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2. 难度:简单 | |||||
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哲学原理给我们的启示是:
|
3. 难度:简单 |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形象的说明:
|
4. 难度:简单 | |||||
据记载,在印度北部森林中发现了一个“狼孩”,他很小的时候被一只母狼叼走,吃狼奶长大与狼同穴同居,习性和狼相似,四肢着地,不会说话,只会嚎叫。这说明: ①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意识的产生离不开社会 ③普通动物不可能产生意识 ④人脑不一定都会产生意识
|
5. 难度:简单 | |||||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种观点符合下列哲学道理的是: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有反作用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错误的意识把实践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
|
6. 难度:简单 | |||||
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7.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事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这表明:
|
8. 难度:简单 | |||||
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河、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这些事实说明:
|
9. 难度:简单 | |||||
先有房子的设计图,然后造出房子。这说明: ①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③意识能够指挥人们从事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的活动 ④有时物质决定意识,有时意识决定物质
|
10. 难度:简单 | |||||
“各地条件和情况不同,执行的改革政策不能一刀切”。这句话符合: ①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客观决定主观 ④物质决定意识
|
11. 难度:简单 |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而形成的。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
12. 难度:简单 | |||||||
“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说明:
|
13. 难度:简单 | |||||
养鱼专业户饲养了一批非洲鲫鱼,这种鱼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秋去冬来,气温开始下降,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向专业户建议及时捕捞。可是他为了多赚钱,迟迟不捞,继续饲养,结果鱼儿冻死在池内,损失达万元以上。这种事情的结果表明:
|
14. 难度:简单 | |||||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告诉我们:
|
15. 难度:简单 | |||||
运动为什么能健身,多少年一直是个迷。前些年,科学家解开了它的奥秘,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自动在血管内筑起一道HDL2的防线,使脂肪胆固醇等物质不易沉积,血液畅通无阻。这一发现,也推动了医学的发展。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16. 难度:简单 | |||||
清代山水画大师石涛说:“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哉!……我之为我,自有我在。”齐白石曾告诫他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主要表明:
|
17. 难度:简单 | |||||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说明了:
|
18. 难度:简单 |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这种说法中作为原因的是:
|
19. 难度:简单 | |
近些年来,我们党在总结过去扶贫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确立新的扶贫工作方针。许多人对“开发式扶贫”非常赞赏,说:“开发式扶贫,扶贫先扶志,越扶人越勤,越扶人越富,这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请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扶贫先扶志”?(14分)
|
20. 难度:简单 | |
材料一 我国有13亿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煤、铁矿石、铜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2%、25%、16.5%、11%、4.5%、79%、42%、18%。我国资源利用率低,过量消耗资源,万元GDP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 我国过量消耗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大气质量符合一级标准城市不足1%;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占40.9%;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荒漠化土地263.62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中共中央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8分)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根据。(13分)
|
2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问题 材料一:楼兰古国是古代西域农业发达的绿洲,是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在东西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但在唐朝以前突然消失了。关于古楼兰文明失落的原因,许多专家认为,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在创造高度经济发达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制造着沙漠。 材料二:无数事实说明,在经济建设中只顾金山银山,忽视绿水清山,所获得的金山银山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因为早晚要从金山银山中扣除巨额的环境治理费,以及因环境恶化所致的疾病治疗费、预防费等多种费用。到头来,不仅眼看着金山银山大量流失,而且,即便花光金山银山,也难以很快再现失去的绿水清山。 材料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20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于呼吸道疾病。这些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烧煤和吸烟,以及交通和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因腹泻,每年死亡约有130万儿童。这种疾病是由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的。 综合上述材料,试从联系观点的不同角度谈谈对你的启示。(1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