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儒家思想仍不失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

在西方读者看来,孔子只是一位智者,开口不是格言,便是警句,这种看法,自然不足以阐释孔子思想其影响之深而且大。若缺乏思想上更为深奥的统一的信念或系统,纯靠一套格言警语,而支配一个国家,像孔子思想之支配中国一样,是办不到的。

筒捷地说,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底。由此看来,最为耐人深思的特点是取消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差异。其方法为一个伦理性的方法,与法家以严刑峻法为富国强兵之道截然不同。孔子的学说要求人对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的责任,所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此点与道家的适世玩世又大有不同。实际上,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对全无实用虚无缥缈的玄学与神秘主义完全弃置不顾,而是只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灵异世界神仙不朽又有何用?这种独具特色的人道主义中最有力的教义,是“人的标准就是人”。就凭这条教义,一个常人只要顺着人性中的善去行动,就算初步奉行儒家的为人之道了,并不必在什么观念信仰上去寻求神圣理想中的完美。

更精确点说,儒家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因为当时周朝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儒家思想主张阶级分明。要了解这种情形,我们必须回溯到孔子当时封建制度崩溃以及此后数百年内的状况。当时中国领土内有数百大大小小公侯伯子男等级的国家,各自独立,其强者则国土与国力日增,时常与他国兵连祸结。周朝天子名为华夏君王,统治全国,实则徒拥虚名,衰微已极。直至孔子及以后之孟子,虽周游列国,干谒诸侯,求其施仁政,拯百姓于水火,但亦不屑于一朝周帝。这颇与其所主张之建立理性社会,尊崇周王之学说相矛盾。因当时国内情势纷乱已极,周室衰微,天朝荏弱,纵然前往朝见,终无大用。各国间虽订有条约,转眼粉碎,结盟和好,终难持久。养兵日众,捐税日增,强凌弱,众暴寡。国与国间随时会商,真是舌敝唇焦,不见成功。学人智者开始定攻守之计,和战之策。当时国界之分渐渐混灭,学者智士周游列国,朝秦暮楚,亲疏无常。而古礼失,尊卑乱,贫富悬殊,政教乖误,此等混乱失常遂使思想锐敏之士,劳神苦思以求拨乱返治之道。在此种气氛中,更兼以思想之极端自由,智慧明敏之士,遂各抒己见,如百花齐放,竞妍争香,乃形成中国哲学之黄金时代。

而孔子,则如现代的基督徒,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与国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这都是孔子的信念。

(林语堂《孔子思想的特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不仅是一个智者,还以其丰富厚重的思想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立身之道。这是中外学界对孔子的共同认识。

B.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尊崇人性中的“善”,并以此作为治国理政之道去追求实现理想的完美。

C. 在孔子的理性社会里,要实现政治的修明,没有法家之“法”,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修养、社会伦理和道德力量。

D. 儒家思想立足现实,强调人应该担负的责任,既和适世玩世的道家大有不同,也摒弃了毫无价值的玄学与神秘主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点明孔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然后由概括分析到具体分析层层深入地对孔子思想的特质进行阐释。

B. 文章由今及古,评古论今,纵横开阖,作者阐析纷繁复杂的史实,语言凝练雅致,句式整散交错,说理透辟深刻。

C. 文章第四段立足于时代大背景,分析了孔子思想产生的外部原因,彰显了孔子在乱世中弥足珍贵的信念及力量。

D.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中西方观念对比,儒家与不同学说对比,孔子的执着与他为执政者不屑对比,揭示了孔子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主张做人要有社会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而道家主张适世玩世,因此儒家是理性的,道家是感性的。

B. 儒家把“追求人的标准就是人”作为最有力的教义,这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当今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C. 对于周室王朝,孔孟在学说上尊崇但实际行为却不屑,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周室衰微对他们实现志向终无大用。

