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宁夏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一个“+”位置变化耐人寻味。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和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使得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从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已经初现端倪。而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因为发达的物联网络已经让生产者能掌握售出汽车的各种数据,甚至轮胎该更换或者哪个零件该出问题,厂家比用户还清楚,可以随时随地上门服务。

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走得更远。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从你的账户扣除。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可以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也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据悉格力集团应对小米手机的挑战,也开始生产手机了。但是,如果格力还是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业30时代,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消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互联网只是被动使用的工具。

B工业40时代,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可能会被打破,同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就随之消除。

C工业10时代和20时代运用的是力学原理,通过体力的解放和产能的解决,来促使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D分别以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各工业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传统产业的基本形式没有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40时代的互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而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物质、能量信息。

B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今后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从设计到售后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上升为矛盾主体。

C互联网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已出现;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去工业化已初现端倪。

D美国某款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取消了4S店的商业模式,自己销售产品并提供保养、维修等各项服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别“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在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究竟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

B在“互联网+”阶段,厂家可通过物联网掌握售出产品的各项数据,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

C在40时代,传统产业可能变为“+”的对象,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D反思应对小米手机挑战的过程,格力集团只有停止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才能真正步入工业40时代。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文言文阅读

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晋阳人。晋天福八年,以守忠为牙内指挥使,绣州刺史。周显德四年春,改鞍辔库使。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未几,改卫州刺史。

宋初,入为左卫将军。蜀平,太祖知远俗苦苛虐,南郑为走集之地,故特命守忠知兴元府以抚绥之。四年,改汉州刺史。时寇难甫平,使车旁午,公帑不足,守忠出私钱以给用。每遣使,太祖必戒之曰:“安守忠在蜀,能律己以正,汝行见之,当效其为人也。”开宝五年,知辽州。民有阴召并寇谋内应者,事泄,守忠悉斩以徇。九年,命将征太原,守忠受诏与孙晏宣由辽州入,既而与路罗寨监押马继恩遇,乃相与兵入贼境,燔寨四十余,获牛羊数千。

雍熙二年,改知易州,徙夏州。每西戎犯边,战无不捷。淳化二年,徙知雄州。方与僚佐宴饮,有军校谋变,擐甲及阍,阍者仓卒入白。守忠言笑自若,徐顾坐客曰:“此辈酒狂尔,擒之可也。”人服其量焉。明年,加耀州观察使,兼判雄州。未几,召还,条陈边事,敷奏称旨,赐钱五百万。五年,又知沧州。至道初,移雄州。三年,复知沧州,拜感德军节度观察留后。徙宋州,兼制置营田使。威德兼著,吏民不忍其去。咸平三年,入觐,遣还未行,暴卒,年六十九,太尉。

守忠谨悫淡薄,为治简静。太祖居藩日,素相厚善,及受禅后,每优任之,守忠处之益谦。从征太原,多与谋略,人罕知之者。所至藩郡,乐施予,丰宴犒,且喜与士大夫游从,故时论多与之

(选自《宋史•安守忠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B.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C.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D.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受禅后,每优任之     受禅     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乃相与兵入贼境             恰逢

C.入觐,遣还未行       入觐      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D.以守忠为牙内指挥使,绣州刺史     领        统领、兼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守忠在蜀地任职时,为官清廉。由于战争刚刚平息,满目疮痍,民生凋敝,库藏的钱财不足,他就用自己的钱来贴补。

B.安守忠军事才能卓越,战功显赫。征伐太原,与马继恩会兵先入贼境,“燔寨四十余,获牛羊数千”,但因不是主帅,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参与了谋略。

C.安守忠改任雄州知州,处惊不变。面对军校的阴谋叛变,不仅有胆,而且有识,从容面对,在谈笑之间消除了祸端。

D.安守忠谨慎诚实,淡泊名利,处理政务简要平静,太祖驻守藩镇时,就一向优厚地对待他,太祖即位之后,更是常常优先任用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有阴召并寇谋内应者,事泄,守忠悉斩以徇。

(2)所至藩郡,乐施予,丰宴犒,且喜与士大夫游从,故时论多与之。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古代诗歌阅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词的上片在写景上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作者在的末尾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有何用意?请结合下片进行分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现实场景体现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2)《醉花阴》中“                                    。”两句,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却愁绪顿生,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4)李清照《声声慢》中“                                                    ”几句,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5)《劝学》一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语句是              

(6)《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欧风美雨浸染,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部分眼光远大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商品和资本的力量,张謇也自然地随着时代起舞。

张謇,江苏南通海门人。他长期在科举和客幕之间流连,科举屡败,这让他“名心益冷”。中法战争后,张謇便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想法,而且认为“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1894年,42岁的张謇才在恩科会试中被点了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任职不久,张謇便陷入党争。

1894年6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謇力主抵抗。这时,父亲去世,因回家守制,他匆匆离开了京城。1895年2月,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准许日本人在中国内地开设工厂,张謇痛心痰首:“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夏天,他为湖广总督张之洞起草奏章,提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的主张。8月,张之洞授意他筹办纱厂,12月,张之洞正式委任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

