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四单元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汹涌(yǒng  湮没(yīn    荡漾(yàng   畏葸不前(

B.困惑(huò   杜撰(zhuàn  崇敬(chóng  刨根究底(páo

C.踪迹(zōng  斑斓(lán    栅栏(zhà    惊诧不已(zhà

D.晕车(yūn   怪诞(dàn    酬谢(chóu   撒手人寰(huán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渊  暇想  殷勤款待  自鸣得意

B.操练  鄙视  细枝末节  煞废苦心

C.篱笆  瑕疵  人情世故  五彩斑斓

D.熟习  筵席  精疲力尽  变换莫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______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②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______的。

③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不可看见的各种______。

A.纵然  必需  振动 B.纵然  必须  振动

C.虽然  必需  震动 D.虽然  必须  震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雷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②一些经过精心包装、以小资情调自鸣得意的流行歌曲,其思想性、艺术性都无法与那些经典老歌相比。

③被称为“发明狂人”的熊克斌凭着爱刨根究底的热情,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已经获得国家16余项发明专利。

④我喜欢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厘米的地方,然而,我们之间却如临深渊

⑤如今的房价居高不下,中外年轻人对此做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外国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中国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却只有27岁。

⑥这道数学题他一会儿就做出来了,对于再高深莫测的数学题目,他也总是有办法加以应对。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八岁时曾听过了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B.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不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

C.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组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对于别的鲤鱼,这真是一个奇迹。

D.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B.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C.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D.我们把整整一个圣诞假日花费在这条50码长的线路上(1码=0.91米),缠绕和安装笨重的线圈。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梦想你们也在设计其他的异想天开的技术,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一种能将在空间广泛分布的氢原子聚集和集中起来用作核燃料的新发明)。

②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

③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相当于6万亿英里。

④若石从高层建筑物上落下时,1秒钟后速度达到32英尺每秒,2秒钟后为64英尺每秒,3秒钟后为96英尺每秒,依此类推每秒钟增加32英尺。

A.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B.举例子  打比方  下定义  列数字

C.下定义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D.分类别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逻辑合理、语意贯通的一段话,其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②他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

③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④水池就是一切。

⑤我想这些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

A.②④①⑤③ B.④③①⑤② C.①⑤②④③ D.①⑤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极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撤手人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由子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的未完成的理论。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的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曾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原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埋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于用更高的维数可能是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这一点我不理解。

后来,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造访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在那里,我发现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之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这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漫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一些大型仪器,或者说是“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

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研究之中?”由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童年时的作者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孩子。

B.“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从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勤奋好学的求知精神、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C.“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企图”在这里是贬词褒用,体现了爱因斯坦敢于追求、探究的精神。

D.“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能”说明这只是作者的推测,“某种”也是一种假设的情况。作者用词的准确体现了科学家的严谨精神。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句中的“第二件事”是指“我”对爱因斯坦未完成事业的向往。

B.“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这句话说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贡献巨大,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情。

C.“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创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一秘密”是指“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D.“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一句中,“未能完成”的“伟大发现”是指反物质的新型物质。

3.结合全文,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促成作者最终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道路的人是爱因斯坦,是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执着的探索精神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促使作者这样做的。

B.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其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多维空间都是充满了想象力的超凡理论。

C.高中阶段时作者就意识到,研究统一场论应有“原子对撞机”,通过它能找到“反物质”。

D.作者以他成长的切身体验,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只要从小自觉地培养想象力、好奇心、乐趣等,就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变革性纳来产业制造技术聚焦”团队6月13日在北京宣布,经过5年协同______,专项在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纳米绿色印刷、纳米催化、健康诊疗及饮用水等形成了一系列纳米核心技术创新

在长续航动力但电池方面,专项开发的多款动力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有300瓦时/千克以上,居世界先进水平,(    );开发的锂电池关键材料均已进入中试阶段,已供货30多家电池与电动汽车等企业,并______初步形成了产业影响;在高能量密度望离子电池新一代正负极材料、固态电池、但硫电池、高水平动力电池失效分析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原创成果,为我国下一代动力电池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纳米绿色印刷方面,我们采取______的原则:研究人员突破国际上通行的感光制版技术思路,发展了纳米绿色印刷制版技术;突破传统版材电解氧化的工艺路线,建成世界上首条无电解氧化工艺的600万平方米纳米绿色版基示范线;突破水性油墨难以用于塑料包装印刷的国际难题,实现绿色水性塑料印刷油墨的关键技术突破;从源头解决了制版工艺高危废水排放、版基生产电解废液/废渣/VOC等排放的历史性难题,形成了包括“绿色版材、绿色制版、绿色油墨”在内的______的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专项在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纳米绿色印刷、纳米催化、健康诊疗及饮用水等产业领域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纳米核心技术创新。

