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日照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解法治的关键之一在于对于“法”的认识。“法”具有丰富的内涵,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外在的、对人进行约束的规则的“法”;二是作为内在的、利用道德力量产生自我约束机制的“法”。从这两个层面对“法”进行理解,可以对法治进行更为全面的思考。

第一个层面是把“法”视作一系列规则,从外部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约束。在这个意义上,首先,“法”具体体现为法律、法令、条例等制度层面的规则,法治就是规则之治,强调规则至上。其次,“法”必须服从三个基本要素:法必须是良法,法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法必须符合人民的需要。第三,法治与人治相对立,法治意味着任何人都必须服从法律,任何人都不能将个人的意志和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第四,法治不仅强调的是一种行为方式,还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从心里真正对法律产生尊重与认同,才会在行为中遵守法律。

第二个层面是把“法”视作道德力量,从内部使人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在这个意义上,首先,即使是作为外部约束的法律制度,本身也承载着道德上的价值诉求,如果法律在道德上不受认可,那么它在实践中也难以得到遵守。其次,中国传统强调德治,然而作为一种道德力量的“法”,不仅体现在中国传统中,也体现在西方传统中。例如,自然法是西方法律传统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以贯之的核心观点是法律应该合乎某些先在的道德准则,法律的目的在于贯彻道德。从这一点上讲,强调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并非中国传统特有的观念。第三,进一步来说,“法”不仅可体现为法律,还可体现为根植于传统之中的习俗与惯例,因为习俗与惯例作为一种规范,同样具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在道德层面上发挥着“法”的作用,规范着人的行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从上述两个层面,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互区别,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如果说依法治国强调的重心是在“法”的第一个层面,即外显的制度规则层面,那么以德治国强调的重心则是在“法”的第二个层面,即内在的道德约束层面。另一方面,依法治国内含了以德治国的要求,因为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既包括外部的法律制度,还包括内部的道德力量。外在的法律制度需要内在的道德力量作为依托,没有道德力量依托的法律制度是脆弱的;内在的道德力量也需要外在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没有法律制度作为保障的道德不能外化为现实的制约力量。

(摘编自陈加乙《论文化传承与依法治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内外两个层面认识“法”,把握“法”的内涵,就能全面理解法治的含义。

B.把“法”视为一系列规则,法治就是规则之治,任何人都必须服从法律制度。

C.把“法”视作道德力量,法治就是道德之治,习俗与惯例可体现为法律制度。

D.中国法律传统强调德治,重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西方法律传统只强调法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从两个层面阐述“法”具有的丰富内涵,并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第二、三段分别从外在规则和内在道德两个层面具体阐述“法”的内涵。

C.文章第四段认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应相结合,并论述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要运用理论论证,重点阐述依法治国的两层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一部法是恶法,违背客观规律,不符合人民需要,就不能真正称之为法。

B.人们在道德上认可法律,法律就能在道德上约束自我,人们就容易遵守法律。

C.当依法治国所依之“法”体现为内部道德力量,依法治国就转化为以德治国。

D.外在的法律制度和内在的道德力量相辅相成,有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奥斯维辛

景凯旋

①大巴穿过一个村庄,驶进停车场。隔着一大片长满草的土地,远远地,天底下现出一排平房,两边是带刺的铁丝网,中间矗立着瞭望塔。尽管在电影里已经见过多次,但眼前这幅图景仍然让我感到森然。这就是奥斯维辛。

②进入集中营,眼前是两条交叉的铁轨,这就是当年运送囚犯的列车终点。囚犯们在这里分成两列长队:一队是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留下来当苦力;另一队是病弱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他们随后就被卡车送往毒气室。有些人已经看出不妙,一个女人丢下自己的孩子,想混进那支可以暂时活下来的队伍,孩子在后面追赶她,伸出手哭喊:“妈妈!”她发疯似地尖叫:“这不是我的孩子,不是我的!”押送人员抓住她和孩子,把她们扔到卡车上:“犹太臭娘们!你连亲生孩子都不要!”旁边的党卫军士兵,包括那些男囚犯都笑起来。

③即使在奥斯维辛,也是不缺少笑声的。

④在描写奥斯维辛的作品中,莱维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位作家。莱维是意大利犹太人,二战期间参加了一个抗击纳粹的游击队,1944年2月22日被送往奥斯维辛,同行的650个犹太人,最后只有14人生还。莱维是在1945年1月获得自由的,从返回家乡的第一天起,他就决定了,自己余生最重要的工作是为奥斯维辛的死难者作证。

