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工艺及其器具产品历来是用与美的完美结合典范,凝结着人类自身的生活智慧,线条优雅、纹样工整、器形端庄、功能适度、取材天然。工艺本身的造物之美以及器具所折射出的文化传承肌理,历时久选却仍能让人闻其芳香,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一鲜明的特性到了当下,却恰恰成了一把双刃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并且极大地制约了传统工艺的发展。 传统工艺多采用一些纯天然的材质进行手工制作,不是编扎工艺所用的、竹、藤,还是雕刻工艺所用的玉石、原木,从产品个体而言都非常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以及消费过程也很少产生污染。但从大的生态环境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角度着眼,不断地索取以及依赖天然材质,不仅是时自然界的一种极大破坏,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留下来隐患。一旦资源耗尽枯竭,传统工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最基本的基环境,发展与传承就捉襟见肘,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 传统工艺素以制作精美细致著称,故而技艺较为繁琐堆砌,很多传世的传统工艺品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美,这是古人时日用器具的品质追求以及其审美特性的一种极大表现,也因此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目光。可是也不难发现,传统工艺背后所隐藏的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固然人赞叹与欣赏,但从根本上说这一审美特性在现代生活中已经缺乏根基,因其与现代人追求简约的审美情趣与需求宽全相悖,市场低迷在所难免。 此外,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是口口相传的师徒制,技师与传人之间的面对面长时间授艺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技艺传承的完整性,但这种传承方式也相对脆弱,极易出现人才断层与流失,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潜藏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在没有大工业生产普及、也没有那么多外在从业诱惑的年代,经年累月的从业训练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艺传人,但到了现代,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核算直接导致传统工艺后继乏人,面临“人在技在,人亡艺绝”的困境,传承之路越走越窄。 因此,传统工艺传承,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深入挖掘现代生活需求,通过要素整合创新 提供更合理有用的产品,使传统工艺借由这些产品重新走进开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其密不 可分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 (摘编自梁玲琳、朱麒宇《再论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中的要素整合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工艺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这一鲜明的特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B. 依赖天然的材质,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捉襟见肘,进而导致工艺衰退。 C. 精雕细琢是传统工艺的艺术追求,但这种审美特性与现代人的追求相去甚远。 D. 师徒制曾是传统工艺传承的主要方式,但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却陷人了绝境。 2.下列对原文论述方面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材质特性、审美特性、传承特性等三个角度阐述传统工艺的发展问题。 B. 文章综合运用了分点阐述与辩证说理的方法,但没有列举典型事例进行论证。 C. 文章在论述中先阐述了传统工艺的优点,然后再揭示出这些优点背后的隐忧。 D. 文章针对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先总后分,逐层分析,最后提出总体解决方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自然资源不会耗尽枯竭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问题就可以不用担心。 B. 产品是传统工艺的最终承载者,它可以带着传统工艺重新走进现代人生活。 C. 只有顺应上时代需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D. 制约传统工艺传承的因素有很多,围绕工艺本身特性进行分析只是一种视角。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加快转型,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全球传统媒体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讲话提出,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融媒体中心建设,是破解传统媒体内部运行机制创新难题的龙头工程,直接决定媒体融合程度。从2015年两会报道开始,人民日报开始尝试“中央厨房”工作机制,打通全社采编资源,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传播”,形成“移动端讲快、PC端讲全、报纸讲深”的既融合又错位的发展格局,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融合产品。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都相继成立全媒体或融媒体工作机构,努力使“中央厨房”运行常态化,带动采编资源整合与体制机制创新。地方各级媒体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以及各地广播电视台,都围绕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变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多层次推进的“融合发展方阵”。