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鹤壁高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压轴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压轴

 2008年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等。假定2009年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而该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原来的4倍。2009年,该企业创造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原来的_____倍和______倍.

A.2   4      B. 1/2   4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1/2  2      D.2   2

 

详细信息
2. 难度:压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与2009年12月举行,研究了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部署了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2009年我国将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国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

①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②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③在农村早日实现总体小康的目标

④让我国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

A.①②     B.②④    6ec8aac122bd4f6e①②③     D.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压轴

 2009年河南省培训农民工任务达到26万人,拨付补贴资金6500万元,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农民工收入增长关系到

①农村市场的开拓,农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

②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和完善

④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④    6ec8aac122bd4f6e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压轴

 2009年以来,天津、上海、南京和广州等城市相继提高了水价。针对水资源短缺带来的水价提高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海尔集团决定停产非节水型洗衣机而代之以国家A级标准洗衣机。这说明

A.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B.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6ec8aac122bd4f6e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决定生产

D.生产决定消费

 

详细信息
5. 难度:压轴

 国务院2009年9月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农业人口将在2020年之前逐步实现60岁后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从而保障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政府这一举措

①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

②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

③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④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A.①③    B.②③④    6ec8aac122bd4f6e①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压轴

 “交上十元钱,看病管一年!”这是不少农民兄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生动描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①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②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

③能够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④必须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

A.②④  B.①②  6ec8aac122bd4f6e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压轴

 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家电下乡从2009年2月1日向全国推广。下乡产品包括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摩托车、电脑、热水器、空调等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资金补贴。这表明

①财政是国家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②财政支出反映政府的政策导向

③财政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③  B.②③  6ec8aac122bd4f6e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压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面临着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社会发展的要求、民主化的要求、开放以及国际认同的要求。这些问题和挑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中国政府一直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发展逻辑来推行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渐进改革,以上材料体现了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量变质变辩证统一          ④抓主要矛盾

A.①③④  B.②③④  6ec8aac122bd4f6e①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压轴

 2010年要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B.一切从实际出发

6ec8aac122bd4f6e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详细信息
10. 难度:压轴

 下列事件中,你认为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

①某市中心街道的路面塌陷

②某企业调整生产结构,招聘新员工20名

③某股票价格不断下跌,引起股民的强烈不满

④某药品公司制售有害“注射液”

A.①③     B.②④    6ec8aac122bd4f6e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维系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强大力量。乌鲁木齐“7.5”事件后,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患难相助,13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反对分裂。这表明

A.国家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B.我国公民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6ec8aac122bd4f6e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18个发展到171个,中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1.27万人次。上述材料表明

①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②中国努力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③中国支持联合国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④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④     6ec8aac122bd4f6e②③    D.③④

 

二、材料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2009年,是新中国60华诞。6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往事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展望未来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

材料一 :建国6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6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人均超过3 000美元;财政收入增长约1 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贸易比重达7.9%。人均存款增长约1万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约15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约100倍,汽车也开始步入百姓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逐步摆脱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60年;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60年;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弘扬、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60年。

材料三 :60年的成就来之不易。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我们党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党的“八大”将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后“左”倾错误思潮占据了上风,社会 主义建设一度受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总结经验教训,重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联系我国的发展实际,运用经济常识简要说明我们为什么能取得材料一中的成就。

 

 

 

 

 

(2)联系上述材料,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60年来新中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说明六十年的探索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哲学启示?(12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阅读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六:2009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协调会的外方代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代表。温家宝说,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各国发展和人类生存,需要全球合作应对。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7)结合材料六,运用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应如何制定政策措施。

 

 

 

 

 

 

材料七:“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来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支持。2010年3月27日晚8时30分,我国北京、上海、长春、深圳等多个城市积极参加到这一活动中来。有人说:“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推动力量在相关部门,而能否成功的关键却在企业。”

(8)结合材料七,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节能减排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