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金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jí)恨    gòu)当    cáo)杂    情不自jìn

B.tì)    liáo)铐    guī)裂    呕哑嘲哳zhāo zhā)

C.y īn  dòng)吓    shěn)知    义愤填yīng

D.jǐ)予    jiān    船坞(wù)    言笑晏晏yàn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唐诗、宋词、元曲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学史上三座巍巍伫立的高峰,是中华文明灿烂长卷中最为绚丽的篇章。

B.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力。

C. 只要中国按照自己改革发展的节奏稳步向前,国人更加坚定意志、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力挫美国的“霸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老年人的精神瞻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完好的精神状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面几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       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2)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       呢?

(3)辛德勒       良久,最终作出决定要尽力挽救那些即将遭灭顶之灾的犹太人。

(4)伽西莫多又显出       的样子,他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

A. 服用      袖手旁观       权衡        筋疲力尽

B. 使用      熟视无睹       思考        身心交瘁

C. 使用      袖手旁观       思考        筋疲力尽

D. 服用      熟视无睹       权衡        身心交瘁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实说,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

B.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C. 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那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

D. 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说“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是的,即使一个人的手不慎失去了,残肢还会提醒他手曾经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雾的消散,云的飘移,永远没有了,没有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落实情况。该方案表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是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

B.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应急救援航空器空白,同时还满足了国家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能力建设的需要。

C.“同英雄伟大动机相伴随的,往往是伟大的社会效果。”不仅英雄烈士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

D.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其次诎体受辱

B.及以至是,言不辱者           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则仆偿前辱之责

D.子非三闾大夫与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组

A.请略陈固陋                    所谓强颜耳,曷足

B.故述往事,来者              谨拜表以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          吾家读书久不

D.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C.渔夫莞尔而笑 D.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汝姊在吾怀,呱呱泣         渔父见问之曰

B.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屈原既放,游江潭

C.至于鞭箠之间,欲引节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有所不得已也

D.以通狂惑                   后二年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从常见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王拘而演《周易》②安能以身之察察③圣人不凝滞于物④安能以皓皓之白

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D.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2. 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B.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C.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D.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头人与空碗

蔡怡

(1)一九七九年,刚刚开放不久,住在美国的我,就兴冲冲地想帮父亲找他失散了四十三年的家人。对我这个念头,一向被母亲讥为木头人的父亲,反应并不热烈,只木木地回应:“别麻烦了,让他们永远活在我心中吧……”紧接着他在越洋电话中长叹一声,就不再言语了。我猜他又是眼神好遥远、好飘忽地望着无际的天空……父亲说他在十六岁时,也就是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后,跟着学校离开老家山东聊城,做起了流亡学生,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见过父母。

(2)“胜利后,你怎么不赶快回家呢?”听故事的我摇着父亲问。

(3)父亲回答:“我正在沙坪坝中央大学念大四,要先去南京校本部把书念完呀!”

(4)“那念完书后就赶快回家啊!”我焦急地说。

(5)“唉!谁知那时家乡成了个名词,回不去啦!”父亲继续说故事。

(6)“一九四六年秋天,我一到山东青岛,就焦急地打听聊城的消息,但家乡的消息根本传不出来。到了一九四七年底,听说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弃守,有位堂兄从聊城逃到济南,我就兼程由青岛赶去济南会面。但这堂兄劝我先别急着回去,因我去过重庆,恐会拖累家人。所以望着近在咫尺的聊城,我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此时,胶济铁路即将被拦腰切断,再耽搁就回不了青岛。当时真是急得我捶胸顿足、扼腕兴叹!但也只有一步一回头地上了回青岛的火车。”

(7)“那后来呢?”我急急追问父亲。

(8)“后来……谁料得到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会兵败如山倒?后来……不就和你妈逃到台湾来,就再也回不去啦!”

(9)故事就说到这儿,父亲长叹一声,不再言语了。他的眼神好遥远、好飘忽地望着无际的天空……虽然父亲不再言语,我却在他的眼神中读到他因一时犹豫所造成的锥心蚀骨的痛与自责。所以打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决心,将来要帮父亲找他的家人。

