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的?
|
2. 难度:中等 | |
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是指“学习”,他“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
3. 难度:中等 | |
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荀子所说的“学不可以已”有什么区别?
|
4. 难度:中等 | |
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本文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说理,而且比喻的形式多样。试举例说明。
|
5. 难度:简单 | |
重要字音 ①中绳(__________) ②輮(__________)以为轮 ③其曲(__________)中规 ④槁(__________)暴(__________) ⑤砺(__________) ⑥参(__________)省(__________) ⑦跂(__________)而望 ⑧舟楫(__________) ⑨善假(__________)于物 ⑩蛟(__________)龙 ⑪跬(__________)步 ⑫骐(__________)骥(__________) ⑬驽(_________)马 ⑭锲(__________)而不舍 ⑮金石可镂(__________) ⑯二螯(__________) ⑰蛇鳝(__________)
|
6. 难度:中等 | |
通假字 ①輮以为轮 “輮”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有槁暴 “有”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难度:简单 | |
①金就砺则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多指黄金。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比喻怀人的党羽,多含贬义。 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
8. 难度:简单 | |
①疾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君有疾在腠理 名词,________________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动词,________________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名词,________________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动词,________________ ②假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动词,________________ 是以人多以书假余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动词,________________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动词,________________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
9. 难度:简单 | |
③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博闻强识 名词,________________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子亦有异闻乎 名词,________________ ④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________________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动词,________________ 远在绝域,不知死生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博闻强识,过绝于人 动词,________________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副词,________________ 佛印绝类弥勒 副词,________________
|
10. 难度:简单 | |
⑤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_______________ 圣心备焉 语气助词,_______________ ⑥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___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_______________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_______________ 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_______________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连词,_______________ ⑦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词,_______________ 青,取之于蓝 介词,_______________ 善假于物也 介词,_______________ ⑧者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语气词,_____________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代词,_______________
|
11. 难度:简单 | |
名词的活用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天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难度:简单 | |
形容词的活用 ④故木受绳则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积善成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难度:简单 | |
数词的活用 ⑦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简单 | |
①木直中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金就砺则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吾尝跂而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锲而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难度:简单 | |
(1)判断句 ①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_____”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__”
|
16. 难度:简单 | |
(1)定语后置句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2)省略句 ⑤輮以为轮 完整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 (3)固定句式 ⑥无以至千里 “___________”是固定短语,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怎样理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18. 难度:中等 | |
怎样理解韩愈在文中提出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看法?
|
19. 难度:中等 | |
韩愈的论说文以气势通畅著称,请结合本文的行文思路加以分析。
|
20. 难度:中等 | |
《师说》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分析。
|
21. 难度:简单 | |
①庸(______)知 ②嗟(______)乎 ③句读(______) ④或不(______)焉 ⑤官盛则近谀(______) ⑥欤(______) ⑦郯(______)子 ⑧师襄(______) ⑨老聃(______) ⑩苌(______)弘 ⑪蟠(______) ⑫经传(_____) ⑬贻(______)之
|
22. 难度:简单 | |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简单 |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指大家、许多人。 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指小学教育。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
24. 难度:简单 | |
①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______________ 吾师道也 动词,________________ 或师焉,或不焉 动词,________________ 齐师伐我 名词,______________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名词,________________ ②传 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凭君传语报平安 动,________________ 又诈为诏书,以奸传朱安世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______________ ③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________________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名词,_______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________________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名词,________________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名词,________________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动词,________________
|
25. 难度:简单 | |
④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结构助词,________________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词,________________ 择师而教之 代词,________________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________________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音节助词,________________ 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________________ ⑤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_______________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_______________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代词,_______________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_______________ 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_______________ ⑥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末语气词,_____________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语气词,_____________
|
26. 难度:简单 | |
名词的活用 ①吾从而师之 名词的意动用法_,_以……为老师_ ②吾师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君子不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孔子师郯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难度:简单 | |
形容词的活用 ⑦耻学于师/不耻相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圣益圣,愚益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小学而大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位卑则足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简单 | |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学而大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圣人无常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作《师说》以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余嘉其能行古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难度:简单 | |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________________”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_________________”表判断 (2)被动句 ③不拘于时 “_________________”表被动 (3)状语后置句 ④耻学于师 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__”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 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__”
|
30. 难度:简单 | |
(1)宾语前置句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__” (2)固定句式 ⑦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_______”是固定短语,意思是“_________” ⑧是故圣亦圣,愚亦愚 “_______”是固定短语,意思是“_________”
|
31. 难度:简单 | |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 (1)金就砺则利 就:________________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________________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________________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中:________________ (3)是故无贵无贱 无:________________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________________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________________ 作《师说》以贻之 贻:_________________
|
32.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C.其皆出于此乎 余嘉其能行古道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3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有学问的人 君子生非异也 生:生命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小的方面要学习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知识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容身,安身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
34. 难度:简单 | |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 ) ①吾师道也 ②耻学于师 ③孔子师郯子 ④小学而大遗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吾从而师之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B.①③/②⑦⑧/④⑥⑤ 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D.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
3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监”指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等;教学人员为博士、直讲、助教等。 B.“骐骥”是骏马的别称,马的别称还有:白驹、飞黄、骥、骊、骝等。 C.“君子”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指有道德的人。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 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
36. 难度:简单 | |
名句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见识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阐述择师的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点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相近。 (7)《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7. 难度:中等 |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3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①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上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劝学》) (注)①理:治,特指政治清明安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者师达而有材 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右则右重 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行彰矣 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2)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3.从选文的论述看,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圣人呢?
|
3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尊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箱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于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于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跽:长跪,跪姿的一种。跪时除两膝着地外,还要挺直上身。 B.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如士大夫。旧时也指读书人,如学士。 C.乡:地方行政区域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周制,—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春秋齐制,十连为乡。 D.国:大夫的封地。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家”,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国”。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建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范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
40. 难度:困难 | |
针对“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写一段批驳文字,不少于200字。
|
41. 难度:中等 | |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翮译成现代汉语。 (1)文段: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题目:圣人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殉其礼。 (2)文段: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①独不然。为考功郎②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九出参③闽藩。属有岛寇事④,衽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既又佐其泉为儒生师帅。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 (注)①子相:宗臣(1525—1560),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王世贞、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②考功郎:吏部官员。③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④岛寇事:指倭寇侵扰福建沿海。 题目: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
|
42. 难度:中等 |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节选自《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
43. 难度:中等 |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节选自《论语•》微子)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
44. 难度:中等 |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