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可以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这首诗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这首《芣苢》,语言简练生动,描写形象传神,章句复沓回环,节奏鲜明有力。试结合全诗,分析体现了《诗经》的哪些艺术特色。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诗歌标题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中并没有面写外孙收麦的情景,这样的叙事安排是否合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里,诗人的情感变化很有层次,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有人评价《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淡静有味,主旨突出”,结合本诗进行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把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阴______  ⑦场______  ⑧村______  ⑨闭______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一词多义

①薄

言采之      助词,__________

儿已禄相    形容词,________

门衰祚      形容词,________

不宜妄自菲  动词,___________

西山      动词,__________

②言

有之               助词,_________

此人一一为具所闻     动词,_________

具以沛公报项王       名词,_________

和而色夷             名词,_________

凡六百一十六         名词,_________

一家之               名词,_______

③比

一竿晴日舞邻              形容词,_______

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介词,_________

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介词,_________

为奸                    动词,_________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词类活用

动词的活用

①三夜阴霪场圃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毁坏

②一杆晴日比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活用

③急炊大饼偿饥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多博村酤劳苦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①薄采之(助词,无实义)②薄言之(选取)③有诸孙替老人(依靠,依赖)④急炊大饼饥乏(赔偿)⑤多村酤劳苦辛(求取)⑥赋诗汝足精神(爱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

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颔联将大雨毁坏场圃和雨后初晴的明媚景象进行对比,将诗人欢快愉悦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D.《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尾联写出了新麦入仓后诗人的心情。其中的“怜”字表现出诗人在如释重负后难以掩盖的一点遗憾。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为诗歌体制,“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

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

C.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子数整齐划一。全诗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D.在古代,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各个分支除了保留姓以外,还会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文氏”即文姓。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运用律诗相关知识,将所给四句诗填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每逢佳节更情衷,            

                         

               ,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A. ①③④②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③②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四牡

《诗经•小雅》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注)①四牡:四匹雄马。②騑(fēi)騑:马行走不停而显得疲劳的样子。③倭迟: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④盬(gǔ):休止。⑤啴(tān):马疲惫喘息的样子。⑥骆:黑鬃的白马。⑦启处:安居休息。⑧鵻(zhuī):—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⑨苞:茂密。⑩栩(xǔ):柞树。将:奉养。(qīn)骎:马快速奔跑的样子。⑬谂(shěn):思念。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的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

B.全诗有三章写到马,马是诗中主人公出行的唯一陪伴;有两章写到鵻,这是诗人行途所见。写景随意而又自然。

C.马儿气喘吁吁地在迂回遥远的道路上奔跑是由于“王事靡盬”“我”的“伤悲”和“不遑启处”也是因为“王事靡盬”。

D.鵻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和随意栖止,与“我”和“我”的马儿不停奔波形成对比,增加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E.“将母来谂”是全诗的关键句,本句揭示出诗人“怀归”和“伤悲”的根本原因,也表现了连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并加以简要分析。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鸟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四、小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以“我”“夕阳”“河水”“远山”四个意象为必要元素,描写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情感。要求:①有心理描写;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有意境;④150字左右。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

《诗  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时上书请求减免关中赋税,因触怒权贵而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踯躅: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

诗歌的颔联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一)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1.本诗在语言上运用了多处叠音词,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作用。

2.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景外有人,景中有情。试作简要分析。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诗经》中的诗歌,回答问题。

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注)①颓:旋风。②遗:遗弃。③大德:指能共患难。

1.诗歌的第一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歌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