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3 鸿门宴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

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我们又可见刘邦很有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

D.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的尊敬。来到鸿门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鸿门宴上,双方的攻守形势是如何发生转换的?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课文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部。(1)”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2)”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4)”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厕,因招樊哙出。

1.对本部分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小心谨慎,轻车简从。在称呼上,对项羽是一口一个“将军”;对自己是一口一个“臣”字。又用共同起义江东的老关系来打动项羽。最后,他用真情打动了项羽。

B.项羽粗豪大意、骄傲自恃。把密告给他如此重大消息的曹无伤,轻易地泄露给刘邦;下面的不听范增、放任项伯、害怕樊哙等自损行为,都是有其由来的。

C.在击杀刘邦这一问题上,项氏内部步调不一,并且有人公然出来破坏。而刘邦集团则有组织有准备并且能做到互相配合,联合作战。

D.樊哙一派为刘邦解释的有胆有识的说辞,表明他性格粗豪,也有其精细之处。但他所以受到项羽嘉赏,主要是因为具有“能饮”“健啖”的粗豪风格,这一风格与项羽相投契。

2.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若有区别,二人的讲话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课文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①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②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③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④?”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⑤。良问曰:“大王来何操?(1)”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⑥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3)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⑦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5),曰:“唉!竖子⑧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6)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下列对第5~7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B.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因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气急败坏。

C.“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D.张良与范增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在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听从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

 

四、其他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戮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东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翼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客何为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督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大王来何操?

(2)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4)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5)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语言建构与运用)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愿为诸君快战”有的版本作“愿为诸君决战”,用“快战”合适还是用“决战”合适?请你结合项羽的性格和上面所给的片段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鸿门宴”可谓是项羽与刘邦之争的一个转折点。有人说正是因为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失足,才酿成了他垓下被围、自刎乌江的千古恨,你是怎么看的?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细节其实无关成败

坊间有不少谈论细节重要的书籍,其中尤以《细节决定成败》最为畅销,被许多渴望成功者奉为圭臬,希望自己能通过完善细节,把握好细节,从而踏上成功之路,推开胜利之门。其实,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不是误解,便是偏见,抑或故意夸大。

任何一项事业,一件事情,决定其成败的主要因素都是大势所趋、力量对比、主要矛盾、全局大节。至于那些边边角角的细节和花絮,最多能影响到成败的时间早晚和程度,或给成功锦上添花,或使失败雪上加霜,更多时候,则是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一个去应聘工作的人,如果比较注意细节,譬如衣冠整洁,举止得当,能捡起地上的碎纸,自然会给人一个好印象,但最终是否录用你,还是靠你的文凭、履历和笔试面试成绩。

一个搞设计的工程师,即便每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办公桌收拾得干干净净,非常礼貌地对待每个同事和老板,甚至连随手关灯、便后冲水的细节都堪称楷模,如果设计不出老板需要的东西,产品在市场上无竞争力,老板也会毫不犹豫地炒你鱿鱼。

我参观过一架在朝鲜战场屡立功勋的战斗机,飞机上弹孔累累,一个补丁挨着一个补丁,可是它依然成功击落敌机后安全返航,因为这些子弹都没打中要害。这就是细节,无关大局。可如果打中油箱或击中飞行员,则肯定机毁人亡。这就是决定成败的主要矛盾。

从军国大事、历史风云来看,更是如此。

楚汉相争,最后结果取决于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指挥正误和作战决策。霸王别姬的动人细节,至今还被人传诵,令人叹息。但无论项羽别不别姬,怎么个别法,都无关大局,因为十面埋伏已经布好,四面楚歌已经响起,他的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相传周恩来很关注细节,对许多小事都了然于胸。人们常津津乐道于他的细心和周到,但别忘了,他还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他更关注国内外大形势、大趋势、大走向,要不然,他就不会是一个指挥若定的军事家、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外交家,最多是一个细心负责的好管家。

人们常说“棋错一着,全盘皆输”,但如果能引起皆输局面,那就不叫细节了,而是大节,是关键。譬如棋局失掉个卒子,叫细节,无关紧要;丢了一个车,那就叫大节,事关全局。所以,我们固然需要注意细节,但千万不能夸大细节的作用。细节有时确实能影响成败的快慢,但绝不能决定成败的方向,不可能扭转乾坤,影响大局。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过于注重细节,就会让我们变得谨小慎微,畏首畏尾,针头线脑,从而影响到我们掌控全局的大眼光、大视野、大手笔。看待历史的进程,倘若把细节抬到决定成败的高度,就会以偶然性代替必然性,最后势必陷入神秘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

的确,细节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显得鲜活,富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真理。

(此文有删改)

三言两语

话主题

(思维发展)

1.本文以生动的语言、翔实的史料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内外联系

深领悟

(语言建构)

2.苹果落地这一细节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没有发现苹果落地,牛顿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