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答:
|
2. 难度:中等 | |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这几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3. 难度:中等 | |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⑦”而淮南小山⑧的《招隐士》⑨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⑩”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⑪《折杨柳》⑫)“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⑬”(陶渊明《拟古》) 这段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4. 难度:中等 |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⑭《捣衣诗》⑮)“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⑯《古意》⑰)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这段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5. 难度:中等 | |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⑱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竞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⑲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⑳。”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21),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请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
6. 难度:中等 | |
诗人为什么钟爱一个“木”字呢?
|
7. 难度:中等 | |
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这几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8. 难度:中等 | |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24)”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这段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9. 难度:中等 | |
比较吴均和曹植的诗句,指出“高木”与“高树”的区别何在。
|
10. 难度:中等 | |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
11. 难度:中等 | |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28)者也在此。 这段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12. 难度:中等 | |
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落叶”的暗示呢?
|
13. 难度:中等 | |
从诗歌暗示性的角度,说说为什么古典诗歌中很少见“树叶”。
|
14. 难度:中等 | |
“木”除了有落叶的暗示,还有什么暗示?作者是如何论述“木叶”的形象特点的?
|
15. 难度:中等 | |
“落叶”“黄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上有何不同?
|
16. 难度:中等 | |
“落木”与“木叶”在诗歌形象上有何不同?
|
17. 难度:困难 | |
试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
18. 难度:中等 | |
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这对我们欣赏诗歌有什么启示?
|
19. 难度:中等 | |
课文所阐述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好不好?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二十年来,各种语文教学方法纷纷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脱离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B.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会有志得意满、一帆风顺的顺境,也会有遇到挫折、一言难尽的逆境。 C.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 D.鲁迅杂文的语言,多一字会显冗余,少一字则现不足,妙喻层出,讽刺深刻,旁征博引,可谓一字千金,充分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底。
|
21. 难度:简单 | |
请补充下列诗句。 ①秋月照层岭,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答柳恽》) ②_______________,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③柔条纷冉冉,_________________。(遭植《美女篇》) ④日暮风吹,_____________。(吴均《青溪小姑歌》) ⑤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⑥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⑦皎皎云间月,____________。(陶渊明《拟古》)
|
2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 ) A.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B.“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巷总关情”。 C.肖邦的19首夜曲为什么能牵动你的心,勾住你的魂?就是因为这位多愁善感的钢琴诗人用旋律和音响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诗境。 D.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十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已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题目: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