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 宗庙之事,如会同 C.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苛政猛于虎也 C.而刀刃者无厚 吾尝终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常以身翼蔽沛公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句式结构相同的一组是( ) A.浴乎沂,风乎舞雩 技经肯綮之未尝 B.何厌之有 具告以事 C.吾属今为之虏矣 臣之所好者道也 D.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是( ) A.如会同,端章甫 足之所履 B.风乎舞雩 善刀而藏之 C.越国以鄙远 项伯杀人,臣活之 D.吾得兄事之 曾皙后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丘明所作。 B.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C.鸿门宴,原意是指项羽和刘邦在灭秦进入函谷关以后,项羽在鸿门为刘邦设下的一次暗藏杀机的酒宴。后来,人们就用“鸿门宴”作为“敌对双方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也泛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D.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B.《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大宗师》,《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D.《鸿门宴》中,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
7. 难度:困难 | |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B.大父,即祖父。在母系社会,母亲的父亲称大父;在父系社会,父亲的父亲称大父。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
8. 难度:困难 | |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滕公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 楚人曹丘生,与窦长君善,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B.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C.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D.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褐衣是用葛、兽毛等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是古时贫穷或地位低贱者的穿着。 B.单于本是匈奴人对其首领的专称,后来成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的统称。 C.吕后名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惠帝时被尊为皇太后,在惠帝去世后临朝称制。 D.河东指现在的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被人搭救,得到高祖赦免。汉高祖悬赏捉拿他,他先藏身于周氏,后被周氏扮作奴仆卖给朱家,经朱家劝说,汝阴侯滕公向高祖进言赦免了他。 B.季布敢于直言,阻止用兵匈奴。吕后受到单于的侮辱,樊哙要带兵讨伐,众将都赞同,只有季布以高祖当年平城被围的旧事表示反对,此事才作罢。 C.季布被召入京,终未获得提拔。孝文帝听说他是贤人,便召他入京,欲任用他为御史大夫,后因他人之言而放弃,他乘机向皇帝进言,然后离开京城。 D.季布重诺之名,被曹丘生宣扬。楚人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是因为曹丘生出游时到处为季布宣扬。
|
9. 难度:困难 | |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①,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②,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扫起来,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文章!你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词。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 “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③”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忙,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吊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一面笑道:“一般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④”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那边走。偶然两句,只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他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误想,耽搁了听曲子。再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上,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⑤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注)①中浣指每月的中旬。②《会真记》即唐代元稹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因文中有“会真”诗三十韵,故又称《会真记》。金、元人把其中的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名为《西厢记》,这里指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③倾国倾城貌:金批本《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张生称自己是“多愁多病身”,莺莺是“倾国倾城貌”。④“苗而不秀”两句即中看不中用的意思,语出《西厢记》金批本第四本第二折。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牡丹亭·惊梦》。 1.下列对这篇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宝玉深知《西厢记》是禁书,也知道《中庸》《大学》是该读之书,可他还是偷偷阅读,正表明了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 B.黛玉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转身就走,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目的是避免把这个敏感的话题进行下去。 C.在黛玉听曲这一段中,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完整描绘出了一幅在艺术欣赏中产生共鸣的画面。 D.从读《西厢记》到赏《牡丹亭》,层层推进,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模糊起来。这于花柳繁华之时唱出的悲歌,更令人痛心疾首。 2.选文缘起黛玉偶见宝玉品《西厢》,对选文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宝玉携《会真记》——黛玉建议葬花入土——黛玉细读《西厢》——黛玉笑宝玉是个“银样镴枪头”。 B.宝玉携《会真记》——黛玉细读《西厢》——宝玉气哭黛玉——黛玉独听《牡丹》曲。 C.黛玉担锄葬花——黛玉细读《西厢》——黛玉笑宝玉是“银样镴枪头”——黛玉独听《牡丹》曲。 D.黛玉担锄葬花——黛玉细读《西厢》——宝黛“戏语”表衷情——黛玉独听《牡丹》曲。 3.最后一段惟妙惟肖地展示了黛玉的心理变化,结合文本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黛玉不喜戏文,但被曲中优美的词句打动,发现“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感慨自己先前没有听到。 B.黛玉听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等句子时,想到自己父母已逝,寄人篱下,无人倾诉衷肠,便“站立不住”。 C.“水流花谢两无情”,黛玉想到自己对宝玉一片真情,而宝玉却压根不懂,不知珍惜,便心痛落泪。 D.黛玉感叹自己的青春在似水流年中无可奈何地消失,人生短暂,爱情珍贵而不可定,愁多情浓,心痛落泪。
|
10. 难度:简单 | |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 (2)《庖丁解牛》中写庖丁如今脱离目视,可以用精神意念去接触牛的句子是:方今之时,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认为不可攻打秦军的原因是:不可,________。________,不仁;____,不知;________,不武。 (4)《鸿门宴》中体现大丈夫应不拘小节的句子是: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两句对千百年来来此登高的文人进行了批判,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达类似意思的句子“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念奴娇·过洞庭》中,诗人写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虽然处境不佳,但心神仍没有一点动摇的两句是____,____。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中生的你,又迎来了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是的,今天的这场考试有些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今后的人生中,也许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个答卷人。 请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