⑤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实行集体惩罚,所有犹太人胸前都要佩戴黄星,以示这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关进奥斯维辛后,还要在每个犯人臂上刺上编号,就像牲口一样。莱维的编号是174517,莱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掉自己身上的编号,他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人并非因他所作所为而接受审判,而是因为自己所属的群体而受到牵连”。

⑥奥斯维辛的死亡率是很高的。然而,死亡对于囚犯并不是最坏的结果,最可怕的是丧失活着的尊严。莱维描写的许多细节让人难以忘却,押送他们的火车每到一站,党卫军就让男女囚犯下车,蹲在车旁大小便,押送人员毫不掩饰他们的兴味,就像是看一场演出。

⑦就像人们通常对生者说的抚慰话,活着的人总得要活下去,这是生活的铁律。除了个别亲历者,很少有人会愿意像莱维那样,永远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他无法摆脱这样的感觉,当他反复诉说自己的苦难时,世人早已感到无聊。他想让旁人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得到的却是怜悯,这不免会使他有一种惨败感。

⑧虽然莱维对人性感到失望,他仍然写了一些反抗的事例,例如,在运送他们的那列货物列车上,车厢里挤满了男男女女,当女犯们给婴儿喂奶时,囚犯们就在木头地板的夹缝里找到一些钉子,在车厢角落里挂上绳子,披上毯子作为屏风。莱维就此写道:“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象征:我们还不是禽兽,只要我们尝试抵抗,我们就不会变成禽兽。”

⑨读莱维的作品,我常常会想到母亲的遭遇。母亲前年去世了,享年93岁。在她最后的时光,我才知道了一些当年的事。

⑩母亲唯一的罪名是家庭出身,她被关在工作单位的一个会议室里,与许多男人关在一起。在那个房间里,只有母亲一个女性,她就用绳子把床单挂起来,把自己的身体遮住。其中有个普通的青年,他们都是单位同事,母亲平时与他无冤无仇,但他却是下手最狠的一个。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她老是会不经意地提起那个人,让我们打听他的近况,她永远不能原谅施暴者。那个人很早以前就病死了。母亲知道后,沉默了一会,问道:“他们为什么就不肯道歉?”

⑪直到母亲去世,我才在回忆中渐渐意识到,母亲一直没有轻松地生活过。她一辈子都在维护着自己的伤痛,那样的经历不是悲剧,它是人类生活的黑洞,没有尽头。我终于明白,当母亲用床单将自己的身体遮住时,她是在维护做人的最后尊严,尽管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除了亲人,没有人会在意她的遭遇。

⑫出了奥斯维辛,几株黄色的花在秋日傍晚的微风中颤动。我突然觉得,那些花朵的颜色很像当年犹太人胸前戴的黄星,而这片田野下兴许也埋葬过许许多多囚犯的骨灰,地里的花草才长得如此生机勃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描写了作者眼中的奥斯维辛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森然、恐怖的氛围,烘托了作者沉重的心情。

B.第⑦段中莱维反复诉说苦难时世人的反应,与《祝福》中听厌了祥林嫂讲述阿毛故事时人们的反应,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第⑧段写女犯们给婴儿喂奶时,囚犯们就在角落里挂绳披毯作为屏风,这体现出在纳粹严酷统治下人们的反抗精神。

D.作者在结尾处描写奥斯维辛外长得生机勃勃的花草,表达了自己从奥斯维辛走出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2.文中对母亲经历的叙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作者探访奥斯维辛时对人性的反思,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作答。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些年,寒冷冰冻天气席卷我国南方,我国南方地区正在经历以前少见的“寒冷”冬季。“最冷寒冬”也让南方供暖再度引发热议,一项有2万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者支持南方供暖。

但是,按照我国划定的秦岭—淮河供暖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不属于集中供暖的地区。在集中供暖的北方省市,室温测量标准多数为不低于16摄氏度。然而在上海、武汉、合肥等南方城市,冬季室内常温经常低至10摄氏度以下,雨雪天甚至在零摄氏度以下。以至于有人调侃,冬天北方人“穿单衣喝冷饮”,而南方人则是“取暖基本靠抖”。

据了解,秦岭—淮河线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中央政府划定的,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当时主要考虑到能源紧张、建设资金匮乏,只能优先保障北方寒冷地区的供暖。

