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时常说到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是我们对生养自己的故土刻骨铭心的爱恋,是我们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和守望。 B.企业的发展需要通才,所谓通才不是指万金油或万应锭式的人,而是指在技术研发、成本核算、外交沟通等方面都能挑大梁的人才。 C.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的深思和联想,我常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D.说“木叶”而不说“树叶”,绝不是古人标新立异,因为“木叶”作为意象而言,蕴含着更多的意味,包含着更多的情感,也更能体现其艺术特征。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调查表明,无论大学生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都需要凭借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B.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乘T168次列车从北京西站进京,随后搭乘中铁快运专车,在首都特警的护送下开往首都博物馆。 C.新加坡是易受全球需求波动影响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全球需求低迷形势的到来,令新加坡1月非石油国内出口量骤降。 D.有人发现,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防止细胞衰变,促进大脑关键部位血管的生长,增加到达这些区域的营养物的供给量。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在语段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西亚的楔形文字、北非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等都是意音文字。__________。现在,绝大部分意音文字都已成为历史陈迹,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当今世界仍被广泛使用。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辉煌纪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大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
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__________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到“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__________,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袭,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碧绿的藤条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有诗云“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___________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袅袅婷婷 心驰神往 B.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袅袅婷婷 爽心悦目 C.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亭亭玉立 心驰神往 D.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亭亭玉立 爽心悦目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C.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薜荔抒情。 D.古代文人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B.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C.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简要概括意境的特点。 意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并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创造出来的新的意蕴和坑界。首先,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意境超越了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的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感受;因而,这种超越性会使审美者从当下的现实中超越出来进入一种自由境界。其次,人们进行审美活动时,会把此时、此地的情与景和彼时、彼地的情与景,通过时空转换融合在同一个意境中,并使人们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束缚,得到审美的心灵自由。另外,在审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在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中会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眼前的现实世界的审美世界、艺术世界,这种主客统一可以说是所有审美形态共同具有的内涵,而意境的主客统一是最为完整且有特殊含义的,其极致是“物我两忘”。
|
6. 难度:困难 |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
7. 难度:困难 | |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你的积累中选择两个量词妙用的例子加以揣摩赏析。 钩:一“钩”月亮。静静的夜空,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小巧轻灵,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泓:一“泓”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是那样的充盈而明亮。这不仅写出了泉水水量的丰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 备选例子:①一“挂”瀑布;②一“叶”扁舟;③一“缕”笛声;④一“轮”明月。
|
