉着丑兵问:“哎,老卡(卡西莫多),艾丝米拉达没来找你吗?”丑兵既不怒,也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

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饭,小豆子他们对着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真没想到,这位老先生竟然戴了个脖圈!这是什么脖圈哟!黑不溜秋,皱皱巴巴,我撇了撇嘴,转过脸来。小豆子看到我的脸色,端着饭碗猴上去。“哎,老卡,”小豆子指指丑兵的脖圈说,“这是艾丝米拉达小姐给你织的吧?”丑兵的眼睛里仿佛要渗出血来,他把一碗豆腐粉条扣在了小豆子脖子上,小豆子吱吱哟哟叫起来了。

我把饭碗一摔,对着丑兵就吼道:“把脖圈撕下来!你也不找个镜子照照!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瞪了我一眼,慢慢地解开领扣,仔细地拆下脖圈,装进衣袋,嘴里嘟哝着:“脖圈是俺娘给织的,俺娘五十八了,眼睛不好……”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两个肩膀一个劲地哆嗦。大家把责备的目光投向小豆子,小豆子低下了头。

丑兵要求到生产组喂猪,连里同意了他的请求。三年过去了,我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又和丑兵打起交道来了。

七九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连里召开动员会,抽调一批老战士上前线。刚开过动员会,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下午,我到猪圈去,想看看这个全连唯一没写请战书的丑兵。丑兵正在给一只老母猪接生,浑身是脏东西,满脸汗珠子。看着他这样,我原谅了他。

晚上,支委会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丑兵闯了进来。他浑身湿漉漉的,赤脚穿着一双沾满粪泥的胶鞋,帽子也没戴,一个领章快要掉下来。他说:“请问连首长,像我这样的丑八怪放出的枪弹能不能打死敌人,扔出的手榴弹会不会爆炸?”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长得不好看,但我也是解放军战士!我也要上前线!”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开完欢送会,我思绪万千,向丑兵住的房子——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走去。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连声说:“副连长,快坐。”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他沉吟了半晌说:“副连长,不打出个样来,我不活着回来。我要求来喂猪是看好了这间小屋,它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他把一叠手稿递给我,我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梁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

几个月后,电台上、报纸上不断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我希望能听到或看到我的丑兄弟的名字,他的名字始终未出现。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左目已瞎,右目只有零点几的视力,他向我报告了丑兵的死讯。

我和三社并肩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被人背着慢慢爬行。我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我拼命地呼叫:“老卡!老卡!”他终于说话了,伸出一只手让我握着:“小豆子……不要记恨我……那碗豆腐……炖粉条……”他的手无力地滑了下去……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郭排长看不起丑兵,小豆子他们嘲笑丑兵,丑兵王三社就自暴自弃,迫不得已向连里要求到生产组喂猪,最后连里批准了他的这一要求。

B.丑兵原谅了曾嘲笑过他的小豆子、郭副连长等人,主动请缨,获准参战,为救战友,光荣牺牲,使读者对丑兵不觉产生无限深沉的感怀和崇敬之情。

C.小说中的“我”对丑兵的态度经历了厌恶、愧疚、惦念、感动几个心理过程,“我”渺小的形象与丑兵的高大形象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D.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和富有特色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主动请战的情节就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丑兵参战的决心。

E.这篇小说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歌颂了以丑兵为代表的当代最可爱的人,语言活泼,运用比喻修辞,带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富有表现力。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丑兵”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3)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的看法呢?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国学大师饶宗颐

国学大师饶宗颐,是名人,也可算奇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然而,谁会相信,这位顶着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客座教授头衔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

少年早慧的饶宗颐,20岁出头因整理发表了父亲的遗著《潮州艺文志》而文名大噪,旋即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当时,日军已经南侵,中大迁往云南。在赴聘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没想到,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

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这么旺盛的精力?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

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我就是要找出这个“道理”来。

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形象。他既是名人,更是奇人。

B.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正式步入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

C.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

D.饶宗颐和打小就泡在自家的小图书馆里。由此可见,学问可以“熏”出来,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培养而成。

E.“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寥寥数语,源自饶宗颐独立不羁的学术精神。

2)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

3)通常认为,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请结合材料,针对这一说法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lǎn坎坷不顺)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五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诔”和“奠”都属于祭文,诔文是韵文,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

D.“博士”是古代学官名。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C.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D.“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E.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秋”之一字,自古便动人情肠,它是《氓》诗中弃妇眼里 “桑之落矣,          ”的哀婉凄凉,是《登高》诗中杜甫面对“风急天高猿啸哀,             ”的秋景心中涌起的悲凉与哀愁,而白居易与友人分别时更是在《琵琶行》的开篇即借“              ”的秋景来渲染那道不尽的离愁与伤怀,国人“伤春悲秋”的传统也许正源于古典诗歌中那浓厚的秋意与悲凉。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                                              。”

3)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白驹过隙

B.物换星移 坚如磐石 昙花一现

C.时过境迁 坚如磐石 白驹过隙

D.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六、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两孩政策在全面放开后,“能不能生二孩”“该不该生二孩”“生二孩后怎么办”之类的话题一直被民众热烈讨论。

B. 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主旨,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C. 丛书的作者大都是长期从事新闻研究的学者,他们以言简意深之笔,勾画出那些名家的人生历程,使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读后深受启迪。

D. 站在2016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远瞻前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七、选择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含义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①姿态万变,造化之尤物也 ②低眉手续续弹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④今行而无,则秦未可亲也 ⑤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B.①塞上长城空自 ②人马仆地,杀三十 ③宁以负秦曲 ④月落庭空影 ⑤大铁椎,不知何

C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且世誉之而不加劝 ③席卷天下,包宇内 ④戍卒叫,函谷 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D.①秦孝公据崤函之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 ③至于颠覆,理宜然 请,召有司案图 知一死生为虚诞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解释只有一个错误的一组是

A.①一旦运穷福(停止)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杀戮对手) ③圣人无师(经常)④秦无亡矢遗之费(箭头)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帮助)

B.①安帝闻衡善术学(素常)②于是秦王不,为一击缶(高兴) ③加之以饥馑(泛指饥荒)④关,毋内诸侯(通拒,把守)⑤行李之往来(出门在外所拿的行装物品)

C.①一夫作难而七庙毁灭  ②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惜) 乘化以归尽(姑且)④扶辇下,触柱折辕(殿阶) ⑤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花钱购买)

D.①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  ②本图宦达,不名节(自夸) ③流血漂(盾牌)④群臣惊愕,起不意(通猝,仓猝)  ⑤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之(许可,同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越国以 

②常以身蔽沛公  

梁君臣之首 

鱼虾而友麋鹿 

⑤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⑥反欲两主,观祸败 

⑦宾主尽东南之   

⑧天下集响应  

周庭  

⑩燕赵之收藏

A.①④/②⑧/③⑤⑨///

B.①⑥/②③⑧//⑤⑨//

C.①④⑥/②⑧/③⑤⑨⑩/

D.①④/②③/⑤⑨//⑦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对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⑦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⑧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⑩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A.①/②③/④⑦⑧//⑥⑨/

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⑧/③⑤/④⑦/⑥⑨/

D.①⑥/②⑧/③⑤⑦/④⑨/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放眼各新闻网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

31岁的富士康员工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

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正是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

面对痛感新闻,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