B.专项在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纳米绿色印刷、纳米催化、健康诊疗及饮用水等形成了一系列纳米核心。

C.专项在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纳米绿色印刷、纳米催化、健康诊疗及饮用水等产业领域制造了一系列纳米核心技术创新。

D.专项在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纳米绿色印刷、纳米催化、健康诊疗及饮用水等产业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纳米核心技术创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正在做准备装车演示,进行电池组集成优化

B.为了做装车演示准备,必须进行电池组集成优化

C.目前正在进行电池组集成优化,为装车演示做准备

D.为装车演示做准备,需要进一步长期进行电池组集成优化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攻坚克难物以类聚各取所长配套成龙 B.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各个击破配套成龙

C.坚贞不屈齐心协力各取所长竹杖成龙 D.坚贞不屈物以类聚各个击破竹杖成龙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以“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愿意。

记得那时我的父母亲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浏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这是我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找出下面一段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1932年,华沙镭学研究院举行落成典礼,镭的发明者居里夫人被簇拥到主席台上,接受鲜花与掌声。忽然,居里夫人好像在人群中发现了什么,急急离开了主席台,一直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弯下腰,深情地吻了她的两颊,随后推着坐着轮椅的老妇人向主席台走去。是谁,值得居里夫人如此尊敬?原来是居里夫人小学时的老师,在居里夫人眼里,尽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当记住自己过去的老师,是他们为自己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按照作者的设想,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并且它们还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对于鲤鱼“科学家”的这种荒谬见解,其他的鱼可能会怎样反驳?请你试着用简洁有力的语句将它们写出来。

 

五、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以“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粗重的特点;以“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

(2)《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落木之声、长江之势。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在那个内乱外侮的国土上,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场,但他相信,总会有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出现,能够荡寇平虏,重振河山。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1945年高中毕业后,于敏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但他发现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心灵手不巧”的他。沉静好思的性格使他更倾心于理科,他喜欢并选修了理论物理,并最终弃工从理,转至理学院物理系。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极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1962年,在原子核理论中创立了集体运动模型的丹麦诺贝尔物理学类得主A.玻尔亲自邀请他去哥本哈根,于敏婉谢。与同时期从事核武器研制的大多数同仁不同,于敏不曾出国留学或进修。于敏那时不曾迈出国门一步,他对此有些许遗憾。“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他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而且“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1960年12月,我国做出部署,由核武器研究院集中攻关,突破原子弹,同时,原子能研究所先行一步对氢弹做理论探索。

1961年1月12日,于敏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于敏感到很突然,甚至有些不解。他内向沉默,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不喜欢搞应用研究,自认为不适宜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而且,他当时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

不过,于敏没有犹豫,因为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他忘不了少年时代的那个关于“盖世英雄”的信念。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于敏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式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的身影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他的夫人孙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二十多年后才恍然,“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1960年到1965年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写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

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同年10月下旬,于敏为上海研究人员做了“氢弹原理设想”系列学术报告,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在上海的近百个日夜,于敏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

氢弹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动。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但在试验现场的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月10日,有删节)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高中毕业后,于敏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最终弃工从理,转至理学院物理系。原因是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心灵手不巧”的他,他更倾心于理科,喜欢并选修了理论物理。

B.A.玻尔亲自邀请于敏去哥本哈根,于敏婉谢,留在国内。原因是于敏对祖国的热爱,他要为祖国做贡献。

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于敏带领“轻核理论组”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率领研究人员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D.于敏积极领导参加了氢弹原理试验工作,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自己要成为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荡寇平虏,重振河山。半个世纪后,他真的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B.研究生毕业后的于敏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于是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开创性。

C.于敏说:“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话语中有些许遗憾,因为他认为“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

D.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中国成为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3.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了较高的声望。在这些成绩和声望的背后定有美好的品质做支撑,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