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很有关系。这些事例说明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
2. 难度:中等 | |
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 A.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 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
3.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4. 难度:中等 | |
今天,党和政府把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作为执政兴国的重要内容。正如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所说:“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制定,以及社会变革”。可见,财富、声望、知名度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材料体现了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是 ①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③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④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与“暗物质”关系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都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都不能离开意识而存在. C.物质概念非常抽象,具有不可知性,而暗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D.暗物质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他与物质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
6. 难度:中等 | |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下列说法中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 A.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
7. 难度:中等 | |
“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8. 难度:中等 |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②③ B. ①② C.①④ D.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诡辩论)、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诡辩论)、两点论 D. 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
10. 难度:中等 | |
面对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实际,2011年8月10日,我国做出“瓦良格”航母离开码头出海航行试验的决定。做出这一决定的认识论依据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C.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D.尊重真理,追求真理
|
11. 难度:中等 | |
西方经济学家发现,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逆相关”重大基础性科技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经济萧条期。这种现象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12. 难度:中等 | |
杰克•韦尔奇(美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在其20年CEO生涯中,总结了一个用人规律并称之为“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有20%的人为最好,70%的人为中间状态,10%的人为最差。善于用人的领导是,用两头带中间。这一“活力曲线”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B.整体功能大于局部的功能 C.利用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 D.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
|
13. 难度:中等 | |
物理学有一条“熵定律”,并被广泛用于解释社会发展规律。该定律认为,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封闭系统则容易使系统走向无序,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从哲学角度看,“熵定律”表明 A.联系是指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B.万事万物不能作为个体事物而存在,只能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 C.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一事物失去了与周围事物的联系,该事物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
14. 难度:中等 | |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年至2010年),启动并大幅下调关税阶段;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5年),全面建成自贸区阶段;第三阶段(2016年之后),自贸区巩固完善阶段。中国一东盟自贸区(CAFTA)建立过程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主次双方是辩证统一的
|
15. 难度:中等 | |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B.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C.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D.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
16. 难度:中等 | |
古时有个鲁国人,钓鱼是他的一大嗜好。他用黄金做成鱼钩,上面还镶嵌着碧绿的宝石作为装饰;他用翡翠鸟的羽毛捻成细线,用喷香的桂木作为鱼饵。他的钓鱼竿是最高级的,他钓鱼时选择的位置和摆出的姿势都很讲究,但是钓到的鱼却寥寥无几。这则寓言告诫我们 A.细节决定成败 B.失败是成功之母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善于抓住重点
|
17. 难度:中等 | |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白云。”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是 ①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 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近来,南亚一种叫NDM一1的“超级细菌”引发了人们的恐慌,它能造成浓疮和毒疱,让人的肌肉逐渐坏死。其实这种细菌的“父母”——病原体本来也很“低级”,只是由于抗生素类药品的滥用,使其基因发生抗药性变种,从而导致抗生素药物的普遍失效。这种变化表明事物的矛盾具有 A.同一性 B.斗争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
19.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常见镇痛药复方阿司匹林片的说明书(部分)。其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③矛盾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诗句与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21. 难度:中等 | |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从各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都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问题。这段话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特点 ③矛盾特殊性包含着矛盾普遍性 ④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2. 难度:中等 |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不同时代,人类面临不同问题,需要普及不同的理念。旨在“教育大众”的世博会自诞生以来,其主题就如同“晴雨表”和“风向标”,反映出不同时代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的轮转更替。这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3. 难度:中等 | |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句出自广州亚运志愿者的口号深深感动着广大市民群众的心。“被需要是一种幸福”体现的人生价值观道理有 ①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③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个人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从“部分先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可以看到我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轨迹。这说明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③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25. 难度:中等 | |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1世纪,“和”的价值取向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它 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②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唯一因素 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④能够为人的行为提供价值支撑和道德规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6. 难度:中等 | |
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10月28日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到通过,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共审议了4次。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次审议的时候,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10分)
|
27. 难度:中等 | |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帐”,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12分)
|
29. 难度:中等 | |
14分)针对“你将以什么标准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这个问题,某校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主要有这样几种型的价值标准: “重院校”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更看重学校的声望和实力。 “重专业”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喜欢当前热门专业。 “重特长重兴趣”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 以“稳”为主的价值标准:持这一标准的学生不喜欢冒风险,以免落榜。 (1)结合教材所学价值标准知识及学校对高考填报志愿的情况调查,就高考填报志愿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5分)
(2)当前,人们对学历越来越重视。高中生努力考大学,在校大学生积极报考研究生,而一些社会青年则通过函授、继续教育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以求最高层次的深造。 辨析:一个人学历越高,越有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9分)
|