8.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初稿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第四届“挑战杯”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计划于10月5日至10月7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会议期间,组委会还将拨冗举办模拟联合国指导教师及社团领袖论坛,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忝列现场与家长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 诚邀您拜读此函,并携孩子报名参加大会。我们将鼎力提供服务,期待您孩子的精彩表现能获得评委的垂爱。
|
9. 难度:中等 | |
本文中,作者在分析“木叶”的独特意味时,将“木叶”与“树叶”、“木叶”与“落木”、“木叶”与“落叶”、“木”与“树”等进行了对比,使读者对意象有了具体的感知。比较分析法是常见的论证方法,请恰当地运用比较分析法,以“宽容”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200字。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庚:布衣情怀 林庚先生出身世家,其父林宰平“生平爱艺术,好朋友,精书法,能诗文”,身在北大,兼职清华,与梁启超、王国维等同为清华国学院德高望重的大学者。按说,从这样的家庭出来的该是做派十足的世家子弟才对,可是,林庚先生不然。 先生少年英发,从国内顶尖的中学毕业后,于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读物理。两年后,先生突然发现自己对文学居然如此难以割舍,于是找到了当时清华大学的国文刘系主任朱自清,申请转系。不久,他就成了国文系的学生。在此后不长的时间里,他发表了二三十首旧体诗词,在旧体诗词中流连忘返。只是突然有一天,他醒悟到: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近极致,无论今人怎么努力,都难免嚼前人嚼过的馍——一样的格律,一样的措辞,一样的风格,一样的主题……现代人无论有何等的才力和心气,都难以超越古人而另拓疆土。 从此,先生开始写起新诗来。 不几日,先生在《现代》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诗《风沙之日》。先生的新诗生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自此,诗人林庚横空出世,声名鹊起。其诗既有翩翩欲飞的少年精神,亦有一抹唐诗的风韵,故在众多诗作中独树一帜。可以说,如此年少而成就如此大名者,在彼时的清华;大概唯曾禺一人可比。 1933年,著名诗集《夜》的出版使先生顺利毕业。毕业后的林庚先生,开始担任朱自清的助教。1934年夏天,东北烽烟渐盛,战火直逼北平。这时,先生下江南了;由北平而南京,由南京而上海,由上海而杭州,一路山水,一路诗文。在这烟雨江南的山山水水中,先生且走且写,且行且歌。可即使身在六朝金粉的江南,他仍不忘硝烟弥漫的北国。 经此南行,长居北方的先生与南方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全面爆发后,先生作别北平南下,在厦门大学开始了其严谨的学者生涯。抗战胜利时,先生也完成了其皇皇巨著——《中国文学简史》。此书甫出,文坛为之轰动。先生本是诗人,谈诗论艺自是牛刀杀鸡。其书于楚辞、唐诗、魏晋文章与明清小说等,均有新论,笔之所至,蔚成经典,尤其是“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更成为中国诗论中的经典论断。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燕大文科尽数归并北大。先生与季羡林、吴组缃等齐集燕园。从此,先生在燕南园一住就是大半生。 先生决意摒弃俗事,专情研究。他以“远离功利,抗拒诱惑”自守。国内外的一切邀请,他都拒绝;一切媒体,他都回避;一切荣誉,他都不要。他只是固守着自己的大宁静,清清静静、自自在在地做着自己的事,全然疏远了外界各种热闹场、名利场。有人说:“先生从不涉足权力名利,这不是自命清高,不是不屑于谈名逐利,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些概念。诗歌和学术,才是他一生的修行。”信然! 年深月久,因先生的彻底低调,外界竟也将先生淡忘了,真是“山中有高人,世上无人知”了。先生却不以为意,仍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和研究,并在80岁高龄时出版了意趣盎然的《<西游记>漫话》,遂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又一高峰,直令无数内行人士大呼相见恨晚。90岁那年,先生又出版了新著《空间的驰想》。 先生蛰居燕南园,读书写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萧然自远,既不媚世,亦不怨世,保持着本真自然的心境和生活。那些年,燕南园中常见一位清癯挺拔的老者在园中散步,此公仙风道骨,目光清朗,面色和煦。 其时,弟子们送给他十六个字: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先生蔼然颔首。 又是一年,快到中秋了。这将是诗人此生的第96个中秋。国庆后的第三天,先生独坐窗前,仰望苍天,唯见皓月当空,一层薄薄的月光洒落下来,地上铺了一层软软的清辉。先生用他那清瘦的手盛了一汪清辉,静静地把玩着,体会着,脸上渐渐漾出了一丝微笑。 “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圆呢?”诗人自言自语。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了。然而,先生等不了了。就在那个晚上,那个月色皎洁的晚上,我们的诗人,去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介绍了林庚先生的家世,写林庚先生出身世家,父亲是德高望重的大学者,这和后文写林庚先生的布衣情怀构成了对比。 B.林庚先生创作的新诗一扫旧体诗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诗中洋溢着翩翩欲飞的少年精神,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C.在清华园就读期间,林庚以创作新诗而闻名,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而在当时的清华,只有曹禺一人可与他相提并论。 D.林庚先生在晚年依然治学不辍,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他撰写的《<西游记>漫话》代表了明清小说研究的最高成就。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3.林庚先生初学物理,后改学文学,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并再举一例进行阐述。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说“韵” 金开诚 “韵”最初的含义大约是指声调的和谐。蔡邕《琴赋》中的“弦弦既抑,雅韵复扬”,陆机《演连珠》中的“赴曲之音,洪细入韵”,用的便是这个意思。 声调的和谐经过人的“通感”首先向两个方面蔓延生发。一个方面是指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上的和谐得体,这一般被称为神韵、风韵。但神情、气派、风度这几个词,一般说来是中性的,无褒贬之意。而神韵、风韵一般指神情、气派、风度中已经含有了某种和谐之美。另一个方面是在文学艺术中蔓延,这一般被称为气韵。如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将“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之首。 