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素质测试语文试卷
一、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①,三军出井陉②。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③。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刁斗: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报警。②井陉: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③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天官”“将星”点明人物身份和事情缘起,“柳”字暗点特定场景,言简意赅。

B.颔联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点出了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呼应。

C.颈联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意思是无论是辞凤阙还是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

D.诗歌前两联重在表现赵都督的耿耿忠心,后两联重在描写其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

2.诗歌的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曹刿坚持进见音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一句写了自己遭到造谣中伤,又用“_______________”一句来表达自己为追求理想即使身死多次也不后悔的决心。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平地说,那种仅仅出于表现欲而_______________的人毕竟还不失为天真。今日之聪明人已经不满足于这无利可图的虚荣,他们要大张旗鼓地推销自己,力图卖个好价钱。于是,我们接连看到,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俗不可耐的小说_______________畅销书目的榜首,尚未开拍的电视剧_______________,闹得沸沸扬扬。在这一片叫卖声中,我常常想起甘地的话:“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训练之一。”_______________,沉默者未免寂寞。那又有什么?说到底,一切伟大的诞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广告造就不了文豪。哪个自爱并且爱孩子的母亲会在分娩前频频向新闻界展示她的大肚子呢?种种热闹一时的吹捧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人。(    ),如同纪伯伦所说,他们“听见了寂静的歌唱者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个听懂了千古历史和万有存在的沉默的话语的人,他自己一定也是更懂得怎样说话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侃侃而谈        跃居        先声夺人        固然

B.侃侃而谈        跻身        先发制人        当然

C.夸夸其谈        跃居        先声夺人        当然

D.夸夸其谈        跻身        先发制人        固然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B.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C.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D.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的人却懂得沉默的价值

B.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虽然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

C.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却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

D.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这种人懂得沉默的价值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面四个话语情境都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二:某杂志上的一条请来:“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因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暴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五、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而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发展,甚至以“自我”为中心;但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作为当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唐四杰”堪称盛唐精神的探路者。虽然见识了太多艰辛困顿,前途未卜,现实充满无法预见的种种未知,但他们却以超乎寻常的坚定与执着,自由驰骋在对理想的追逐和对未来的诗意想象之中。诗歌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式,他们通过诗歌创作,把逐梦路上的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

历史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几百年来的政治风云和民族融合,造就了唐代文化的博大与包容。文人士子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论出身,无问西东。在政治风云中家道中落的旧族,因时事变幻而乘势突起的新贵,以及依靠创新制度和灵活政策而发家致富的百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运的万丈雄心。

依靠门第与家世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新生的科举制度提供了依靠才学进身的仕宦途径,并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是否科举及第已经成为人生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尺。即如祖孙三代都担任最高层命令文字撰写之职的河东薛氏,到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中书令的薛元超这一代,也要感喟自己未能科举出身的憾恨人生。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参修国史。”

科举制带来的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价值追求,已经深植于各阶层人士的心中。对于没有应举条件的士子来说,应募从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即使科举(包括各种科目)及第的文人,也都在同一个时期通过杨炯的诗句集体喊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豪言壮语。堪称唐代第一代边塞诗人的骆宾王也写有《从军行》诗,表达了“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的豪情壮志。

“四杰”以旷达的心胸来面对辛酸的人生。我们熟悉的骆宾王,曾给主持铨选的裴行俭写诗致意,虽然感叹“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他又以生不逢时的浮槎自况,一边失落地叹咏着“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紧接着还不忘展望一下未来,“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浮槎》)。

在那个时代,文学才华开始冲破门阀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在文士中间受到重视。让杨炯不服气的王勃,出自儒学世家,六岁善文辞,长而好读书,“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新唐书·王勃传》)。又如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狂妄自傲得令人称奇,《旧唐书·杜审言传》谓其“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然恃才謇傲,甚为时辈所嫉”。唐高宗乾封年间,他参加完吏部的铨选考试之后,感觉自己发挥超常,一定会令主考官苏味道在看到他的答卷后羞愧而死。

以“四杰”为代表的文学史上的初唐士人,评论家们可以批评他们还缺少浑融的意蕴和秀美的风神,但是那种“健全的欲望”(闻一多语)、不甘沉沦、不惧艰险的精神,却推动了一个盛世的到来。

(摘编自刘后滨的《“初唐四杰”的壮志豪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初唐四杰”通过诗歌创作将盛唐精神化作永远的记忆,他们堪称盛唐精神的探路者。

