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5月,习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源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智伯才德之论”的观点。它具体何所指呢?春秋战国之际,晋卿智宣子想要立智瑶为继承者。族人智果予以反对,理由是智瑶具有五个方面突出的优点,一是长得高大英俊,二是善于驾车射箭,三是才艺超群,四是聪慧善辩,五是意志坚强,处事果决;但是“夫以其五贤凌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智宣子却没有听从。智瑶为政后,专权于晋国,结怨于其他权势家族,向韩、魏、赵索要领地,最后韩、魏、赵三家合谋,攻灭智氏,是为“三家灭智”。 司马光以为,智伯身亡,是才胜德导致的。他认为“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从才与德是否兼具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类:才德全备者为圣人,才德兼亡者为愚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用人之法,若不得圣人,君子,则宁用愚人,不用小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司马光认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会如同恶庞生翼。司马光是据历史上乱臣败子多是才有余而德不足之事实得出此结论的。 “智伯才德之论”是有其思想渊源的。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管仲就有此思想。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病情严重时,齐桓公曾询问易牙、开方、竖刁等三人能否继承相国之位,管仲均给予了否定。理由是易牙杀子取媚于君;开方放着卫国太子不做,以臣事君;竖刁自宫来取媚国君:这三人各自的行为均突破了人情实际,突破了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管仲“用人以德为先,以德为本”的意见没有被齐桓公采纳,才导致了齐国的悲剧。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强调的正是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孔子弟子有若曾提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孟子也认为执政者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他的说法是假如喜欢听取善言,四面八方的人从千里之外都会赶来把善言告诉他;假如不喜欢听取善言,那别人就会模仿他说:“呵呵,我都已经知道了!”“呵呵”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于千里之外。士人在千里之外不来,那些进谗言的阿谀奉承之人就会来到。与那些进谗言的阿谀奉承之人住在一起,要想治理好国家,是办不到的。 司马光“智伯才德之论”是符合《资治通鉴》编纂目的的。他希望《资治通鉴》能“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 (摘自何发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原载《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希望《资治通鉴》能“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这一思想与其“智伯才德之论”一脉相承。 B.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辅助“德才”两者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而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立德。 C.孔子把“为政以德”这一观点比作众星拱卫北辰,生动形象地阐释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 D.据败子乱臣多是德不足而才有余的事实,司马光认为君子有才会做尽好事,小人有才会无恶不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智伯才德之论”的论题,运用大量理论论据,材料确凿可靠,拓展了广度,增加了深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B.文章以习总书记关于育人育才的重要讲话为引子,追根溯源,清晰地阐述了“智伯才德之论”的出处及思想渊源。 C.文章引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易牙,开方,竖刁三人的史实材料,增强了论据的可信度,有力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文章介绍了“智伯才德之论”的源头,司马光的用人观,管仲,孔孟为政的思想,并阐释了三者间的关系,结构严谨有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愚人才德兼亡,作恶易于控制;小人才胜于德,如同为虑添翼,作恶难以控制,可见为政用人首选愚人。 B.智瑶有远超他人的五方面优点,但有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缺点,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才胜于德”。 C.司马光认为用人应以德为先,才德兼备,提出的“智伯才德之论”观点源于智果反对智瑶继位的典故。 D.司马光据“智伯才德之论”的用人观,把德看作任用一个人的根本,今天的执政者也应该“唯德是举”。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月10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经济日报记者的联合采访。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5G将带来什么?如何推动? 苗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日益凸显,5G具备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的特点,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入到各行各业,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出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疗手术等各类创新应用,改变我们的社会。5G将构筑万物互联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社会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我们不仅要建好5G,更要想方设法解决好5G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加快促进5G终端成熟。5G芯片、终端的研发进程正在全力加速,力争5G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加快网络建设进程。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着力打造城市级的高质量5G精品网络。加快培育5G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基于C-V2X的车联网标准体系、产业协同和示范应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和5G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动5G与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领域的协同创新,集各方力量共促5G应用发展。 (摘自《中央发布未来动向 城市级5G网络成为发展重点》,《人民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二: 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5G商用时间表和路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材料三: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政府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美国三大政府机构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正对华为展开调查,调查后者是否违反了美国的制裁令,向伊朗出口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华为已经收到来自美国商务部和司;法部的行政传票。如果找到华为违法出口的不利证据,美国政府可能会对华为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裁。继制裁中兴之后,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不断进行打压,可一直拿不出证据。 