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河北张家口万全中学高一上月考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那种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②著名导演李安凭借一部《断臂山》获得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真是匪夷所思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随着点火的口令声,火箭在振聋发聩的轰鸣中腾空而起,载着“神州六号”飞船和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急速地向太空飞去。

④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

⑤我向他提出了一些一直想问而又不便打听的问题,他都开诚布公地一一作了回答。

⑥“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②为成年头部连体双胞胎实施分离手术在世界医学史上绝无仅有,全球第一例成人头部连体双胞胎的分离手术即将施行。

③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翼而飞,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④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加入WTO之后,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⑤这伙丧心病狂的贩毒分子最近又潜入广西、云南边境,偷偷地购置了一批枪支弹药,更是如虎添翼,无法无天了。

⑥陆源污染物排海严重,人们对我国河口、海湾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感到痛心疾首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③④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B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对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

C.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D.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謇朝谇而夕 (废弃、贬斥)    固时俗之 工巧兮(善于取巧

B何方圜之能 兮(合)             忍尤 而攘诟 (忍受责骂

C 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伫乎吾将反 延长

D苟余情其 芳(确实           岂余心之可 (受创而改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大量的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了人物性格,一些段落浓墨重彩,如刘焦话别、兰芝辞母等,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B最后一段中松柏梧桐覆盖相交,鸳鸯双双和鸣,是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既象征了刘、焦爱情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的悲愤和控诉。

C这首诗既写了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感情纠葛,也写了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矛盾冲突,前者感情纠葛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展开的。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和北朝民歌《陌上桑》并称为乐府双璧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经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课外文言文部分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淄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 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家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绎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    北:指败逃者

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部挖开,烧化死人。

D.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品行的两句是:“                     

(2《氓》中以桑树起兴,写女子的年轻貌美的句子是:“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课内现代文阅读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 

A作者感到生活惬意,别有风味。

B它使作者彻底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D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的感受相一致。

2.与文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海浪的声音仿佛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D马蹄声,孤独而忧郁地自远而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课外现代文阅读

拾穗的少年

席星荃

①拾穗的少年,是收获季节的田野上的一道风景。

②少年行走于收获时节的大地之上,手握一把金色的谷穗,他不断地弯腰俯向大地,拾起沉甸甸的谷穗。太阳照着他,旷野的风吹着他,天上白云悠悠,鸟儿在草丛里啼叫。少年行走着,寻找着遗失的谷穗。也许你觉得这很有诗意,甚至有某种象征的意味包含其中吧。  

③在经历了大饥荒的六十年代里,活跃在广袤的原野上的少年拾穗者人群中,有我的身影。  

④其实,那时少年拾穗的动机和农民一样的具体、普通——为了吃饭。吃饭,这是最古老而永恒的欲望,少年已经懂得了这一点。他是从父亲的眼睛里懂得的,是从母亲的祈祷里懂得的,更是从刚刚经历的大饥荒里亲身体验到的。饥饿使他早早地体验到了苦难,尝到了情感的滋味。他知道,吃,管着人世的一切,牵连着人间的恩怨悲欢。少年拾起谷穗,就是拾起父辈失落的梦想、辛酸或欢乐。稚嫩的少年一穗一穗地拾起它们,稳稳地触摸到其中的沉重。

⑤我们这些饱受了饥饿折磨的孩子们散布在田野里,顶烈日,忍饥渴,勤勤恳恳地奔走着,心里充满了快乐。这不仅仅因为使人活命的粮食,更因为人生早春有太多的美丽;美丽伴着向往,伴着渴望,使未来如云霞绚烂。而拾穗仿佛是一个演习,以最直接的形式将人生的美丽与生命的欢乐体现出来,使生活像歌谣一样美妙。

⑥但是拾穗者需要分散开来,大部分时间里拾穗的少年是孤单的。他行走在田野中,也是行走在孤独里。孤独的风景有一种催化作用,少年的情感和思想破土而抽芽,在风里,在阳光下,变绿,长高。拾穗,是少年心灵的跋涉,是他走向成熟的人生中的一段孤旅。

⑦我常常伫立在田野里出神,心里无名地感动着。田野被收获后,呈现着裸露的坦荡与宁静,显露着疲惫的幸福感。她像生育过后的妇女,怀着安详。天格外高远,地格外广袤。山淡淡地蓝着,在远远的天边;水静静地暖着,亮着。孤立的田野之树清高脱俗,在一片裸露的土黄背景里绿得极鲜亮,像田野里举起的静止的旗。农夫和牛走了,天地静而空阔。这时候,拾穗少年缓缓而行的身影成为高天远山之间的点睛之笔,成为风景的灵魂。——不,也许正是风景塑造了乡下少年的灵魂。有谁不是在某种风景里长大的呢?只是风景塑造了乡下少年的灵魂。有谁不是在某种风景里长大的呢?只是风景不同而已。灵魂有了这样美而静、广而远、高而深、所来久远的生长天地,得了清风爱抚和艳阳暖照,它的眼睛能不格外清澈吗?骨骼能不分外挺拔吗?而心呢,必会宽容、博大、仁慈而悲悯。

⑧拾穗这种人类行为有一种古老的意味。让上学的少年想想古代的诗篇,他们就知道,唐代的人,汉代的人,甚至更久远朝代的人都这样在田野上走过,寻觅过,希望过,沉思过,也孤独过。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走过去,走到今天,走到他这一代。人类离不开田野,今后的人们还要在田野上走下去,一直走到永恒……

⑨以上描述了我此刻的回想,其中也许有岁月之手镌刻的色彩。如果真是那样,我会更高兴,因为每个拾穗少年都爱恋着田野与早期岁月。我当然知道实际的情形是艰苦的,艰苦不能使乡下孩子成为大人物,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使野孩子变成勤谨沉默的农夫。

⑩遭遇苦难是不幸的,然而苦难会给你一些补尝,特别是艰难人生的时刻,它总是成为你内在的自信与顽强。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拾穗的少年》向我们展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那就是在艰难中成长,在艰难中寻得快乐。  

B.本文通过形象的描绘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心灵的净土和灵魂的归宿,这是作者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

C.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充满诗意,作者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

D.“在经历了大饥荒的六十年代里,活跃在广袤的原野上的少年拾穗者人群中,有我的身影”,说明“我”和那个拾穗的少年是同龄人。

E.《拾穗的少年》的优秀之处不仅仅在于其词章的优美,更重要的是,它以拾穗的少年为基点,引申出了对人生富有哲理性的思考。

2.简析第7自然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作者在文中谈到了拾穗行为对拾穗少年成长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分条作答。  

 

六、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写一篇文章。

一个海难的幸存者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两天过去了,也不见有船只的影子。不得已,他十分艰辛地在岛上建了一个简易窝棚安身。当他从树林里兜了一大堆果子回来时,却发现他的窝棚起火了,浓烟滚滚,他的心血全被熊熊的大火吞没了。他禁不住仰天长叹,沮丧的坐在海滩上,一直到黄昏。在夕阳的余晖下,一艘轮船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他得救了,因为船上的人看见了岛上升起的浓烟,并把它当成了求救信号。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