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领域越来越以时代的目光和世界的视野聚焦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为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哲学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主要表现在:哲学 A.为解决各类“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B.为各项工作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不能推动具体科学不断发展 D.接受检验
|
2. 难度:简单 | |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水是万物的本原 D.天,有形之大者也
|
4.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
5. 难度:简单 |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物质是 A.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B.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 C.构成事物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 D.对万事万物一切具体特性的总括
|
6. 难度:简单 | |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错误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人方生方死 C.无动无静,无静无动 D.飞矢不动
|
7. 难度:简单 | |
文字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东巴象形文字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它夸张、简约、气势生动,在丽江、中甸等纳西族地区沿用达十多个世纪。图是东巴文中的“太阳”和“月亮”,从中我们获得的哲学启示是 A.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8. 难度:简单 | |
“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具有随意性
|
9. 难度:简单 | |
一作家说:散文随笔的写作……只要心有意态,笔有情氛,信马由缰,收桨放舟,乱花飞絮,野溪奔流,一任天然。这表明 A.散文随笔的写作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意识活动具有物质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意识有时可以决定物质
|
10. 难度:简单 | |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无限上升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
11. 难度:简单 | |
2009年12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学校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案、工作方案。这表明 A.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B.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
12. 难度:简单 | |
2009年10月29日,经过科学家们反复实验,中国成功研制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终于在湖南长沙亮相。从认识论角度看,“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表明 A.意识可以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D.认识具有无限性
|
13. 难度:简单 | |
“如果你要知道砒霜是否有毒,你就得亲口去尝一尝。”这句话错在 A.主张要学习书本知识与前人经验 B.否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否认了人们可以认识客观事物 D.否认了人们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来获得知识
|
14. 难度:简单 | |
2009年夏天,虽然人们对台风莫拉克已经做了准确的预报,但这场台风还是给台湾和福建造成重大损失。这一事例说明: A.人永远不能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B.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我们无能为力 C.人们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D.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界面前人人平等
|
15. 难度:简单 | |
许多人认为,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即使某种金融资产发生较大风险,也不会全军覆没。但股神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集中精力小心看好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认识的形成受主客体因素的影响 B.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C.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投资行为成功与否取决于投资观念是否正确
|
16. 难度:简单 | |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
17. 难度:简单 | |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大片建筑物倒塌,通信全部中断,电力供应和饮用水保障处于极端困难之中。这场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掌握地震灾害发生的确切时间。这告诉我们 ①错误的认识对实践不具有指导作用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③人们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④并非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8. 难度:简单 |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事万物都正在永恒发展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物质的是( ) ①《汉语言文学》 ②抗震救灾精神 ③青藏铁路上飞驰的列车 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1.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和科学材料为基础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在自然观上它明确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据此回答问题。 1.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意识的影响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④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的影响 B.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 D.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
|
22. 难度:简单 | |
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 ①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有了物质,就有了意识 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3. 难度:简单 | |
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是 ①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无动亦无静,无静亦无动 ④动和静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⑤静也是动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
24. 难度:简单 | |
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受旱严重,为了缓解北方旱情,借助2009年2月下旬的冷湿气流,我国北方各省市纷纷采取人工增雨。人工增雨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人工创造成雨条件,形成降雨。这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B.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 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 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条件为人类造福
|
25. 难度:简单 | |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12分)
|
26. 难度:简单 | |
2009年7月13日,民政部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通报指出,2009年上半年,384人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环境专家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无节制开发是造成这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灾害面前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12分)
|
27. 难度:简单 | |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正不断加快,我们既要重视哲学的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又要重视用哲学武器观察和思考现实。 根据所学知识,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改革开放的关系。(12分)
|
28. 难度:简单 |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本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之路——民族区域自治。60年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引下,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艰苦奋斗,实现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1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