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一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划线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廓liào     之狐yì      挥斥方 qiú  zǎi

B亍chì      与郑人méng  shùo     飞舟ě

C秦军南fàn            而出zhuì   晋fú

D其乏困gōng          秦quē        子qǐ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

D.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善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的草原上,我愿做一只展翅的雄鹰。

②当在异地的我抬眼望去那                的星空时,回家的思念油然而生。

③他小时候就生活在新疆,很               新疆的风土人情。

④但丁和我是在一次下课后              的,那次课上他宣布一个项目被我最喜欢的巧克力公司赞助,那将是免费的巧克力啊。

A辽阔   寥廓   熟识   熟悉

B.辽阔   寥廓   熟悉   熟识

C寥廓   辽阔   熟悉   熟识

D.寥廓   辽阔   熟识   熟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早些时候英国不少教育专家呼吁政府投入更多资金,让孩子们在学校享受更多快乐。“幸福课”的开设也应和了这种启发儿童积极思维和情感智慧。

B.“零团费旅行团”吸引内地游客到达香港后,却要求旅客消费,有关纠纷屡见不鲜,令业界不堪忍受其扰。

C.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增强了农民的主体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D.全省新闻战线将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坚决治理虚假报道问题,教育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     B.无能为也已   

C秦王还柱而走       D.令将军与臣有郤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B行李之往来

C.为之奈何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霸上                      ②常以身蔽沛公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④项伯杀人,臣

⑤君安与项伯有                  ⑥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⑦其人居未来                    芷阳间行

A.①⑧/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C.①⑧/②⑤/③⑦/④⑥   D.①③/②⑤/④⑥/③⑦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以其无礼于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以乱易整,不武。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B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妹”指别人的妹妹,“高足”指自己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

C“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是臣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地点和位置,可能是臣僚自己对帝王表示恭敬的一种称呼,后慢慢转变成了对帝王的尊敬称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始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词派的代表。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古诗文阅读

(一)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二)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皆泣,能仰视          莫:没有

B然今困于此                卒:最终

C赤泉侯人马俱惊,易数里    辟:同“避”

D复聚其骑,其两骑耳        亡:损失

2.与“有中道而呼者”中“而”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

B.而听细说

C.报先帝而忠陛下

D.樊哙拜谢,起,立而饮

3.加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A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B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C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D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4.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刘备,天下枭雄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5.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拒绝东渡乌江以求东山再起,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之所以陷入绝境,那是老天的安排,改变这种现状是无意义也是不可能的。

B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王翳杀死的有几十人。

C八百多人的突围队伍到渡过了淮河后仅有一百余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这次战斗的惨烈,正是这惨烈的战争场面使项羽认识到自己大势已去。

D文段结尾处写“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从侧面表现了这位末路英雄的威势,此时的项羽仍然威风凛凛、不可侵犯。

6.翻译题

(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2)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名句默写

(1)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                          

(2)满载一船星辉,                     

(3)宫中府中,                                        ,不宜异同。

(4)携来百侣曾游,                   

(5)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 ,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 ,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 ,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 ,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

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

B.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马迁形象。

C.对李陵降敌,司马迁陈述己见,是为明辨是非:被俘降敌,实属可耻,但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武帝亦有不可推卸之责。

D.“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句中的“我们”表现了作者对司马迁由衷的敬佩及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文人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E.文章活用鲁迅的诗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说明苦难成就了司马迁,使他脱颖而出,完成了千古绝唱《史记》。

2.“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其中的“炼狱淬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

3.分析文章开头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都有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来,并改正。

(1)奉上力作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2)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前去致谢。

(3)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4)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帮助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7.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便“沉醉不知归路”?

请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