不过,以上所谓的形容人的和谐用神韵、风酌,形容文学艺术的和谐用“气韵”,这只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两者混用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韵”的含义既已蔓延到形容人与文学艺术,就势必还要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风流韵事”即其显例,而其事则必须和谐才能称为“韵”。如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就是风流韵事,有“墨皇”《兰亭集序》为证。倘若这帮人喝醉了酒争吵起来,乃至大打出手,那就既不“风流”也非“韵事”了。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因为“始乱终弃”这件事并不和谐;等到《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写的就是“风流韵事”了,因为那事情虽有波折,终趋和谐。和谐之美是“韵”的核心含义,这是不大有变化的。 “韵”虽以和谐为核心,但这和谐却还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从谢赫强调的“气韵生动”就可以看出,和谐还须是动态的,具有外在的或内在的生动性。比如说时装店里使用的木制模型,套上了时装不能说它不和谐,但没有气韵;而活的时装模特儿的表演却变静态为动态,具有外在的生动性,那就或多或少有些气韵了。犹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之类,那是不穿时装也有气韵的,因为它具有内在的生动性。“韵”所指的和谐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是势所必然的,因为它首先出于声调,而声调则是流动变化的;蔓延到人,则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得充分;又蔓延到文学艺术,自然更要求生动传神。静态的书法、绘画尚且要求形象生动,才谈得上气韵,更何况动态的电影与电视剧等。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倘若毫无气韵,那便是劣作。 第二个特征是“韵”的和谐还要使人玩味不尽,所以又生发了“韵味”这个词。在京剧行家看来,唱得有没有韵味,乃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照理说,一个演员唱戏,只要音色不怪异,又不荒腔走板,自然已达到和谐有“韵”的标准;但,事实上,“韵”之外还要再加上“味”,就是说这种和谐还必须能够引发音乐审美中的联想与想象,这样才会有使人玩味不尽的魅力。只有有了“味”,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因为“韵”所指的和谐已经是传统的中庸思想的一种表现了,如果再加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那就又涉及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阴阳统一了。 总之,对“韵”的追求,不但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宝库带来了相当客观的创造性成果。有关“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是很值得继承发扬的,它能使中国人的生活与创作多一点风姿韵致,少一点不文明。 (节选自《艺术欣赏之旅》,有删改) 1.下列关于“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谢赫提到的“气韵生动”,体现的是文学艺术中的“韵”,这是由“韵”的最初含义经过人的“通感”在文学艺术中蔓延而生发的。 B.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中所体现的“韵”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得充分,并且这种神情、气派、风度上的和谐得体,一般无褒贬之分。 C.“韵”最初的含义大约是指声调的和谐,后来通过人的“通感”蔓延到形容人与文学艺术,并进一步蔓延到各种事情上,这些符合“韵”的标准的事情都含有和谐之美。 D.对“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的继承发扬既关乎个人的生活,也关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2.下列对“韵”的核心——“和谐”的特征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韵”首先出于声调,而声调是流动变化的,所以“韵”的和谐一定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 B.和谐虽然是“韵”的核心,但在此之外,还要“气韵生动”和有“韵味”,这样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 C.有“味”才能引发审美中的联想和想象,“韵”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的结合。 D.静态的书法、绘画中的形象生动体现的是和谐外在的生动性,而电影或电视剧生动形象的演绎则体现了和谐内在的生动性。 3.下列分析与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正是因为形容人的神韵、风韵与形容文学艺术的气韵的混用,所以“韵”的含义才能由声调的和谐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 B.“韵”是“有”“实”,“味”是“无”“虚”。“韵味”强调作为“韵”的核心的和谐在生动之外还要有使人玩味不尽的魅力,这是比生动性更高层次的要求。 C.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而《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后所写的就是风流韵事了,这说明事情只有经历波折,才能达到“韵”的和谐。 D.对“韵”的追求,不但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带来了创造性成果,这一点是其他民族文化所无法企及的。
|
12.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 村 落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在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作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大都市里至今还有许多村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 B. 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不由得会使你想到“村落”二字。 C. 村落就是指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是和城市相对应的一种存在。 D. 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不但是对农民的背叛,更是由于社会发展迅猛所致。 2.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 3.文末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走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