D. 当时天下情势纷乱,国运没落,却迎来了思想的黄金期,各路学说精彩纷呈,但百家争鸣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质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感”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整体性展示。能否提高人民群众的“三感”,将成为衡量改革成败的基本指标。

影响“三感”的因素有很多,但只有弄清哪些因素对“三感”有显著影响,我们才能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三感”,提出切中要害、更具体且可操作的建议。中国青年报社进行“改革开放40年”大型青年调查,对诸多影响因素深入分析显示,调查的已有因素中,最影响获得感的因素是“工作稳定”和“收入提升”,最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是“社会公平正义”和“人们身体健康”,最影响安全感的因素是“未来生活保障”。

(摘编自《当代青年的幸福感从哪里来》,《中国青年报》2018年12月11日)

材料二:

今天揭晓的“改革开放40年”大型青年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确认自己是改革开放受益者,在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三方面打分都在7.5分以上(满分10分)。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列提出,深化了我们对改革目的和发展归宿的认识。

调查发现,不同年龄青年中,80后受访者获得感和安全感更高,90后幸福感更高。90后的获得感、安全感低而幸福感高,或因获得感和安全感跟个人阅历有关,年长者因有在不同年龄段的阅历,纵向对比会有更明显的获得感和安全感。而90后因生活阅历,对比感受不明显,但他们活在当下,觉得很幸福。90后的幸福感更强,因为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的独生子女,父母通常是70后,给他们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属于消费的一代。90后的安全感稍弱,因为他们处在奋斗的起点,获得的社会资本、保障性要素和支撑性备件都还不够多,还没到真正拥有自己一方天地的时候,相对来说安全感会弱些。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大型青年调查发布:当代青年是改革开放的充分受益者》,《中国青年报》2018年12月11日)

材料三:

教育部长江学者周晓虹曾在访谈中说到改革开放对他那一代人命运的巨大影响。他1978年时21岁,做过知青,赶上恢复高考。他认为他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周晓虹及同时代人经历的命运改变,可称为改革开放对中国人命运改变的“解除压抑”版本,其特征是恢复高考使很多人进大学入体制,通过体制的资源配置获得阶层和命运的跃升。如今高考制度虽已寻常化,是国家的正常阶层流动方式,且更多人通过获得大学文凭进入的是市场而非体制,但仍可视为该版本的发展延续。

第二版本可称为引导能量。最典型的是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引导农民“离土不离乡”,剩余劳动力投入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导出的能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如“万元户”和乡镇企业主。能量一旦被引导到改变自身命运,它就极大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仅解除压抑和引导能量还不够,还需通过制度、政策等组织投入到特定领域和方向。这构成了改革开放对中国人命运改变的第三版本——组织能量。如20世纪80年代成立经济特区,给出各种政策;90年代后全面开放;如地方政府竞争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如积极给出优惠政策扶持各类高科技企业;如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如能量的组织,引发巨大的财富规模效应,在相应的利益结构上,使处于该结构各种位置的人受益,实现阶层攀升。

一个有机体的高速发展还需要激发出它巨大的潜力。这是改变命运的第四版本。这类例子如互联网、高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创业。在改革开放对中国这个有机体巨大潜能的激发中,很多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商业模式、商品、服务被创造出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了蛋糕。能吃到这些蛋糕的人实现命运的巨变。

解除压抑、引导能量、组织能量、激发能量,使中国这个有机体焕发巨大活力。这正是中国人改变命运的方式,每个人都在和改革开放一起成长。

(摘编自《改革关乎国运》,《南风窗》2018年11月2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0后受访者获得感和安全感高而幸福感较低,是因为幸福感与个人阅历无关,无法通过身处不同年龄段的纵向对比来感知。

B. 能否确保工作稳定和收入提长、社会公平正义和人们身体健康及未来生活保障,是衡量“三感”高低及改革成败的主要指标。

C. 改革开放通过解除压抑、引导能量、组织能量、激发能量的方式改变国运,也改变了很多与改革开放同行的个体的命运。

D. 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既是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目的所在,也是国家发展的归宿。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顺应制度政策的人把握特定时代机遇,在特定领域的相应利益结构中凭借财富的规模效应获益,实现自身阶层攀升。