美国为什么要在科技领域制裁中国?无非就是因为中国在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用不了10年就将超过美国,这让美国意识到按这种速度发展,中国在科技领域超越美国是早晚的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开始借贸易战打击中国的科技产业。与过去相比,中国在5G技术中已经获得国际领先地位,和美国已经可以分庭抗礼。然而,美国的制裁没有让中国停步。据媒体报道,我国有关部门已批准联通、电信、移动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从我国三大运营商的实验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在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展开,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布网测试。 (摘自《美国制裁也没用,中国的5G即将到来!》,2018年4月网络新闻) 材料四: 5G的未来很美好,但在具体应用时遇到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网络实施方面,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时间上看,网络实施任务艰巨,需要大家一起携手克服困难。投资效益也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重要挑战。5G投资需要大规模投资,未来5G基站量将是4G基站量的2倍,5G网络建设对运营商的投资要求至少是4G的1.5倍。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也是难题。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阶段,但是垂直行业和2G市场完全不一样,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完全定制化,用户认同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尤其是我们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这和4G以及过去的3G完全不一样。范式变革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去适配。无论是运营商公司内部,还是合作伙伴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价值体系可能都需要发生变革,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C的发展。 (摘自《5G商用四重门:美好的未来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1月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G以其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的优点,能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各类创新应用,从而改变社会。 B.从材料二可知,所列国家和欧盟在启动5G商用的时间安排上比较接近,在全球运营商加快5G布局的情况下,中国将在2020年年初正式启动。 C.继制裁中兴之后,美国政府机构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开展调查,企图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裁,可一直拿不出证据。 D.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S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5G精品网络打造、5G终端使用、5G融合发展都处于大规模试验阶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G若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深入到各行各业,构筑起万物互联,必将成为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 B.通过对材料二的分析就能发现,中国5G发展路线图为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商用三个阶段,而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均没有产品研发试验阶段。 C.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在5G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已经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 D.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已在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5G网络的商业布局竞争全面展开,布网测试已经开始,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3.5G在具体应用时将遇到哪些困难?破解这些困难有怎样的举措?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来的。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娘说,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醅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地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五月就练。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快要到山顶的时候,雾渐渐散去。山上的人们一点点清晰起来,就像是一个个鱼浮出水面。六月东瞅瞅,西瞅瞅,心里美得有些不知所措。六月向山下看去,村子像个猫一样卧在那里。一根根炊烟猫胡子一样伸向天空。六月替娘和爹感到可惜,他们不能看到这些快要把人心撑破了的美。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伏在地上割艾了。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光彩,又有露水晶莹。这太阳是天的儿子,露水是地的女儿,他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五月说你发什么愣,还不赶快采。六月说,我下不了手。五月问为什么。六月说,我觉得这露珠儿太可怜了。五月就噗哧一声笑了,说这露珠儿有什么可怜的。你不采,太阳一出来,它们也得死。它们就是这么个命。但是它们又没有死,明天早上,它们又会活过来。六月想想也是。接着心里升起对姐姐的崇拜来。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它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们躺到地里慢慢睡去。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六月开始采艾。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那就是采。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主人公是五月,六月姐弟俩,小说开篇“五月是被香醒来的”,用“香”揭开了喜气的端午节风俗画的序幕,也奠定了作品诗意的书写基调。 B.小说中人们物质生活简单,但他们知足常乐,发好的甜醅“就像是好日子一样”,花馍馍“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意在表现人物对生活的感恩与珍惜的态度。 C.小说采用现实与回忆穿插的叙述手法。在采艾途中,穿插了六月对姐姐缝香包的回忆,丰富了小说内容,也舒缓了情节节奏。 D.小说结尾“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疼”中有对淳朴民俗的眷恋,有对童真心灵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传统迷信的反思。 2.小说中写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鲁迅文学奖”评委会评价这篇小说:“以优美隽永的笔调描述乡村的优美隽永,净化着我们日益浮躁不安的心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中所写的乡村之美的理解。
|