B.唐代为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旧族、新贵和发家致富的百姓冲破现实改变了命运。

C.原有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而通过新生的科举制度仕宦成了文人士子的一种选择。

D.在唐代,应募从军、立功沙场是很多落第的文人士子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的一种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为论证“四杰”心胸旷达,引用了骆宾王的诗句,分析紧扣第一段,结构严谨。

B.文章列举薛元超一例,论证了非科举及第的人生是不成功的,分析具体,有说服力。

C.文章从时代和科举等方面分析了“初唐四杰”产生壮志豪情的原因,论证层次清晰。

D.文章没有否定评论家们对“四杰”缺少浑融意蕴和秀美风神的评价,分析客观中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朝代的文化环境宽松包容,有利于文人士子冲破现实,改变命运,追求人生价值。

B.新生的科举制度在唐代对选拔官吏起了积极作用,因此它是一种科学进步的选拔制度。

C.王勃的文才、杜审言的诗名被文士看重,表明门阀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已受到冲击。

D.盛唐时代的到来,与文学史上初唐士人的壮志豪情、不甘沉沦、无所畏惧密切相关。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7月15日,国家药监局称,近期查获一批生产记录造假的狂犬疫苗,已要求吉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这批疫苗生产企业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贲任公司的“药品GMP证书”,责令其停止狂犬疫苗的生产,并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长生生物日前再次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因生产的“百白破”疫苗“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而收到《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此事已于去年10月立案调查,相关企业受到行政处罚。

此次问题疫苗的发现,相关监管部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迅速做出处置。2016年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国务院修改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强调要强化制度监管,对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从顶层设计到末端治理一起发力,相信能让疫苗管理更规范、疫苗使用更安全。

(摘编自《人民日报·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

材料二:对疫苗企业的任何违规行为,不论大小轻重,监管部门都必须从严从快惩处,并做到举一反三,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查找和弥补存在的风险漏洞,进一步加强制度和体系建设,完善监管生产、销售运输、仓储、注射等毎一个环节,尤其要从源头上防止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

疫苗生产企业承担疫苗质量安全主体贲任。针对企业故意造假的恶劣行为,要建立严格的惩戒体系,让企业为失信和违法违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涉事企业长生生物并非第一次出现问题。对疫苗这类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行业,务必要建立行刑衔接制度,对违法违规企业“零容忍”,决不姑息纵容,建立带也的“高压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处罚力度,例如建立一次违法终生禁入行业等制度,让违法者倾家荡产,真正让制度发挥强大的震慑作用。

(摘编自《新华时评:保护疫苗安全的高压线一定要带高压电!》)

材料三:事实上,在这起“狂犬病疫苗记录造假”之前,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也曾在一次药品抽样检验中检出,长生生物所生产某批“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当时,该公司也解释称,“该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是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这些劝慰公众的公关话语,与如今公报所说的“没有不良反应”何其相似,如是轻描淡写,不以为然,谁又能保证,长此以往不会出现更恶劣的后果?眼里只有营收损失,而没有社会贲任,如何守得住安全底线?

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目的是及时主动防范质量事故,以最大限度保证上市药品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从2010年的“山西疫苗事件”,到2016年的“山东疫苗事件”,再到这次“狂犬病疫苗记录造假",安全警钟屡屡敲响。对此,药品监管部门应一查到底,该问责的问责,该整改的整改,把药品隐患扼杀于萌芽阶段。

(摘编自“光明网”《“狂犬病疫苗记录造假”,没有不良反应也该问责》)

材料四:

图一

2013-2018年长生生物收和净利润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二

2015-2017年长生生物疫苗销售主营收入、成本和毛利率(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注)Q1:是quarter1的缩写,代表第一季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点通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子公司疫苗造假、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显示了国家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决心。

B.材料二属于时评,针对疫苗造假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强调有关部门应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C.从语言风格看,材料三用语辛辣,尤其是第一段末尾的两个反问句,委婉表达了作者对相关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不满之情。

D.前三则材料围绕疫苗造假事件或陈述事实,或发表建议,但均体现了对疫苗生产要加强监管,以保证疫苗安全的主题。

2.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图一可知,长生生物的营收和净利润自2013至2017年逐年提高,而2018年却出现了明显下滑的趋势。

B.根据图一可知,2013至2017年长生生物的营收和浄利润增长成正比,2017年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都是最高的。

