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山东省高三二诊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从建康村再往前走几公里,便是骆驼城了。它孤零零地立在荒野之中,落寞而桑,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我顺着城墙,一路走过城门、角墩、马面、瓮城。黄土筑的城墙早已斑驳,许多地方业已坍,却依旧雄伟壮观(1)城门空空荡荡,被铁丝网拦起来,曾经的车水马龙,(2)磨肩接踵早已经留在了记忆中。我走走停停,两个小时才绕着这座庞大的城池走了一圈——(3)骆驼城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汉唐时期最大的古城。晚上,鸟儿悲鸣着回巢,远方的村落亮起灯火,古城渐渐被夜色吞没。眼下,晚风呼啸,帐蓬摇曳,四野看不到一个行人。

骆驼城后期的历史(模棱两可/语焉不详),却如同一出走马换将的大戏。这里先属前凉,再属后凉,此后卢水胡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西北的一支少数民族④沮渠蒙逊又占据这里,创立北凉。唐再次置建康军,驻军5300多人,七十余年后建康军被吐攻破,从此消失在史书中。盛极一时的骆驼城走向了(衰落/衰败)。伴随着骆驼城的(淹没/湮没),古城周围也逐渐被沙漠(侵占/侵蚀)。从骆驼山再往北,穿过大片的丘陵,翻过合黎山,便是巴丹吉林沙漠了。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chù)   苍桑

B.(qǐ)   磨肩接踵

C.(hāng)  斑驳

D.(bō)    帐蓬摇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语焉不详  衰落  湮没  侵蚀

B.语焉不详  衰败  湮没  侵蚀

C.模棱两可  衰败  淹没  侵占

D.语焉不详  衰败  淹没  侵占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1)   B.(2)   C.(3)   D.(4)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刚刚参加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政协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畅所欲言,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B.最近天气又是下雨又是降温的,无家可归的游民衣衫褴褛,捉襟见肘,他们冒着寒风瑟缩地行走在繁华的街道上。

C.根据中国研究院发布的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指数,目前均价超过2万元的城市共有16个。这其中,除了北京、天津和大连外,其他13个城市均位于南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6个因素使南方房价略胜一筹

D.作为一名社区的楼栋长,在社区工作中,张明龙热心为居民提供服务,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时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B.神舟十一号飞船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进入太空之后,还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C.我国企业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等管控体制机制,向管理创新要发展,延伸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探索开发欧洲北美市场,确保工程质量,力争在出口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D.高等教育产业化运作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越来越大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以筹措更多资金帮高校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

赵宪章

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措辞讲究。

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之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需要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从而为民间书信进入文学世界开具了最便捷的通行证。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2.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

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

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C.“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非可以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D.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乱加矣!”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末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②;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怨,命曰刑胜。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获。

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又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因也;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故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国虽大,民虽众,何益?

(选自《吕氏春秋·贵因》)

【注】①候:侦查,刺探。 ②戮:暴乱。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不敢      诽:指出过失。

B.武王行不辍       疾:快,急速。

C.是令胶鬲不     信:相信

D.夫天者           审:观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反报曰:“乱加矣!” 皆出于此乎

B.适令武王不耕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禹裸国              徙于南冥也

D.故则功,专则拙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B.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C.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D.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王多次派人刺探殷商国内的暴乱情况,但每次都没贸然出兵,直到知道殷商百姓敢怒不敢言时,才决定对殷商用兵。

B.在殷商邪恶当权、贤德出逃,行军计划被胶鬲获知而使殷商有准备的情况下,周武王不战而胜商纣,根本在于善于顺应人心。

C.武王进入殷都后拜见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后来赴约时却没有见到那个人。周公旦巧妙的猜度解释,消除了武王的疑惑。

D.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善于顺应,依凭外物的人就会所向无敌,在这样的人面前,那些即使国土广大、人民众多的统治者,也会被打败。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2)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

(3)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注】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

(1)分析“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使用的两种手法。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中“白头”“白首”抒发的情感。

 

六、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             ”两句,写出作者在忧国伤时的困窘生活中发白、体弱的状态。

(2)秦国统治者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对其行为提出严厉的质问和抨击。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志。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分条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不超过20字)。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校“健康与生命”研究小组做了“居民禁烟支持度”调查。阅读下面的调查数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概括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不超过30字)

(2)请你任选图表中的一个场所拟写一条禁烟提示语。(不超过20字)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给“浙商成长基金”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浙商成长基金2015年9月23日在杭州正式成立。该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投资机会,通过投资并购、产业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浙商成长基金目标管理资产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轮封闭规模约80亿元,其余部分将于半年之内募集到位。该基金是由沪上知名浙商企业——复星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一只产业母基金。该基金定位于嫁接复星的海外投资能力与浙商的产业落地能力,目标是成为引导基金,发展成为浙商返乡投资的资金池,积极参与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的投资。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但开风气不为师

