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 ①哲学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②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③每个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哲学的起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2. 难度:简单 | |||||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思想,这是因为( )
|
3. 难度:简单 | |||||
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
|
4. 难度:简单 | |||||
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
|
5. 难度:简单 |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6. 难度:简单 | |||||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如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这种观点属于
|
7. 难度:简单 | |||||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天不变,道亦不变”;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
|
8. 难度:简单 | |||||
不论正确的意识或错误的意识,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考察,其共同点是:
|
9. 难度:简单 | |||||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之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
10. 难度:简单 | |||||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在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
11. 难度:简单 | |||||
宋代王安石读到一首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心想“明月”怎么会当空叫,“黄犬”岂能卧花心呢?于是挥毫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自以为改得高明,却闹出笑话。原来,作者笔下的“明月”是其家乡的小鸟,“黄犬”是在花间爬来爬去的小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②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不可违抗的
|
12. 难度:简单 | |||||
目前,全球共有17291种已知物种有灭绝危险,其中包括鲜为人知的植物、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许多物种甚至在发现前就已经消失。人类活动使物种灭绝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达1000倍的速度进行,而人类也正面临着生存基础日益缺失的危险。这表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 ②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发展不是普遍的 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
13. 难度:简单 | |||||
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忽视了实践的 ( )
|
14. 难度:简单 | |||||
最近,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一起袭击了印尼,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 )
|
15. 难度:简单 | |||||
杰克·韦尔奇(美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在其20年CEO生涯中,总结了一个用人规律并称之为“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有20%的人为最好,70%的人为中间状态,10%的人为最差。善于用人的领导是,用两头带中间。善于用人的领导这种做法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16. 难度:简单 | |||||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表明
|
17. 难度:简单 | |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收入差距扩大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针对这个客观事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的发展目标,并且提出了很多改革措施。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的哲学依据(8分)
|
18. 难度:简单 | |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交通”、“低碳消费”、“低碳社区”等新理念新实践不断出现。 结合材料,用规律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实现低碳经济(8分)
|
19. 难度:简单 | |
材料一: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工程,导致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的产生,产生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的专利成果,这些专利成果应用到当时美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探月工程,人类还可以在地球以外空间发展产品和工业。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需求的日益加大,如许多空间微重力科学研究条件、特殊生物制品的大量生产等都需要在一个像月球那样庞大的“太空实验室”进行与完成。另外,月球被称为“人类未来能源的仓库”等等这些是人类探月计划的动力和目的所在。 材料二:中国的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样返回。一期“绕”,其主要目标是开展月球表面的全球性和综合性环绕探测;二期“落”,主要进行探测器月面软着陆,实现月面就位探测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主要由“嫦娥二号”卫星和“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三期“回”,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样品的无人采样返回地球,在地面开展科学研究。这三期工程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前一期工程是后一期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 (2)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