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与“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B.烛之武退秦师

C.顷之未发,太子 D.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沛公不胜杯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⑩置之坐上

A.①②③④⑤⑧ B.②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④⑥⑧⑨ D.①③⑤⑧⑨⑩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属今为虏矣

A.今者有小人 B.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C.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与“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吾属今为之虏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夫人之力不及此            斯人,吾谁与归?

计不知所出耳            ④荆轲笑武阳

A.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

B.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

C.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

D.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霸上                    ②常以身蔽沛公

③范增数项王                    ④左右欲相如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⑥使使以大王

璧归赵                        ⑧且庸人尚

A.①③④/②⑤/⑥⑦/⑧ B.①②⑤/③④⑧/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⑧ D.③⑥⑧/⑤⑦/①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王还柱走   ②图穷匕首见    ③而乃手共搏之   ④侍医夏无且其所奉药囊提轲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东道主”“图穷匕见”“劳苦功高”“道路以目”分别出自

A.《史记》    《左传》    《战国策》    《国语》

B.《史记》    《国语》    《左传》    《战国策》

C.《国语》    《左传》    《史记》    《战国策》

D.《左传》    《战国策》    《史记》    《国语》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光

鲁迅

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里细细地搜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

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乡试……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觉得涣散了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

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读书。“回去罢。”他迟疑了片时,这才悲惨的说。他们一溜烟跑走了。

“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惊,这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听得嗡的敲了一声响,自己的嘴又说道:“这回又完了!”

他屈指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竞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布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往外走,刚近院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狂跳。

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

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耳边似乎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

他耸然了,记得了。那时他不过是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给他讲有趣的故事。伊说是曾经听伊的祖母说,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

今天铁镜的光罩住了陈士成,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他说着,狮子似的走进那房里去,但不见了白光的影踪。他慢慢的再定睛,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而且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陈士成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就张皇的点了灯。他移开桌子,极小心的,一锄一锄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竞太寂静了,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

陈士成心里仿佛觉得空虚了。这其间,触着一种古怪的小东西了。他谨慎的挖起那东西来就灯光下仔细看时,那东西斑斑剥剥的像是烂骨头。他已经悟到这许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终于听得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

他栗然的发了大冷,同时也放了手,便再不敢向那边看。但忽而耳朵边又听得窃窃的低声说:“这里没有……到山里去……”

陈士成似乎记得白天在街上也曾听得有人说这种话,他不待再听完,已经恍然大悟了。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他奔跑着,这白光又远远的在前面了。

“是的,到山里去!”

他惨然的奔出去了。灯火结了灯花毕毕剥剥的炸了几声之后,便渐渐的缩小以至于无,那是残油已经烧尽了。第二天,有人在万流湖里看见一具浮尸。那是一具男尸,五十多岁,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便由地保埋了。

一九二二年六月

(有删改)

(注)①民间传说,埋藏着珠宝金银的上方有时会有白光游移飘忽。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②圆图:科举时代县考初试公布的名榜,将每五十名考取者的姓名写成一个圆图。③制艺和试帖: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的诗文。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一句运用比喻修辞,真切地体现了陈士成科举落榜希望落空后的心理状态。

B.文中“这回又完了!”这个句子反复出现,增强了陈士成失望心理的效果,为下文他出现幻觉并发疯埋下伏笔。

C.陈士成坚持科举考试十六次,但一直未考中,他认为考官有眼无珠,不懂他的文章,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

D.小说在陈士成死之前对灯火进行了描写,此时残油烧尽,灯花炸裂,渐渐缩小以至消失,其实是暗示了他的命运。

2.小说以“白光”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有人说,陈士成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同一类人,但又有不同。请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探究。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

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

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认为他能堪重任。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冶城

刘克庄

断镞遗枪不可求,西风古意满原头。

孙刘数子如春梦,王谢千年有旧游。

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说昔人愁。

神州只在阑干北,度度来时怕上楼。

(注)①冶城:在今天江苏南京市内朝天宫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②刘克庄:南宋末年豪放派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曾是铸造兵器之地,而今寻断镞遗枪都不可得,首句把人带入一种茫然无奈的情境之中。

B.西风萧瑟,古意悲凉,“满原头”凸显出一片苍茫之境,使抽象的思想活动变得形象化了。

C.作者追慕和冶城有关的孙刘、王谢等历史人物,表达为国效力的愿望。

D.第三联回到现实,诗人借所见“高塔”、所闻“暮笳”,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愁情。

2.诗人为什么“度度来时怕上楼”?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六、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

②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

③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_____________

④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⑥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

⑦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⑨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七、选择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___________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那么简单。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不是遥远的地方,而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___________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岁月的逝水与对自己无情的抛掷是歌者的哀叹。(    ),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___________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所以,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与生命___________的愁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偏狭        悲痛        抛弃        息息相关

B.狭隘        悲痛        抛弃        同来俱在

C.狭隘        悲悼        抛洒        息息相关

D.偏狭        悲悼        抛洒        同来俱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伊万·日丹诺夫说,“翅膀是鸟的悲剧,它把生命带入永恒的异乡”

B.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

C.萧伯纳说,“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好”

D.尼采说,“有故乡者,拥有幸福;无故乡者,拥有痛苦”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表达了歌者的哀叹。

B.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与对自己无情的抛掷。

C.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

D.岁月的逝水与对自己无情的抛掷表达了歌者的哀叹。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啄木鸟啄树的速度极快,每秒可以高达20次,尽管如此,___。因为它的大脑较小,头骨中有许午多小空隙,可以减弱震动;此外,啄木鸟的头部肌肉发达,___。尽管啄木乌啄虫子时,会把树啄得千疮百孔,但不可否认,它对保护树木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籍里,___,如《禽经》中的“志在木”,《异物志》中的“穿木食蠹”。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枊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九、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长辈常说:“零零后的世界我们不懂。”2018年,零零后逐渐步入成年,回视他们的成长,伴随他们成长的热词有“成人礼、天宫一号、王者荣耀、感动中国人物、QQ空间、抗战胜利70周年、二孩政策、选秀、搜题软件、阿尔法狗、诗词大会、金砖会议等”。

作为零零后的你,请从上述热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分析,写一篇文章让长辈更好地了解你们这一代。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