4.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广三子,曰当户、椒、敢,皆为郎。当户蚤死,有遗腹子陵。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 天汉二年,陵自请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引兵东南,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 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日:“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陵令军士人持二升精,一半冰,期至遮虏郭者相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口:“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鞣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 久之,上悔陵无救,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B.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人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C.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人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D.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人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名”与“字”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古人在幼年时就取“字”,例如李白字太白、李贺字长吉。 B.天汉,古时指银河,也泛指浩瀚星空或宇宙。文中指的是汉武帝刘彻的年号。 C.单于,在汉朝是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后来这个词就泛指外族的首领。在《塞下曲》中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D.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年轻时有名气。他擅长骑马射箭,爱护关心他人,谦虚礼让,降低身份结交贤士;汉武帝认为他有其祖父李广的风度。 B.李陵指挥有方。在敌众我寡的情势下,他沉着冷静,出营对阵,命所有士兵一起射箭,击退并追击匈奴,杀死匈奴数千人。 C.李陵未能死节。李陵率领的军队被围在谷中,损失惨重;他与韩延年率众突围,匈奴紧追不舍,韩延年战死,李陵投降匈奴。 D.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虽然被俘,但摧败匈奴的战绩也足以光耀天下;李陵之所以投降,是想等待机会报效汉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 (2)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①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②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其诗主要写诗人在魏晋易代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慨。②商风:秋风。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反映了在极端黑暗恐怖中的广大士人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文学创作中流露出彷徨忧惧的心态。 B.首句一“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阮籍自况。 C.凤凰鸟离开林中飞往昆仑西,不再回来,流露了诗人的归隐避世之心。 D.最后一句写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表达了诗人对凤凰鸟的惋惜。 2.诗人借“凤凰”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6. 难度:简单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人非常重视精神上的快乐,他们的快乐也各有不同。比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①____,②____”跃动着怡然之乐;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遥想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沙场,“③____,④____”展现出豪迈列之乐;苏轼则在《赤壁赋》中体验月夜听任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自由飘荡,“⑤____,⑥_____”抒写出自由舒畅之乐。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
7.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却有那么一类图形,能够骗过你的眼睛,当你发现真相后 。中科院发表研究论文,揭开了复杂的视觉错觉的 。研究人员探索了真实光流运动向错觉光流运动转化的脑神经生理机制。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视觉错觉,对于大脑来说却是一种真实的感知觉,它反映的是人视网膜物理输入和大脑视皮层感知之间的不一致,是人类大脑通过复杂的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海量神经计算而产生的。人们注视某个图片中心的黑点,( ),然而事实上圆环并没有任何物理转动。这种整体运动视觉错觉感知的强弱,与构成图形的局部细节密切相关。虽然错觉广为人知,但它在大脑中是如何产生的脑神经编码机制 ,有待全部解开。 视觉错觉现象是好是坏?科学家认为,由于视觉错觉图形在自然界条件下极少存在,对人们的影响 ,因此这种现象并没有好坏的属性,它只是视觉系统基本运作方式的本能体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茅塞顿开 冰山一角 莫衷一是 不足挂齿 B.茅塞顿开 九牛一毛 莫衷一是 微乎其微 C.如梦初醒 九牛一毛 错综复杂 不足挂齿 D.如梦初醒 冰山一角 错综复杂 微乎其微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传递的,以及是怎么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视觉信息整合的。 B.研究人员对错觉信息转化机制的阐明,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传递的过程,以及是怎么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视觉信息整合的原理。 C.研究人员对错觉信息转化机制的阐明,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原理。 D.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该机制的阐明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 B.图片远离或靠近头部,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 C.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在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 D.两个圆环在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可以被明显感知,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
|
8.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一则邀请函的回复函的主体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言风格相近。 近日,你校云帆文学社邀请我校晨曦文学社全体成员参加贵校主办的“校园文学创作论坛”,十分幸运!云帆文学社在引领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一定拨冗前往,给你们添麻烦了。特此复函!
|
9.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某校开展的“爱心嘉年华”活动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诗经》《论语》《史记》……从厚重的纸质书页走进轻便的电子书屏,阅读方式在改变,不变的是对先贤哲思的追求。 曾经黑板加粉笔授课,到如今网络直播教学,一块屏幕改变的是学习的方式,不变的是教育的信念。 过去农村子弟进城谋生计,现在各方能人“回流”建设乡村,逐梦方向在改变,不变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从2G通信到5G万物互联,从工业革命到人工智能,中国科技日新月异,改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人文的情怀。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透过时代的变迁,我们看到其背后有着不变的底色。面对这些变与不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何思考和联想?请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一个方面,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