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许多数字技术与不同媒体融合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融合成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被运用到全媒体采编平台之中,移动直播、H5应用等技术在采编制作环节普遍采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从无到有。这些技术进步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新技术也为融合发展的传播效果评估提供了便利条件。融合发展的效果如何,包括内容传播效果和项目建设效果是否达到了与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都要进行准确的反馈与评估。应以传播效果评估为重要环节,倒逼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尽管同国外媒体相比,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处于“第一方阵”,尤其是主流媒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甚至更胜一筹,但在内容生产上还要进一步努力。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主,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内容是满足受众需求的“第一指标”’技术与渠道都是为了方便内容到达受众。 (摘编自崔士鑫《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人民日报》2017年2月19日) 材料二: 4月2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7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报告对全国296份中央、省级、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主要报纸、301个中央及省级广播频率、37家拥有上星卫视的电视台的融合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分析2017年媒体融合传播的总体水平和特点。 表1 报纸、广播频率、电视融合/网络传播力TOP10
表2 传统媒体渠道拓展情况
(摘编自人民网研究院《2017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 材料三: 日前,《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蓝皮书指出,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媒体改革的必经之路。虽说新兴媒体依靠互联网和移动新载体而生,依靠先进的传播技术具有信息海量化、传播立体化、传播高效化等先天优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信息同质化、内容低俗化等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传统媒体在信息加工处理上具有专业优势,多年积累的媒体公信力与品牌影响力更是不容忽视,传统媒体在数字化环境下依然拥有自己的情怀和梦想。从融合演化路径来讲,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过程,而是全面的深入“相融”过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既不是“弱弱联合”,也未必是“强强相加”,而是优势互补,强弱结合,最终形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协同共进的良性发展局面。 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打造一个新型的适应受众、用户需求的信息传播平台的过程,也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并发现经济新增长点的过程,更是创造内容与载体相互助益的媒体新生态的过程。2016年以来,报纸杂志停刊的消息密集发布,这是纸媒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痛点”,给行业内从业者带来紧张和压力的同时,部分纸媒的停刊也给其他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启示:传统媒体通过资源整合,以转移或者搭建传播平台的形式开拓融合道路,继续进行新闻内容生产,或许可以成为一条发展的新思路。 (摘编自“中国皮书网”,2018年2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在传播力榜单上形成垄断性优势,体现出了央媒引领融合传播的态势。 B. 中西部地区在部分媒体融合传播上,在某些领域累积起了影响力,如陕西《华商报》、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湖北湖南的电视台。 C. 江浙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较而言在各种媒体形态的融合传播中表现突出,各渠道传播力较为均衡,具有综合性优势。 D. 除广播频率入驻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以及报纸自建客户端(含集团)的比例偏低外,各媒体在其他平台上的占有率均在95%以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工作机制,带动了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次的传统媒体积极推进制度改革,推出创新产品,提高媒体融合程度。 B. 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使得媒体面对的目标群体更加具象、更具个性,从而实现针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分析。 C.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兼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发现经济新增长点,但是也出现了信息同质化、内容低俗化等弊病。 D. 传统媒体如何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出媒体融合新思路,继续进行新闻内容生产,这是部分纸媒停刊给从业者带来的新思考。 3.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为什么能走在世界前列?还有哪些值得改进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乌 鸦 孙艳梅 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黑色的缝衣线,细,轻轻推门就会断掉,楼上共两间卧室一个储藏室,老婆子挨个拴。拴好,她把老花镜推向头顶,试着推推门,线果然马上抻直要断掉的样子。老婆子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挪下楼。 