时至今日,南方的集中供暖行动依旧没有完全展开。很多人都在质疑,60年前制定的分界线是否还应固守?秦岭—淮河线是历史产物,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大幅改善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这条线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情况,南方供暖的需求理应得到满足。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二:

南方供暖既要考虑南方的天气特点,也要从北方供暖中吸取某些经验和教训。北方主要采用集中供暖模式,它最大的优势是使一些大型电厂和大锅炉房的燃煤效率达到更高。但如今来看存在不少弊端,如居民家中有没有人都在供暖,都要按统一标准交费,既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负担。北方这种集中供暖模式,不仅会带来多方面的能源损耗,如管网热损耗、建筑热损耗等,还会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烧煤供暖已经成为北方雾霾的“元凶”之一。希望南方城市在供暖方面能吸取北方集中供暖的种种教训,尽量减少集中供暖或者放弃集中供暖。

目前,南方采暖方式日趋多元化,譬如:地源热泵技术采暖、燃气壁挂炉式暖气片采暖、地暖、空调等,这是令人可喜的变化。但问题是,这些采暖方式基本都是居民自己埋单,对高收入家庭来说没有压力,但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自我供暖”会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南方供暖需要从北方供暖中吸取一种“经验”——财政补贴供暖,让百姓享受到“取暖福利”。

供暖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种节能环保工程。对于前者,政府理应承担一定责任;对于后者,就不能忽视环保责任。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记者从杭州燃气集团获悉,杭州燃气集团推出天然气家庭分户式供暖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由设置供暖时长、温度,用热可单独计量。

杭州气候“夏热冬冷”,但因其不属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采暖区”,没有集中采暖设施。“杭州地区采暖期短、负荷小、波动大,采取家庭分户式供暖更适宜江南地区气候条件、建筑保温设施和居民居住习惯。”杭州燃气用具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利加介绍。

据了解,杭州燃气公司目前可提供以天然气为能源的地暖和墙暖两种供暖服务。“杭州市绝大多数开通管道燃气的住宅,没有预留冬季采暖所需的地热容量,不少家庭都倾向于安装更为简单的壁挂式天然气暖气片。”顾利加说。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使用煤、柴油供暖,天然气家庭分户式供暖更为便捷和绿色,也更加符合城乡住宅节能采暖需要。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世纪50年代划定的“秦岭—淮河”供暖分界线,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南方地区人们对供暖的需求。

B.由于能源紧张、建设资金匮乏,只能优先保障北方地区的供暖,南方的集中供暖行动没有完全展开。

C.南方采暖方式虽然日趋多样化,但基本都是居民自己埋单,对有些家庭来讲会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D.杭州不属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采暖区”,但其气候“夏热冬冷”,可以采取分户式供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大幅改善和气候的剧烈变化,人们对南方集中供暖已达成共识。

B.北方集中供暖存在不少弊端,南方城市应在供暖方面吸取北方集中供暖的种种教训。

C.杭州燃气集团推出的天然气家庭分户式供暖模式,符合南方实情,更为便捷和绿色。

D.对于南方的供暖问题,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都应该从民生、环保的高度来看待。

3.对于解决南方供暖问题,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林子,字敬士。田子弟也。年十三,遇家祸,时虽逃窜,而哀号昼夜不绝声。一门既陷妖党,兄弟并应从诛,逃伏草泽,常虑及祸。林子与诸兄昼藏夜出,即货所居宅,营墓葬父祖诸叔,凡六丧,俭而有礼。时刘牢之、高素之放纵其下,虏暴纵横,独高祖军政严明,无所侵犯,林子乃自归高祖。义熙五年,从伐鲜卑,行参镇军军事。大军于临朐交战,贼遣虎班突骑驰军后,林子率精勇东西奋击,皆大破之。慕容超退守广固,复与刘敬宣攻其西隅。广固既平,而卢循奄至。初,循之下也,广固未拔,循潜遣使结林子及宗人叔长。林子即密白高祖,叔长不以闻,反以循旨动林子。叔长素骁果,高祖以超未平,隐之,还至广固,乃诛叔长。高祖每征讨,林子辄摧锋居前。十二年冬,高祖伐羌,复参征西军事,悉署三府中兵,加建武将军。高祖至阌乡,姚泓扫境内之民,屯兵尧柳。时田子自武关北入,屯军蓝田,泓自率大众攻之。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田子欲穷追,进取长安,林子止之,曰:“往取长安,如指掌尔。复克贼城,便为独平一国,不赏之功也。”田子乃止。林子威声远闻,三辅震动,关中豪右,望风请附。高祖践阼,以佐命功,封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固让,不许。遭母忧,还东葬,乘舆躬幸,信使相望。葬毕,起辅国将军,林子固辞,不许,赐墨诏,朔望不复还朝,每军国大事,辄询问焉。顷之有疾,上以林子孝性,不欲使哭泣减损,日夕抚慰。永初三年,薨,时年四十六。谥曰怀伯。