C.根据图二可知,2017年长生生物疫苗销售毛利率达到最高值,这与疫苗销售主营收入大幅提高和成本略有降低均有关系。

D.根据图二可知,2017年长生生物疫苗销售毛利率达到最高值,这种片面追求毛利润的做法,必然会出现质量安全隐患。

3.如何才能保证疫苗的安全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你还得洗洗脸,奶奶讨厌看见你这样浑身上下脏兮兮的。”父亲回答说。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至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那种关于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的想法让他产生了一丝恐惧,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

很快胡安忘掉了最初的恐惧,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而他又由此联想到了菜豆的故事和干渴的旅行者!“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他又停下来,想等绳索稳住以后再从容地滑下来,但是突然,砰!绳索猛地往下一顿,胡安大叫一声,手抓得死死地,等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吊在绳索上,但是好像下降了一米;又是砰的一声,绳索又一次下滑,但是他还不想松开手,他已经吓得不会动了,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他弓起身子,但是他无法站起来,这样过了一个多小时,绳索还在不停地下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那时下午茶的时间早过去了。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第二天他起得很早,想回到那个地方,但是雨下了一整夜,整个大草原都淹了,家人不让他出门,父母还在为他生气,他那关于悬空的绳索的谎言让他们更加恼火。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选自《译林》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B.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但结尾两段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

C.作者交代三颗菜豆的故事,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胡安喜欢幻想的性格,为后文写胡安的怪异行为做好铺垫。

D.小说中的“绳索”象征意义丰富,既象征着童年好奇本能,也象征着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或理想等内容。

2.小说主人公胡安对“一条绳索”的探究与追寻,展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姓萧氏。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长七尺五寸。

十七年,宋大将军彭城王义康被黜,徙豫章,皇考领兵防守,帝舍业南行。后袭晋兴县五等男。为建康令,有能名。少府萧惠开雅有知人鉴,谓人曰:“昔魏武为洛阳北部时,人服其英,今看萧建康,但当过之耳。”

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举兵于寻阳,朝廷惶骇,帝与楮彦回等集中书省计议,莫有言者。帝曰昔上流谋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中书人孙千龄与休范有密契,独曰:“宜依旧遣军据梁山。”帝正色曰:“贼今已近,梁山岂可得至!新亭既是兵冲,所欲以死报国耳。”乃单车白服出新亭,筑新亭城垒未毕,帝解衣高卧,以安众心。

未时,张敬儿斩休范首,其别率杜黑蠡急攻东垒,帝挺身上马,与黑蠡拒战,自达明旦,矢石不息。将士积日不得寝食,军中马夜惊,城内乱走,帝厉声呵止之。贼帅丁文豪设伏,王道隆、刘勉并战没。初,勉高尚其意,托造园宅,名为“东山”,颇忽时务。帝谓曰:“将军以顾命之重,此是艰难之日,而深尚从容,废省羽翼。一朝事至,悔可追乎!”勉不纳,竟败。

建元元年夏四月甲午,皇帝即位。四年春二月乙未,上不豫。壬戌,皇帝崩于临光殿。群臣上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上少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深沈静默,常有四海之心。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弈棋第二品。虽经纶夷险,不废素业。及即位后,身不御精细之物,主衣中有玉介导,以长侈奢之源,命打破之。凡异物皆令随例毁弃。每曰:“使我临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欲以身率下,移风易俗。其弘厚如此。

(节选自《南史·齐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曰/昔上流谋逆/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

B.帝曰/昔上流谋逆/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

C.帝曰/昔上流谋逆/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

D.帝曰/昔上流谋逆/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萧建康,这是用萧道成任官地的地名称呼他。类似的如柳宗元被称为柳柳州,柳永被称为柳屯田。

C.晡,晡时,指下午的3时至5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则称为申时,为中国古代二时辰之一。

D.建元,汉武帝创设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之后也曾被其他朝代的皇帝如南齐萧道成使用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道成为官贤能,颇有名声。他担任建康令时,善于识人的萧惠开认为其才能能够超过魏武帝曹操。

B.萧道成临危不乱,处事沉稳。面对刘休范举兵进犯,他能冷静观察形势,准确判断,蠃得了战机。

C.萧道成身先士卒,英勇战斗。他挺身上马前往东面城垒,率兵大战杜黑蠡,厮杀激烈,直到天明。

D.萧道成满腹才华,勤俭节约。他善长写文章、书法,为杜绝奢靡,甚至下令打破公主衣中的玉介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单车白服至新亭,筑新亭城垒未毕,帝解衣高卧,以安众心。

(2)将士积日不得寝食,军中马夜惊,城内乱走,帝厉声呵止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