何立伟

我家书房里只挂了一幅斗方,是汪曾祺先生的《芍药图》,墨色不浓,花色亦淡,题识是“七月七日夜曾祺赠立伟”,画于1985年,那一年,我第一次去汪先生在蒲黄榆的家。

汪先生的画,如同汪先生的为人,清淡,不浓烈,但内蕴极深,格调上有高士气,于爽性之中暗藏了一种倔。也是那一年,我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小城无故事》,是汪先生作的序。他觉得我的小说有诗意,重感觉,且有哀愁,有些像废名的作品。因此聊天时他亦跟我谈起废名,但那时我还没有读过废名的书。后来,我在三峡的船上读废名,只觉得文风极独特,清峻奇拙如夔门吹来的风,用笔极简,又字字句句有讲究,氤氲了一脉天真同一脉淡淡的惘然;他的小说、文章如古字画,只合慢慢把玩。汪先生在序里还夸赞我的作品像唐人绝句,聊天时他亦聊起唐人绝句的好,让我觉得高兴,亦觉得不安。汪先生对年轻作家寄予厚望,让人感到他的善良和慈爱。他谈起阿城,谈起贾平凹,谈起那一时涌现出来的许多新生代作家,直说年轻人起点高,来势猛,前途不可限量。其实他谈起的好些人,包括我,都受过汪先生美学趣味的影响,但他不倚老卖老,在年轻人跟前表现出辽阔的谦逊同襟怀。

聊得兴起时,汪先生铺纸展墨,为我画了这幅斗方。三下两下,逸笔草草,而画风瘦劲高古。我家里来过几拨画家,看到汪先生的画,都说这不是一般的手笔,大器得很!

但汪先生的好,我以为不在他的画,而在他的文字。他的文字才真是有韵昧,比他的老师沈从文公更白、更现代、更畅达,但同样的,是有着从几千年传统和从自己个性里生发出来的文字神韵。汪先生的文字魅力,于当时,于现在,我以为尚无出其右者。他的白话之白,是非常讲究的白,行云流水的白,有着真正文字的贵气,常人可追他的白,却追不及他的贵气。

汪先生文字的贵气渊源有自,因他是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人,在文脉上是没有断过气的。故汪先生写小说,写散文小品,文字虽白得不能再白,字里行间,却释放得有一泓古人性情文章里才有的文气、雅气、书香才子气,仿佛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好东西藏在底里。凡汪先生的小说文章,我见之必读,读之必爱不释手。我喜欢他文章里有而别人文章里无的那样一种调子、那样一种气场,以及那样一种温度。

汪先生的《受戒》、《异秉》,出现在以模仿海明威、福克纳诸西方大师为时髦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实应当算作当年的文学事件。“小说原来还可以这样来写”,这是当时许多文学青年读了汪先生小说后的第一反应。汪先生当时的文风,可以说是开了一代新风。那新风其实不新,但久违熟悉的笛音出现在一片铜管嘈杂声中时,它便是新

但汪先生的小说自成风格,学是学不来的。你没有他的阅历,没有他的学养,没有他盎然诗意的性情,你如何来学?我有时揣想:汪先生若活到如今,他的作品会有几个人来读呢?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现实便是如此无情,亦是如此可笑。然而星光即使遥远,也总是有人抬起望眼。汪先生不热闹,但也决不寂寞,身前身后皆如此,因他是活在了时间中。

1986年汪先生来湘,我到宾馆去看他。可能是贪了杯,他红光满面,说话极多,然憨态如儿童。他真的是个老小孩。谈起湖南的吃食,谈起湘西的山水,继而又谈起各地的吃食同山水。他的记忆力非常好,又识见极不凡,听汪先生聊天是一种大享受。

1990年代初又见过两回汪先生,都是在北京。他的头发花了许多,老了,但精神仍是好,笑,而且喝酒。有回就是在席宴上见到的,众人皆散了席,他还同两个人边喝酒边聊天。我走过去跟他打招呼,他拉住我,说:“坐坐坐,来一杯?”我不擅饮酒,没有喝,但是坐了下来,就是陪一陪汪先生。

那时我真不知道,以后我再没有机会陪他坐了。

1997年我在北京住了半年。有天我在的士上,忽听广播里说,汪先生去世了。我当时心里一紧,泪水涌了出来。我想起汪先生写过一篇纪念他的老师沈从文公的文章《星斗其文,赤子其心》,他说他参加沈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看着沈先生,面色如新。他说这么一个人,就这么样地走了,他哭了。这也正是我听到噩耗时的情状。

转眼间,汪曾祺先生离开我们10年了。报上说,北京文化界为他开了研讨会和书画手稿图片展,我在遥远的长沙、在家里、在心里,为他烧上一炷香。 

1.文章从汪曾祺的《芍药图》起笔,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意,赏析下面两句话。

(1)那新风其实不新,但久违熟悉的笛音出现在一片铜管嘈杂声中时,它便是新。

(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现实便是如此无情,亦是如此可笑。

3.文章标题“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在汪曾祺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九、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小小的蝴蝶……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