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哲学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家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才形成哲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来源于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的总和构成了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
3. 难度:简单 | |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来看,国家越来越重视哲学研究是因为(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决定作用
|
4. 难度:简单 |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为 (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①存在即被感知 ②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③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A. ②④ B. ①④ C.①③ D.②③
|
6. 难度:简单 | |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漫画中公鸡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气者,理之所依也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8. 难度:简单 |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B.它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它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
9.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D.德国古典哲学
|
10. 难度:简单 | |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主要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思维影响着存在 C.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11. 难度:简单 | |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
12. 难度:简单 | |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他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
13. 难度:简单 | |
2010年10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说明 (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灭规律 B.规律是主观的,人们可以利用它为人类服务 C.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改变和利用它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意识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 ) A.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15. 难度:简单 | |
“政绩广告”,多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沽名钓誉之词。从哲学上看,这种“政绩广告”( ) A.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B.忽视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的指导作用 C.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D.否认了意识活动具有的主动创造性
|
16. 难度:简单 | |
平面中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7. 难度:简单 | |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18. 难度:简单 | |
2010年10月15日-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部署。这表明实践活动具有( )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直观具体性 D.主观能动性
|
19. 难度:简单 | |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某一时。”这告诉我们(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必须重视局部 C.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整体由部分构成,不可忽视部分
|
20. 难度:简单 | |
某手机网站反复弹出广告:“发送短信,告知生辰八字,可洞晓您的姻缘”“大师指点靓名,让您小孩幸福一生……”,等等。这些广告( ) ①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②说明事物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③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 ④用想象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的联系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1. 难度:简单 | |
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A.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B.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D.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
22. 难度:简单 | |
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革命历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 ) A.新事物的力量是强大的,又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愿望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D.新事物的发展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23. 难度:简单 | |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体现了发展观点的俗语是(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出门失火,殃及池鱼 C.邯郸学步 D.唇亡齿寒
|
25. 难度:简单 | |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2009年4月我国甲型H1N1流感爆发,在初期的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是输入型病例。虽然这样,“祖国是留学生的家,”流感不能成为拒绝出国人员归国的借口。不过,如果归国人员都能增强自我防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配合防疫,就能极大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和防控成本。 材料二:2009年10月31日,温家宝在北京儿童医院考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时强调,国家高度重视甲流防治工作,要科学看待甲流: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当前防控的重点在学校、社区以及人群密集的地方,大力宣传防控知识;要积极有序地做好甲流疫苗的接种工作。 材料三:2009年11月17日,广东省卫生厅与教育厅联合下发工作指引,重点地区的中小学毕业生优先接种甲流疫苗,并根据疫苗的供应量,逐步扩大接种人群。 (1)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对甲流以及甲流疫苗临床应用的认识所体现的认识论的依据。 (12分) (2)在防控甲流过程中,有人认为,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可以改变的。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7分) (3)结合材料,说说人们对甲流以及甲流疫苗临床应用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依据。(9分)
|
26. 难度:简单 | |
(24分)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2: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材料3:2010年2月,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广东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率先建成总长约1690公里的绿道网,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宜居城乡的战略高度,从推动珠三角生态保护、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全局角度,吹响了将绿道网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标志性工程的号角,这必将对珠三角乃至广东全省新一轮科学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点,分析“广东现象”及广东省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体现了那些哲学道理。(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