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段时间,大学“撕名牌”——校名简称之争,因几起案例连续涌入舆情管道:那边厢四川“川医”的争论还没 ,这边厢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又掀起“南大”简称之争。对此,《光明网》评论道:“它纯属虚荣心作祟;高校若想通过简称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属于 。” ②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尘埃落定本末倒置旷日持久大相径庭 B.烟消云散细枝末节经年累月南辕北辙 C.尘埃落定细枝末节旷日持久南辕北辙 D.烟消云散本末倒置经年累月大相径庭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B.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老同志不但关心我,就是和他一起入伍的新同志也经常帮助我,这使我非常感动。 B.投资环境的优劣、服务质量的好坏、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C.为什么有些性格孤僻的人,甚至一些残疾人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于他们具备了独立思考的条件和能力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D.一年一度的贺岁剧既要有笑料,也要有思想,要让观众在笑过之后有所收获。
|
4. 难度:简单 |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______;______,而逞其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_______。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①而用其智 ②只用其技 ③不持于技 ④以售其貌 ⑤有的人止于心 ⑥有的人达于理 ⑦有的人止于勇。 A. ④⑤⑦①⑥③② B. ②⑦⑥①⑤④③ C. ④⑦⑤②⑥①③ D. ①⑥⑤④⑦③②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诗句对应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②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A.①元宵节 ②端午节 ③中秋节 ④七夕 B.①端午节 ②中秋节 ③七夕 ④元宵节 C.①中秋节 ②七夕 ③元宵节 ④端午节 D.①元宵节 ②端午节 ③七夕 ④中秋节
|
6.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沈浸醴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节选自韩愈《进学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具毕张,拔去凶邪 毕:全部 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捐:捐赠 C.沉浸醴郁,含英咀华 英:精华 D.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 靡:耗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患有司之不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然而公不见信于人 寡人之于国也 C.冬暖而儿号寒 动而得谤,名亦随之 D.窥陈编以盗窃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B.第一段是国子先生教诲学生的第一句话,激励学生应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这也是韩愈认为的主观修养的重要方面。 C.第二段写学生针对国子先生的教诲提出质问,从三个方面进行有力的反驳。文章从肯定到否定,显出波澜起伏之美。 D.第三段写国子先生针对学生驳诘的辨析,其中先以工匠、医师为喻,说明“宰相之方”在于用人能兼收并蓄,量才录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3)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5.韩愈认为学业发展、品行修炼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原文回答。
|
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了。 (1)这首词开头“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两句有何作用? (2)这首词写景状物历来被人称颂,请分析上片的艺术特色。 (3)这首词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
8. 难度:简单 |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木业尽脱。 (苏轼《后赤壁赋》) (2)独立小桥风满袖,___________。(冯延巳《鹊踏枝》) (3)_______,无限江山,别是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4)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止也,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__________。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6)__________,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⑺把吴钩看了,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晒麦路上 简默 ①仿佛一夜之间,城里的一些商铺关门了,在它们门口的两边墙上,红纸黑字地写着:回家收麦,停业一天。 ②又是一年麦季,麦熟一晌,熟透的麦子像等待生产的婴儿,攒聚在挺拔的穗上。热辣辣的夏季风吹过,没有人收割,也没有铁器撞它们的腰,它们闭上眼睛弹了出去,似在跳远,比谁跳得远,划过细长的弧线,落入时光偶尔闪现的缝隙中,被从天降临的雨水浸泡,小心地发出牛毛似的芽儿,重新开始一株麦子的旅程。 ③在湖沟的日子,我一晚一晚地听着蛤蟆的叫声,一天一天地看着麦子成熟。我住的村委会院外,有一口水窖,水泥砌就,呈长方形,四面光滑笔直。它一览无余地敞开内心,接受天空的恩赐,再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它周围的土地。今年这片土地运气不错,没喊过渴,算得上风调雨顺。水窖储满了水,上头漂着去秋至今的落叶,蚊蝇嗡嗡地绕飞起哄,蛤蟆穿着树叶的隐身衣藏匿其中,是真正的伪装者。个别蛤蟆耐不住寂寞,白天也叫,听上去寥落而稀疏,叫得四周空荡荡的群山更空了。