B. 创新创业的时代,催生了很多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商业模式、商品、服务,相关从业者也可能随之改变自身命运。

C. 国家通过引导能量的方式,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很多人在改革中获得成功,改变了命运。

D. 如今高考制度虽然已经常态化,但多数大学毕业生进入的是市场而非体制,因此,他们潜在的压抑并未得到解除。

3.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背景下,如何才能让当代青年在和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更加“有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睡之美

毛志成

巧得近于出奇。就在几天前,我几乎同时接到了远处寄来的两份讣告,两者生前的命运大异:一个前半生虽然活得坎坎坷坷、命运多舛,但此后却着实走红了一把;一个前半生飞黄腾达多年,但死前却落得身败名裂、贫病交加。鉴于两者都是我的朋友,故而补寄的简短挽词都是一样的。这两句话是从古小说《庄子鼓盆成大道》中抄来的:

“夫子之来,时矣;夫子之去,适矣。”

所谓“适”,我不想解释得多么深奥,只想解释成“最终都永久地睡去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活着的时候其态万千,一经死去,其睡态往往都是一样的,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世上许多的美感之一就包括睡态之美。

婴儿出生之后,哭哭闹闹毕竟是暂时的,而大多时候是甜睡。欣赏婴儿的甜睡,是父母的幸福感之一。你看那婴儿的入睡时,只是睡而已,他什么其它的意识都没有。也不会挑剔他是睡在阔气父母所提供的贵重之床上还是睡在贫贱父母只能提供的土炕上。这时,十之八九的父母都会做出愚蠢式的企盼:“孩子,快快长大,快快长大……”婴儿倘若在内心深处已有意识,只是不会表达,他将做怎样的回答?其实,他已经回答了,这就是啼哭。

是的,他不愿长大。

孩子长大了,父母向孩子无论提供的是什么,是功成名就还是卑微一世,总之都会剥夺他的一种最为宝贵的权利——甜甜的睡眠,无忧的睡态。不必讳言,世界上真正享有甜甜睡眠和无忧睡态的人太少太少了!少得不足万分之一,甚而亿分之一!例如:有人是基于劳累不堪而昏昏沉沉睡去的;有人是基于酒肉过量而迷迷糊糊睡去的;有人是被忧国忧民煎熬得睡去的;有人是在名利场上作戏太狂而累得睡去的;有人是因为追求真理、积累知识而在书桌旁睡去的;有人是由于始终是白痴、愚昧而在迷路中睡去的;有人是英雄,他是在战场上睡去的;有人是凶犯,他是在刑场上睡去的。

此外,有的人是因为智慧太多而忙里偷闲睡去的;有的人是由于糊涂过甚而随时随地睡去的:有的人是在救人现场因牺牲而睡去的;有的人是在害人现场因盲逃而落井时睡去的;有的人是明知患了绝症而悠然睡去的,有的人是虽然来临绝境但目忧郁过度而睡去的;有的人是因为有意舍生而睡去的;有的人是因为种种意外而睡去的……

上述的睡去,虽然性质各异,有的可歌可泣而有的可鄙可咒,但最终的睡去本身却是平等的,甚而是可爱的——因为当他们刚出生做婴儿时都曾有过同样的睡态。很美。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史以来,特别是有了文字、有了文学以来,人们为婴儿睡态之美而写出的赞美之文已经很多。凡有良知、善意的人,也都神往过或缅怀过那样的童真之美。但果真有那样睡态之美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万者无一,包括那样的神往、缅怀,大约也十者九虚。倘若有人(包括上帝)问:“假如真能使你们还原为当初的婴儿式睡态,而且永远定格不变,你们同意么?请发誓!”我相信,假如他们说的确实是毫无伪意的真言,定会闻之走散,不再强调。因为已经“长大成人”者和“尚未成人”的儿童相比,前者毕竟“懂事”了。他们懂了什么?首先懂得了即使是婴儿,出生的背景也很不相同,此后的贫富、贵贱、尊卑之分也注定成为社会法则之一。

