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渭滨(wèi) 箨龙(zé) 滂沱(pāng) 兔起鹘落(hú) B.筼筜(yuán) 饥馑(jǐn) 曝晒(pù) 越俎代庖(páo) C.笔砚(yàn) 缣素(qiān) 畴昔(chóu) 载歌载舞(zài) D.斫轮(zhuó) 偃竹(yǎn) 树梢(shāo) 蜩腹蛇蚹(tiáo)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而临事忽焉丧之 丧:亡失 B. 而读书者与之 与:许可 C. 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D. 予不能然也 然:赞同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与可以书遗余 B.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C. 小学而大遗 D.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B.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C.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D.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又称“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从苏轼诗“料得清贫馋太守”中,我们可知文与可担任过此职。 B. “刺史”是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职任监察,官阶高于郡守。 C. “节度使”为唐代在边境及重地所设置,掌管当地军政大权。安史之乱后,内地也遍设节度使,总揽军政大权,成为对抗中央的军事力量,世称“藩镇”。 D. “都督”是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政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只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扫取寒梢万尺长 扫取:画出 B.苏子辩矣 辩:能说会道 C.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如此的 D.废卷而哭失声 废:废弃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 积于今六十岁矣 B.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斧斤以时入山林 C.《筼筜谷》其一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音 D.有车过腹痛之语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下列各句最能体现文与可性格恬淡、狂放特点的一项是( ) A.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B.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 C.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D.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叙二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代《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第二段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以画贯穿,以怀念友情为中心,形散神不散。 B.苏轼引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来点明题旨,以此来强调“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C.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却并没有令人陷入哀伤的情绪之中,而是以谐衬庄,以喜衬悲。如关于“袜材”“二百五十匹绸”“千寻竹”“馋太守”“喷饭满案”等趣事的描写,写得活泼,幽默,妙趣横生。 D.选文以“画竹”为线索,记述了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了二人的交往,以及在文与可死后抒写自己的悲慨,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2)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时有旱蝗、日食、地震之变,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朗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襄益任职论事,无所回挠。吕夷简平章国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议政事,襄奏请罢之。 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了口税之半。复修起居注。唐介击宰相,触盛怒,襄趋进曰:“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既贬春州,又上疏以为此必死之谪,得改英州。进知制诰,三御史论梁适解职,襄不草制。后每除授非当职,辄封还之。帝遇之益厚,赐其母冠被以示宠,又亲书“君谟”两字,遣使持诏予之。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襄精吏事,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能欺。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赠吏部待郎。 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尝饮会灵东园,坐客误射矢伤人,遽指襄。他日帝问之,再拜愧谢,终不自辨。 (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B.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C.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D.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称号,如“仁宗”。 B.“进”表示官职提拔、提升,同样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右迁、升、拔、陟、徙等。 C.“制诰”指皇帝的诏令。“知制诰”本意指掌管为皇帝起草诏令的事务,后用作官名。 D.丁母忧,即遭遇母丧。古代官员在“丁忧”期间不得为官。若有特殊原因,国家也可以丁忧者为官,称为“夺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襄心怀正义。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遭贬,他作诗讥讽高若讷;余靖、欧阳修、王素获得重用,他又作诗称贺。 B.蔡襄不畏权贵。吕夷简执政期间,宰相以下的官员到他的府中商议政事,蔡襄得知后,上奏请求停止这种做法。 C.蔡襄敢于直言。唐介因攻击宰相而触怒皇帝,蔡襄进言为其求情,结果蔡襄先后被贬至春州、英州。 D.蔡襄精明强干。在任开封知府期间,蔡襄轻松处理各种事务,侦破奸恶,揭发隐秘,下属官吏心怀敬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襄趋进曰:“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 (2)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