到了晚上,蛤蟆齐鸣,绵绵密密,汩汩滔滔,翻墙越窗,进入室内。在寂天寞地的山里,水窖是热闹的中心,就像一枚石子丢进一池水中,荡开一波一波的涟漪,这个夜晚陡生了无穷的动感,一端连接着我的梦境。我知道,在这个山里,过去人们普遍贫穷,到了青黄不接的日子,总盼着池塘里的蛤蟆开叫,那意味着土地上的麦子就要成熟了。是蛤蟆在青与黄两种日子间穿针引线,以稠密如针脚的呼唤,接续起饥饿和温饱。 ④墙上的草帽被取了下来,它赋闲快一年了,落满了尘世的灰土,曾经的金黄黯淡了,像个垂暮的农人,但仍条分缕析得出阳光、雨水和农谚;一起被摘下的还有镰刀,它挂在墙上,锋刃向下,像个“7”,现在它被搁到磨刀石上反复磨砺,清水洗去了它隔年的锈与尘,体内的锋利和光芒重新汹涌澎湃。 ⑤收割后的麦子面临着脱粒和晾晒。我发现他们的院子小得晒不开麦子,有的人家看得远,想得周全,翻盖房子时在房顶上打了水泥地,可以由房内提了粮食上去摊开晾晒。有一条名为“村村通”的水泥路,像一根牛绹绳,牵起了山里和山外,湖沟就是这上头的一个绳扣。这条路迎合山势修筑,漫长而曲折,仅可容一辆车驶过。村民偶尔会挑平坦的路段撒上刚收割的麦子,叫来来往往的汽车、驴车、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碾轧过,麦粒在尘世的履带下应声脱落。他们也没办法,过去的打麦场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摇身变成了谁家的宅院或承包田,村庄中再没有那一片地方,没了夏夜劳力们各种话题的集散地,也没了孩子们嬉闹玩耍的乐园。 ⑥车来车往,一溜烟地。这儿不是天堂,而是尘世。接下来木锨素面登场了,它活在歇后语中: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大头”是说它的锨面,既薄且宽,高高地扬起麦粒,借助风力吹掉糠壳和尘土,撒下干净饱满的籽粒。 ⑦没了打麦场,麦子、玉米、黄豆等鱼贯上路了。水泥公路和沥青公路,条条都能通往你想去的地方——已经有麦子提前覆盖在上头了。有时,四周会放着石块,圈起它们,似乎在防止它们拔腿逃跑。 ⑧车轮滚滚,一趟趟地飞速驶过,带来了丝丝热风,带走了一些麦子,进入城里。 ⑨那个开羊汤馆的中年人,刚刚回家收麦归来,正将扬过的麦粒倒在饭馆门前的水泥地上晾晒。这儿地处城里的腹地。昨晚凭空下了一场小雨,今天上午这一小片麦粒就不偏不倚地落到了这儿,晒着城里的阳光,一点一点地被抽干水分。 ⑩中年人熟练地卷起一根烟,迷离的目光越过地上的麦粒,望向高楼阻隔的远方,巨大的阴影像篱笆挡住了他,他突然感到手足无措,内心压抑,泪水无声地划过脸庞,坠落如果核……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9月) 1.请赏析第二段文字的表达特色。 2.没有了过去的打麦场,麦子没有了晾晒的地方,请具体说说文中麦子晾晒在哪些地方。 3.文章结尾中年男人为什么会“手足无措,内心压抑,泪水无声地划过脸庞”? 4.请探究本文作者的情感意蕴。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请不要遗址公园化 冯骥才 ①说到遗址,便会想起那年埃及考察。埃及大地到处是公元前数千年的历史遗址,给人一种极强烈的文明的初始感、源头感。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葬的遗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坚硬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走去时,没有留下任何寻找它的线索,只有问号。这些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之间。于是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然而这才是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也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②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往往并不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城中,与人们“生活”在一起;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视作垃圾,去动手清理。相反,把它们当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说动它。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如果扶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谁敢去改动历史?它残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象。 ③然而,在我们这里却被改变了。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公园。 ④做这种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有尊严、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 ⑤不可否认,我们一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可能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不懂,但不懂得历史文化的人怎么能去管理文化遗产呢? ⑥进而说,又决非仅仅是不懂;如果不懂,为什么要破费大笔钱财为遗址围墙造景、植树栽花呢?其目的无人不知,便是开发旅游,招引游客,图谋赚得更多银子。就这样,遗址正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 ⑦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不怕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带来的浅薄与苍白——不怕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和富得流油的苍白吗? (写于2010年6月,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作者认为遗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2.国内将遗址公园化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 3.文章最后说:“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请说说这句话有哪几点含意。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明代学者苏浚在他的《鸡鸣偶记》中论述什么是朋友时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与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谈择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