谁愿意永远童真呢?于是从婴儿渐渐成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之后,人的睡态也必然千种万种。有了各种“觉悟”“理性”“知识”“学问”的人,人生轨迹大都是对婴儿睡态的远离和叛离。直到成了脱齿落发的老叟或老妪,彻底丢弃了许多的所谓财产或遗产,这才有可能用无知、无牙的嘴憨笑一番,憨睡一番,像个婴儿。但要他们在睡态上彻底像个婴儿,也近于不可能。因为他们无论是被客观世界干扰,还是被主观世界中任何残存物的刺激,稍一醒来就会愣神、发呆。

但是,我多么希望人类的睡态都能还原为婴儿式的睡态,不论他是青年、中年、老年。莫非活到一定年龄的人,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复归于童趣么?回答这个问题,现令人类的智能仍不够,只能求救于上帝或更为“新新”的人类去回答吧。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引述《庄子鼓盆成大道》中的话,间接阐释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一种偶然,而离开也不过是一种永久地睡去。

B. 父母期盼孩子快快长大,违背了孩子的意愿,剥夺了孩子甜甜睡眠的权利,并不懂得婴儿式睡眠的价值,所以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C. 尽管有许多文章赞美婴儿睡态之美,但只有极少数怀有良知、善意的人懂得婴儿式睡眠的价值,能够拥有那种睡态之美的更是少之又少。

D. 本文赞美睡之美,实际上探讨了人们成长以后如何找回童真、童趣后的人生思考,语言轻松晓畅,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达观认识。

2.作者花费较多笔墨罗列了不同的睡态,这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3.“睡之美”是一种怎样的美?为什么长大后,人们无法还原到当初婴儿式的睡态?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也。少孤,与叔父翁居。翁抚养甚笃,基亦以孝称。年十七,郡召为吏,非其好也,遂去,入琅邪界游学。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是时青土初定,刺史王凌特表请基为别驾,凌复请还。顷之,司徒王朗辟基,凌不遣。朗书劾州曰:“凡家臣之良,则升于公辅,公臣之良,则入于王职,是故古者侯伯有贡士之礼。今州取宿卫之臣,留秘阁之吏,所希闻也。”凌犹不遣。凌流称青土,盖亦由基协和之辅也。明帝盛修宫室,百姓劳瘁。基上疏曰:“臣闻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昔汉有天下,至孝文时唯有同姓诸侯,而贾谊忧之曰:‘置火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因谓之安也。’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竞社稷之忧也。使贾谊复起,必深切于曩时矣。”

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大将军曹爽请为从事中郎,出为安丰太守。郡接吴寇,为政清严有威惠,明设防备,敌不敢犯,加讨寇将军。昊尝大发众集建业,扬声驶入攻扬州。基曰:“昔孙权再至合肥,全琮出庐江,朱然寇襄阳,皆无功而还。今陆逊等已死,而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新将来信。此不过欲补定支党,还自保护耳。”后权竟不能出。时曹爽专柄,风化陵迟,基著《时要论》以切世事。以疾征还,起家为河南尹,未拜,爽伏诛,基尝为爽官属,随例罢。景元二年,基薨,追赠司空,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竞/社稷之忧也/

B. 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竟/社稷之忧也/

C. 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竞/社稷之忧也/

D. 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竞/社稷之忧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琅邪: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老地名,历史上曾有琅邪邑(县)、琅琊国、琅琊郡等。

B. 别驾:官名,汉代设置,州刺使的佐吏。刺史出巡边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称。

C. 辟:征辟,汉代选官制度。征指皇帝下诏聘召,辟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

D. 起家:就是“起于家”。“白手起家”指“创立事业”,文中“起家”指“布衣出身,接受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基为官耿介,深受他人赏识。司徒王朗多次征召他不去,但他因辅佐王凌有功得到了青州士人的称赞。