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沏一壶普洱,给墙上照片的老头儿倒了一杯,反手泼下,老婆子坚信只有反手泼下的茶水老头子在那边才能喝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呷着。 老婆子本来和墙上的老头子是沂州街的一对神仙儿。住二层小洋楼,吃自家种的菜,三个儿子讲究孝道,你来我往槐花串似的看望老两口。老两口还有什么心事啊,就在西边房檐下栽下一片肥竹,撒了一把粉豆花的种子。风吹起来,竹影花影影影绰绰照进屋里。屋里的老头儿老婆子坐在蒲团上喝茶,虽然有沙发,可是老两口却喜欢坐蒲团,蒲团厚厚的,四周用花布缠绕。喝着喝着,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茶喝得是花团锦簇。也许连老天爷都嫉妒他们了,说把老头收走就收走了。头天晚上老头儿还唠叨着要第二天一早起来拔拔小菜园的草,半夜就硬在了床上。神仙伴侣撇下一个。 给父亲送完殡,三个儿子着手讨论老母亲的赡养问题。仓廪实,然后知礼节,三个儿子的仓廪还算殷实,争着抢着让老母亲去家住。大儿子说,我是长子。二儿子说,我家住的宽敞。三儿子说,我是医生。定夺不下,老大说,听妈的,妈说上谁家就上谁家。 老婆子望着儿孙满堂高高矮矮的一屋子说,守完“头七”再说吧。守“头七”是沂州街的风俗,老婆子又说,这几天都累,不要都守在这里了,每家轮一晚吧。 第一天轮到老大和媳妇当值。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慢慢呷着茶,呷着呷着一窗的斜阳就渐渐枯萎下去,天色暗下来,长子长媳如约而至。 白话一阵,老婆子毕竟上了年纪,就在毕毕剥剥的燃烧着的白蜡烛声中,睡着了。长子长媳窝在客厅的沙发上头靠脚脚靠头,睡了。院里的狗,这几天人来人往的,也是乏了,应付差事般叫两声,也睡了。外面的一城灯火,远远近近闪烁着,把夜晚没开灯的房间映得明明灭灭。 忽然,老大被媳妇的脚挠了一下,老大翻身跃起,媳妇瞪了他一眼,朝熟睡的老婆子呶呶嘴,两人蹑手蹑足上了楼。 两口子把两间卧室一间储藏室翻了个遍,一无所获。媳妇说,你爹你娘没攒下好东西,至少还有洋钱吧,怎么连洋钱声都没听见?老大挠挠头,既然没找到,咱赶快下楼吧,让娘发现了,我这老大以后得蒙着狗皮出门。媳妇说,咱神不知鬼不觉,你娘哪会发现?说罢,媳妇把门轻轻阖上,甚至连门上挂的一条香荷包都纹丝不动。 老婆子在天光大亮的时候醒了,她像埋伏了一夜的猎人一样上了楼。 黑线断了,一大半都垂头丧气地耷拉在门把上,另一小半耷拉在门框上。老婆子揉揉昏花的老眼,愣片刻,觉得早上明晃晃的艳阳顿时暗淡无光了,一步,一步,下了楼,长子长媳头靠脚脚靠头仍旧睡得正酣,老婆子挪到蒲团上,将昨夜剩的残茶,抖抖索索地倒了一盏,喝下。 第二天晚上,老二和媳妇当值。 一晚上,老婆子睡得并不踏实,醒醒睡睡中,看着儿子和媳妇一直都头靠脚脚靠头睡得很酣,可是早上上楼去看时,黑线仍然断了。 第三天,老婆子在楼上拴线时,有些后悔自己的行为了,可开弓哪有回头箭啊,她咬咬牙,既然要试,就试到底吧。 早上醒来的老婆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楼。老天爷啊,那根细细的轻轻一开门就断的黑线竟然仍旧拴着。神谕般的晨光渗进幽暗的斗室,老婆子眼睛酸涩起来,小三,没白生,没白生哇。 老婆子宣布,她要跟三儿子住。搬家的时候,老婆子只带走了茶桌和蒲团。老婆子小脚点点的站在屋子中央指挥着,我就要这个桌子,好喝茶,剩下的你们分分吧。另外俩儿子就有些带气,都是些破烂,白送也不要。 老婆子在三子家一口气活到九十。有一天,小孙子爬到她膝盖上,小孙子刚刚在学校里学会了讲故事,他骄傲地给奶奶讲《乌鸦喝水》。讲完,老婆子摸摸小孙子的头说,乌鸦聪明,飞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又有一天,三子和媳妇商量贷款换个大房子。家里俩儿子一个老人,是有些局促。老婆子说,贷啥款,我这里有。她起身,找把剪子,把两个蒲团小心翼翼地拆开,层层叠叠的棉絮中铺陈着百元大钞及洋钱,数来得有百万元之多。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2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设置了悬念,并为后文以线测试儿子做铺垫。 B.小说严格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但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C.小说通过老婆子测试三个儿子的故事,深入发掘,小题材表现大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D.小说内容详略得当,详写老大和媳妇当值时动作、神态等,略写老二、老三夫妇的当值情况。 2.小说中老婆子性格有何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安排小孙子讲故事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
|
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 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 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①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 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 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②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颍川陈寔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将答拜。寔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樊英传》) (注)①玄(xūn):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请贤士的礼品。②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 B.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 C.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 D.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其辖境在今陕西西安附近。也指其所辖地区。 B.博士,古代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唐时又有新设置。 C.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臣民上书、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D.告归,指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古代表示告老退休的说法还有“致仕”“致政”“乞骸骨”“解褐”“释服”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英学识渊博,受到时人好评。他自幼学贯《五经》,隐居壶山期间,想要向他学习的人非常多,连朝中公卿都认为他为人贤良方正,有道德。 B.樊英针锋相对,不惧皇帝的威胁。皇帝以自己能生杀臣子来威胁他。他却以天命抗之,甚至暗讽皇帝是暴君。 C.樊英接受诏令,勉强入仕却被人批评。张楷说他为了不做官不惜激怒君王,做官时却又未能献上匡时救世的策略。 