(节选自《宋书·沈林子传》)

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

B.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

C.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

D.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辖地区。文中是前一种意思。

B.践阼,文中指高祖登上皇位。与“践祚”意思相近的还有“践极”“登基”等。

C.乘舆,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乘舆躬幸”意为高祖亲自前往。

D.朔望,朔日和望日。分别指旧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指逢朔望的朝谒之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林子谨守礼节。他年少遭遇家祸,被奸党连累,家中多人死去。但他变卖产业,安葬家人,丧事办得简洁而符合礼节。

B.沈林子忠心耿耿。攻下广固前,卢循派遣使者结交沈林子及他的族人沈叔长,沈林子没有隐瞒高祖,也拒绝了沈叔长的劝说。

C.沈林子深谋远虑。他的哥哥沈田子想要追击姚泓,他认为即使攻下长安,也不会得到封赏,阻止田子继续追击。

D.沈林子深得信任。沈林子两次拒绝高祖的封赏,都没得到允许;每有涉及国家军政的大事,高祖就向他询问。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叔长素骁果,高祖以超未平,隐之,还至广固,乃诛叔长。

(2)顷之有疾,上以林子孝性,不欲使哭泣减损,日夕抚慰。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五首(其一)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诗人重阳抱病登台,独赏秋景,感情基调与《登高》相同。

B.颔联借“竹叶青”酒的“竹叶”二字与“菊花”相对,新颖别致。

C.诗人既已“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便迁怒于菊,不再爱菊。

D.颈联写他乡日落、黑猿悲哭、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渲染凄清之境。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3)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将进酒》)

(4)千古凭高,____________。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四号”的目的地是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这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在人类从未直接看见的“月之暗面”实施月球探测和天文观测。月球背面有与正面        的地形地貌,由于正面的遮挡,月球背面还有各国天文学家        的干净电磁环境。在这里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

“嫦娥四号”搭载了一项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       ),“罐子”里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果蝇、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科学家将在这个小空间里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实现生态循环,并通过直播了解这项创举。“嫦娥四号”也开展了探月工程实施以来的首次国际合作。荷兰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仪,可以        低频的宇宙之声,探寻宇宙大爆炸后几亿年时间里的蛛丝马迹;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可以用于测量太阳风粒子        对月表的影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截然不同    梦寐以求    聆听    爆发

B.大相径庭    魂牵梦萦    聆听    暴发

C.截然不同    魂牵梦萦    倾听    爆发

D.大相径庭    梦寐以求    倾听    暴发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科学家将在这个小空间里实现生态循环,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并通过直播了解这项创举。

B.在这个小空间里,科学家将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实现生态循环,并通过直播了解这项创举。

C.在这个小空间里,科学家将实现生态循环,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并向大众直播这项创举。

D.科学家将在这个小空间里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实现生态循环,并向大众直播这项创举。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圆柱形“罐子”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

B.这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

C.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了这个圆柱形“罐子”

D.这个“罐子”呈圆柱形,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八纵”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盐铁路历经四年多的建设施工,于2018年12月26日上午与济青高铁同步通车,结束了日照、连云港和盐城三地不通动车的历史。日照立体化便捷交通体系再添新成员,并由此迈入“高铁时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青盐铁路自青岛北站引出,经日照、连云港至盐城北站,线路全长428公里,将串联起青岛、日照、连云港的三大海湾六座港口,向北与济青高铁、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连接,向南将与在建的盐城至南通铁路、上海至南通铁路相通,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带等沿海地区的铁路运输快捷通道。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漫画,描述画面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六、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文敏,2018年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她从小被收养,12岁时,养父患病去世,留下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养母和一个贫困的家。她的亲生父母多次上门要她回去居住,但文敏拒绝了。每天,天还没亮文敏就起床,为养母穿衣、洗漱、准备早饭。一放学,文敏就匆匆往家赶,下地干活,做饭做家务,照顾养母。虽然生活艰难,但她依然用坚强的毅力和稚嫩的双手操持着家里的一切,为养母固守了一个温暖的家。

材料二: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