B. 王基体恤百姓,敢于谏言。魏明帝大兴土木使百姓劳苦,对此,他深感担忧,上书引用贾谊的话加以规劝。

C. 王基刚正不阿,蔑视权贵。曹爽专制,导致国内风气败坏,他不畏强权,撰《时要论》加以讥讽。

D. 王基有远见,擅长军事分析。东吴声称要攻打扬州,他认为孙权必定不会出兵。最后孙权果然没有出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

(2)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新将未信。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甲: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乙: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奎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首句写诗人游仙境,遇仙女麻姑。“方外”,指神仙居住之处。“麻姑”,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

B. 甲诗以“闻说”引出其答案。君山原是昆仑山顶上的灵石,被海风吹落至洞庭湖而形成的,有神秘莫测之感。

C. 乙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凝视君山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湖水的颜色比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 乙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湖山的色彩,然后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品,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眼前。

2.试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有何异同?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渔家傲》中既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又抒发了思乡和希望建立功业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阐明从变动的一面看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的句子:“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对自身“__________”。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语言文字运用

文学翻译是否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精神?事实上,不懂法语的林纾和精通法语的王寿昌之间的合作,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向中国的读者挑明了文学翻译中的一个事实:翻译就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合作。意味着翻译文学,或有不同时代的合作,或有不同文化的合作,或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也许正因为此,有关具体的翻译作品的质疑之声,总是        。当文学翻译从襁褓里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巨人之后,质疑之声也变得越来越响亮。

多年来,总是有人        地强调时代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差异,如何会在翻译的过程里伤害文学作品原作的精神。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文学之所以        ,就是得益于差异的存在。

我承认,由于语言的不同,再加上文化的差异、时代的差异和个人生活背景之间的差异,会让一部文学作品在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过程中,丢失某些母语的特征和某些原作的特征,这是不可避免的,(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是通过整体的力量体现出来的,一部成功的翻译文学作品也应该是整体的,就像有时候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犯上几个小错误,翻译家在翻译一部作品时也会同样犯上几个小错误,对此不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绝如缕  喋喋不休  源远流长  拍案而起

B. 不绝如缕  滔滔不绝  源远流长  大惊小怪

C. 不绝于耳  喋喋不休  长盛不衰  大惊小怪

D. 不绝于耳  滔滔不绝  长盛不衰  拍案而起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意味着文学的翻译,或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不同文化的合作,或有不同时代的合作

B. 这意味着文学的翻译,就是不同时代的合作,不同文化的合作,还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

C. 意味着文学的翻译,就是不同文化的合作,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还有不同时代的合作

D. 这意味着翻译文学,就是不同时代的合作,或是人生经历的合作,或是不同文化的合作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是不能以此作为标准,来断定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成功

B. 或许不能以此作为标准,来判定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否成功

C. 甚至不能以此作为标准,来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成功

D. 但是不能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否成功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参照上下文,补写出划横线处的句子。

清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1)_____;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2)_____,又该留下点什么?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3)_____;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今年高考首日适逢端午节,请你拟写两条标语,悬挂在学校大门两侧。要求:两条标语字数相同(每条7-18字)、句式基本一致,包含端午节、高考、青春、梦想等元素。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百五十年前,福州船政学堂走出了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青年,他们登上现代战舰远航海上,寻求图存御敌之道。

一百年前,五四新青年在前所未有的民族忧患中,迎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打开思想的桎梏,唤醒民族的灵魂。

七十年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挂上了天安门城楼。

四十年前,两万“拓荒牛”劈山开路,重启国门,开放沿海港口,建设经济特区。

21世纪,新时代的领导人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封闭主义的挑战,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开放是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青年是开放发展的主力军。作为一名即将走出家庭、走向世界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联想与感触?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向你的同龄人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