D.樊英恭敬谨慎,对妻子礼待有加。生病期间,妻子派侍女来问候,他从床上下来答拜,认为妻子的地位与自己是平等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2)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将军书院 贾岛 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 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井当深夜泉徽上,阁入高秋户尽开。 行背曲江①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②。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②著:同“着”。未朝回:不打算早回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田将军书院花石的新颖:花木因其新栽而不落俗套,石因远来而突破常见。 B. 颔联描写田将军书院的竹子穿越到邻家生长,地上绿苔数层,突出了书院的清静。 C. “户尽开”一词暗示出书院主人的开放性格,说明此处经常有客人来此读书论道。 D. 全诗前六句把笔墨集于视觉之上,一句一景,景景紧扣表达中心,最后两句抒怀。 2.诗人在田将军书院不打算早回去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
|
6. 难度:简单 | |
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论语》中,孔子用一个比喻,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和自己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其局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曲的特点。
|
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节,标志着合家团圆、幸福快乐。国人对春节的期待,实在无需赘述。但有人认为,“年味”正在变淡。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悄悄退场?春节,不仅是家人一周的相聚,更是重新出发的起点。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每一个春节的底色。传统文化,无需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宣传,也无需___________________的诉说,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乐的幸福画面中。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______________并不是可取的态度。想过好春节,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其中的陋习。同时,( )。全家起进电影院看电影或在家追网剧,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的祝福,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节日腐败’’的烦恼……积极拥抱新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蓬勃的生机。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拓。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张旗鼓 不胜其烦 故步自封 千篇一律 B.大张旗鼓 不厌其烦 抱残守缺 千篇一律 C.大费周章 不厌其烦 故步自封 一成不变 D.大费周章 不胜其烦 抱残守缺 一成不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我们必须确立新的表达方式 B.确立新的表达方式,我们就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C.为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应确立新的表达方式 D.我们确立新的表达方式,目的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B.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C.只要我们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D.只要我们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
8.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某大学机电系一学生会干部写的“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申请书,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 尊敬的学校领导: ①我乃机电系2017级2班的×××,②现为校学生会文体部负责人。③根据近一年来的努力工作,④我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⑤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⑥现自荐申请参加“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⑦后附我的工作、学习情况,⑧请学校领导务必予以考核。 机电系2017级2班 ×××
|
9. 难度:中等 | |
请根据给出的有关中秋节、重阳节的对联的下联,用给出的词语组成两副对联的上联。要求:语意完整连贯,符合节日特点,不重复使用词语。 池塘 黄菊 月静 倚风 桐叶 村酒 影 熟 中秋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风摇庭幕桂花香。 重阳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
|
10. 难度:中等 | |
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港珠澳大桥已正式开通,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中国人心中有座鹊桥,传说农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牛郎、织女相会,喜鹊群集银河,相衔成桥,以渡织女。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桥梁,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交流的和平友谊桥梁。 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梦想,中国桥的内涵在发展变化。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在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