(10)一九八一年,我不顾父亲的木然,悄悄托人在山东聊城登起寻人启事。

(11)刚开始登报,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谁知半年后就收到了一封山东聊城蔡庄寄来的信。我拆信的手哆哆嗦嗦地抖个不停……信上捎来天大的好消息,说爷爷奶奶还活着,要父亲尽快回乡见上一面。我正要狂喜狂喊时,不经意瞄到信尾这自称是父亲堂侄儿的蔡宝意写的一行小字:我们这位堂叔本名应是蔡宝光,在家里还有一个等了他快一辈子的媳妇刘金娥……①看到这儿,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身起鸡皮疙瘩,好似有无数的电流通过,上下不停地颤抖……颤抖……这么多年来我终于明白,每次提起爷爷奶奶,父亲总是沉默不语、怅然长叹的原因了;也终于明白母亲总是讥讽父亲是个一个字儿也蹦不出来的“木头人”的苦闷。这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痛,加上隐瞒曾做小丈夫的苦,几十年来就像石磨般一再地蹂躏着父亲的心,也难怪他被折磨成木头人哪!

(12)这封家书,让父亲背上了对婚姻不忠的原罪,让母亲在一夕之间成了小娘,让父母原本就不和的婚姻掀起了滔天巨浪。我望着那满怀期待却闯下大祸的家书,不知心中该怨谁。

(13)发飙了一百多天的母亲终于安静下来。到底一九四八年初,父亲来到自家门口却没有进去,除了逃避内战,也为逃一桩他不要的婚姻。对婚姻,他早做了抉择,聪明的母亲该明白吧。

(14)于是我劝父亲赶快经美国转赴大陆探亲。但因台湾当局的严厉警告,父亲坚持不敢走这条线路,我们也只有眼巴巴地等到一九八七年,台湾当局终于开放两岸观光了,这才急吼吼地经香港、北京直奔山东聊城蔡庄。

(15)当一群小辈簇拥出来一个满面风霜,双脚被缠过又放开,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看起来比父亲大上十岁的乡下农妇时,父亲完全不认人地问:“你是谁啊?”那农妇沙哑着声,有些腼腆地说:“我是刘金娥啊!”父亲愣了一下,先看了母亲一眼,然后焦急地问她:“咱父亲母亲还活着吗?”刘金娥不答话,请大家走进屋里,往前一指,两张遗像赫然摆在供桌上,奇怪的是,供桌上还放着一个早就被岁月洗褪了釉的空碗。

(16)蔡庄的人是怕父亲不回来,才撒下瞒天大谎。原来爷爷早在廿年前就过世了,而奶奶是在一九八一年才撒手人寰的。②刘金娥说:“我们娘……”她怯生生地看了眼母亲,改口说,“你娘生前每次开饭,都要放这个空碗在桌上。说这碗是你当年,也就是你十六岁那年,有天夜里突然由学校回来,喝了碗小米粥的碗。你这一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完全没了音信。但你娘一直相信你还活着,她说你一定会活着回来看她的……”我大妈一面擦眼泪,一面指着供桌上和爷爷奶奶一起痴痴地等着父亲的那个空碗。

(17)一向言语不多的木头人父亲,终于在那个似曾相识的空碗面前完全崩溃了。他那忍了五十年的乡愁家恨,他那藏在心中五十年的自责与痛苦,终于像决了堤的黄河,一发不可收。只见他双腿慢慢跪了下来,望着他父母的遗像,号啕大哭……在我听来,父亲的哭声不是哭声,而是心灵深处那从未愈合的伤口,惨遭撕裂所发出的最痛苦的哀号,最愤怒的呐喊。但是,无论他怎样呐喊,又怎能唤回那五十年的岁月,那倚门而待、日日期盼的双眸,还有那两个心灵被扭曲的女人的青春?父亲心中的痛,是永远……也拔不出来了。

1.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①看到这儿,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身起鸡皮疙瘩,好似有无数的电流通过,上下不停地颤抖……颤抖……

②刘金娥说:“我们娘……”她怯生生地看了眼母亲,改口说,“你娘生前每次开饭,都要放这个空碗在桌上。

2.结合全文分析第(1)节中父亲“反应并不热烈”的原因。

3.分析文章第(2)-(9)节的叙述特色。

4.结合全文分析结尾处父亲“哭声”的内涵。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艳滪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候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记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诗益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州万里       去:距离 B.于是其诗益    工:工整

C.今圣主兴而宇内定     逮:等到 D.嗜奇之士焉    恨:遗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苟有所得,则告予     谨拜表

B.成都,川蜀要地      唯倜傥非常人称焉

C.非壮强,多老死于其地          曩辱赐书

D.水行,江石悍利,波恶涡诡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

(2)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五、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离骚》)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长亭送别》)

(6)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渔父》)

(7)退论书策以舒其愤,________。(《报任安书》)

 

六、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

②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莫言

③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白岩松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无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