筹办纱厂期间,1898年闰三月,丁忧期满,张謇回翰林院销假。此时,帝后两党激战方酣。政海翻云覆雨,仕途险恶,张謇只留两月,便匆匆南返,跳出了政治漩涡。

张謇为纱厂定名为“大生”。纱厂起初确定为纯粹的商办,拟招商股60万两,但一年只招得三四万两。为了筹款,张謇奔走各地,心力交瘁。无奈之下,将大生纱厂改为官商合办,接受将张之洞用官款购买的美国纱机作价50万两入股,但商人担心官股专权舞弊,不愿参与。后盛宣怀和张謇均分官机,作价25万两,官股只是“按年取息,不问盈亏”,纱厂变为“绅领商办”,商人这才接受。1899年5月,大生纱厂建成纺纱,但经费却依然不足,只能采取“尽花纺纱,卖纱收花”的方法艰难周转。幸运的是当年棉纱市场不错,大生纱厂才柳暗花明,当年便赢利20万两白银。

大生纱厂成功后,张謇没有停止脚步。他办厂是“为通州民生计,亦为中国利源计”。张謇的长久设想,是以大生纱厂为核心,利用盈利创办新厂,扩大再生产,最后形成多业共行的大生集团,然后,以实业为基础,发展各项事业,建设一个区域的理想社会。

张謇为运输物料,设立了大生轮船公司;为建立纱厂原料基地,建立了通海垦牧公司;为了制造纺织机器和农具,开办了资生铁冶厂;为办理浚河、筑路、造桥,建立泽生水利公司。他利用纱厂产生的棉籽,创办了广生油厂;利用油厂的下脚油脂,建了大隆皂厂;利用纱厂产生的“飞花”和当地的稻草、芦苇,办起大昌纸厂。他还利用当地小麦,筹建了大兴机器磨面厂,面粉供食用,淀粉做浆纱原科;依靠当地蚕茧,建立了阜生蚕桑染织公司。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忙于打仗,民族工商业进入黄金时期,张謇的事业也在这时达到了顶峰。1917年,单大生纱厂的盈利就达76万两白银,1919年又赚了263万两白银,张謇先成为了东南实业界的巨人!

张謇重实业,更重教育。甲午战后,张謇认定“今求国强,当先教育”,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1902年,他自筹资金创办通州师范,作为“兴学之本”。传统办学旨在造就官吏,张謇设学则为培养广大的劳动者。他说:“只须努力于学业,将来无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皆为健全之国民。”为塑造健全国民,他设课既重国学,又重自然科学技术。

针对旧教育“空言无用”的缺陷,张謇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教育与社会相结合。他为师范、医校、纺校、农校都建立了附属的实习基地。“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是张謇办学的原则。为治南方水患,他创办河海工程学校。为发展当地蚕桑业,他设立蚕桑讲习所。为改良当地棉种,农校应时而立。纱厂需要纺织人才,设立纺校。随着医院的建立,急需新式医生,又设医校。商业管理人才短缺,就设商船学校。为培养铁路管理人才,创建铁路学校。为充实南通市民文化生活,办起伶工学校。

张謇又大办慈善和社会事业。他创办济良所,收容不良妇女与娼妓,创建育婴堂,收养弃婴,建造养老院,收容孤寡老人,创办残废院,为残障提供衣食,创办栖流所,收养乞丐,创办贫民工厂,招收贫民为徒工。他还创办更俗剧场,除旧布新,移风易俗;建南通博物苑,供人观习植物与馆藏文物;建南通图书馆,张謇“捐其所有图书五之四”;办六大公园,办医院等等。

筹办大生之前,南通城内人口不过4万,没有任何工业,只有零星的手工业,人们按农业社会的节奏过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大生纱厂的出现打破了南通的千年沉寂,新企业、新事业不断出现。南通在张謇手中变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桃花源。

张謇每餐不过一荤一素一汤。他常说:“该用者,为大众用者,虽千万不足惜;自用者,消耗者,一文钱也须考虑,也需节省。”张謇每年的收入,大都用在了不能生利的公共事业上面。

张謇一生为事业生,为事业死。他的心中总是充满着爱国情怀与济世情怀。1926年7月,张謇逝世。入殓时,衣服就是用大生纱厂织的布做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謇主张“实业救国”,说明他看到了清末衰微、落后的现实,但他把“振兴实业”的希望寄托在士大夫身上,这是有局限性的。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过程十分艰辛,不仅没有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就是商人也对他缺乏信任,只是袖手旁观,不愿意参股。

C.张謇设想建立的理想社会,产业经济发达,百姓生活富裕,而且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教育,社会风气良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D.张謇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缔造了一个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产业群。这个产业群的特点是全部利用当地资源,产业之间构成循环。

E.张謇一生因创办实业获得了万贯家财,但他对自家的消费非常苛刻,而对大众事业的投入却毫不吝惜,以致耗去了全部收入。

(2)张謇为什么会放弃仕途走上实业道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张謇办学与传统办学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为什么说张謇一生充满着爱国情怀与济世情怀?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           ,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           ,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          ,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一定能在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而且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B门是危险的地方,家长一要防止孩子玩门,二要防止孩子在门附近玩,三要防止家中不要有强烈的穿堂风,以免门在被强力关闭的瞬间挤伤孩子。

C阿迪达斯中国总部在《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中作出承诺:“2020年,我们将在所有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实现有害化学物质的零排放”。

D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上面镌刻者“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一样对仗工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绿树池边此间有舜日尧天

下联应调整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为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然后说一说漫画讽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标题                        

讽刺现象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读了这段话,你有怎样的认识理解?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或整段话,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作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